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235)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6H指数:10
- 相关作者:马建章宗诚戎可粟海军邹红菲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贵州大学呼伦贝尔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圈养条件下东北松鼠对植物种子进食与贮藏的选择被引量:5
- 2007年
- 2005年秋季,在哈尔滨针对圈养条件下的东北松鼠对松子、核桃、橡子、玉米和瓜子等9种植物种子的进食和贮藏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松鼠对各种植物种子的进食选择和贮藏选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松鼠的饥饿状况、食物的适口性、营养成分、可保存性都会影响松鼠对种子的进食和贮藏,特别是进食所需时间和贮藏所需时间是影响到其进食选择和贮藏选择的主要因素。松鼠对各种植物种子进食与贮藏的选择体现了其高效合理的觅食策略。
- 邹红菲韦启浪宗诚马建章
- 关键词:植物种子觅食策略
- 浅论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规划与功能分区被引量:4
- 2008年
-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迅猛,一方面数量与面积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地矛盾、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突出。合理科学地进行面积与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贵州省绥阳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我国及IUCN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面积形状、功能分区等理论观点,结合宽阔水保护区的规划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规划与功能分区尚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 粟海军马建章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 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与星鸦对红松种子分散贮藏的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2005年9月30日~10月8日在凉水保护区,通过野外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调查松鼠(Sciurus vulgaris)和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的贮点特征,初步估算了主要生境内的贮食密度和贮藏量。松鼠贮点的平均大小为(3·02±0·11)粒,平均深度为(2·67±0·08)cm;星鸦贮点的平均大小为(3·21±0·22)粒,平均深度为(2·73±0·15)cm。松鼠、星鸦的贮点大小和深度均无显著差异。原始红松林内的贮食密度和贮食量最大,这和松鼠的贮食行为密切相关。保护区内贮食动物的贮食总量为(11876757±812304)粒,其中松鼠的贮食量为(8686312±683360)粒,星鸦的贮食量为(3190444±410377)粒。动物的贮食行为是影响红松天然更新的重要因子之一,对红松的天然更新有重要意义。
- 宗诚刘凯马建章宣立锋吴庆明
- 关键词:松鼠星鸦红松种子分散贮藏
- 四种昼行性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比较被引量:16
- 2007年
- 于2005年10月1-7日,采用全时焦点观察法研究了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林班原始红松林内松鼠(Sciurus vulgaris)、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普通鸸(Sitta europaea)4种昼行性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结果表明:①4种动物的取食和贮藏过程包括找寻、松塔的处理与种子剥食、松塔和种子的搬运、确定贮藏点、掩藏和警戒等6个环节,但它们在6个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②4种动物的种子消耗量亦存在较大差异(x^2=144.67,af=3,P〈0.05),松鼠、星鸦、花鼠和普通鸸每次平均取食红松种子的数量分别为40.0粒、20.9粒、16.7粒和1.3粒。松鼠与星鸦能够在地面和树冠层取食或收获红松松塔及种子,而花鼠与普通鸸则主要在地面取食;③4种动物贮藏种子的能力亦有较大差异(x^2=68.76,af=3,P〈0.05Kruskal.Wallis),松鼠、星鸦和普通鸸主要分散贮藏红松种子,松鼠和星鸦的贮藏量最多,而花鼠很少分散贮藏种子,但能将许多红松种子集中贮藏在少数的贮藏点;④取食松籽的种间竞争强烈,在红松林的垂直高度上,松鼠和星鸦具有高度重叠的取食生态位,花鼠和普通鸸因为种群数量大,对地面种子库的消耗量较大。分析结果显示,松鼠与星鸦是红松种子扩散的传播者,普通鸸是种子消耗者兼传播者,而花鼠则近乎是完全的捕食者。
- 粟海军马建章宗诚
- 关键词:红松种子分散贮藏松鼠星鸦花鼠
- 贵州岩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大鲵资源现状及历史动态被引量:13
- 2009年
- 为了解野生大鲵在喀斯特区域的分布规律与种群历史动态,于2006年6月份、2007年8、10月份对长江支系沅江水域的贵州省贵定县岩下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种群资源状况与捕获量进行了调查,并对繁殖洞穴涌苗现象进行了分析。初步查明岩下野生大鲵种群集中分布在一个以地下水域为依托,地面水网与地下河流相连的集中区域,栖息地由地下(洞穴)与地面水域广布缩小到以地下水域为主;根据繁殖洞穴的鲵苗涌出量与大鲵繁殖特征,推算岩下野生大鲵种群密度约为0.085 kg/m2,总资源量约为1700 kg;捕获量表明,种群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后急剧减少,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后,数量变化趋于缓和。岩下保护区野生大鲵分布的集中性、生境自然条件的优越性以及繁殖洞穴的大规模涌苗现象在全国均属少见。由于受到外在致危因素影响,大鲵的生境遭到破坏、种群生存受胁,亟待加强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 粟海军喻理飞马建章
- 关键词:种群分布
- 凉水自然保护区普通鳾贮食红松种子行为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0
- 2005年
- 2003年 10月,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对普通鳾(Sittaeuropaea)贮食红松 (Pinuskoraiensis)种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普通鳾的贮食行为谱由搬运行为、确定贮食点行为和贮藏行为组成,完成一次贮食行为的时间为(15. 3±3. 1)s,每个贮食点内的种子数均为 1粒,贮食点平均深度为(1. 4±0. 5)cm。贮食微生境主要包括活立木、枯立木、倒木和倾斜地面。
- 邹红菲郑昕马建章宗诚吴庆明孙岩
- 关键词:贮食行为红松种子
- 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贮藏红松种子距离的初步测量与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2006年10月,应用线牌标记红松(Pinus koreansis)球果,采用人工放置实验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鼠(Sciurus vulgaris)贮藏红松种子距离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放置点的红松球果堆被松鼠发现并捕食的时间不一致,放置在人为干扰较强地点(旅游步道边)的红松球果最后被搬运走,但各放置点的红松球果均在放置10h内全部消失。新球果(2006年)和旧球果(2005年)均被松鼠捕食并贮藏,但松鼠优先选择搬运新球果。实验共放置人工标记的球果110枚,当场被取食的球果8枚,其中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当场取食4枚新球果,松鼠当场取食4枚,均为旧球果;其余102枚球果被搬运并贮藏。以放置点为圆心,以300m为搜索半径,共回收标志球果47枚,回收率为46.1%。
- 马建章戎可吴庆明宗诚王海京姚志成彭敏林
- 关键词:松鼠红松球果
-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区的生境特征
- 2010年
- 采用无线电跟踪观察和固定样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生境特征。结果表明:松鼠的重取区集中在巢树附近40-60 m内的林隙中,重取区的乔木以针叶树为主,地面被覆苔藓及阔叶树落叶。重取区的冠层郁闭度和灌木密度均低于对照样地。重取生境的特征表明,空间记忆和视觉刺激是松鼠重取的可能机制。
- 鞠弘戎可马建章
- 关键词:松鼠生境选择
- 松鼠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5
- 2008年
- 松鼠(Sciurus vulgari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树栖杂食性啮齿动物。在欧洲,由于入侵种北美灰松鼠(S.carolinensis)的引入,松鼠的数量急剧减少,松鼠的生态学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中国,松鼠因贮食坚果的习性而受到重视。本文从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种间关系和行为生态学的角度对松鼠生态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松鼠是哺乳动物生态学研究很好的模式种,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松鼠生态学研究的新方向:(1)不同分布区松鼠的比较生态学;(2)与森林天然更新的关系;(3)集合种群动态及其对生境破碎化的响应;(4)分子系统地理学;(5)作为景观管理的实验种。
- 马建章戎可宗诚
- 关键词:松鼠生态学保护生物学
- Bailey’s方法在生境选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9年
- 使用已经发表的4组生境选择数据计算Bonferroni和Bailey’s置信区间,以比较分析Bailey's方法在研究"利用-可利用型"生境选择数据时的优势。用Bailey’s方法对4组数据中的两组做出了与Bonferroni方法不同的统计推断,特别是当Bonferroni方法对其中的一组数据无法对动物是否具有生境选择性做出判断时,而Bailey’s方法却发现了差异。如同Cherry(1996)指出的,Bonferroni方法是基于拟合优度卡方检验的,要求大样本的独立数据,当出现小样本时会因为连续性和一致性缺失而做出错误推断。Bailey’s方法因为使用了连续性校正因子克服了这一缺陷,而且使用时无须进行拟合优度卡方检验,是一种简便可靠的生境选择数据分析方法。建议在推荐Bailey’s方法的同时,应适当增大样本量、控制同时分析的生境类型数量,以控制分析时I类和II类的错误率。
- 戎可宗诚马建章
- 关键词:生境选择统计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