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5204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52043)
- 作品数:29 被引量:191H指数:9
- 相关作者:杜军保李晓惠唐朝枢金红芳赵斌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基泼尼松龙对油酸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干预治疗作用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及验证甲基泼尼松龙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6)、油酸造模组(n=12)、甲基泼尼松龙组(n=12)。对油酸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进行糖皮质激素干预实验,以大体标本病理改变、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肺湿/干重比(W/D)、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浆及肺组织SOD和MDA为观察检测指标,同时检测其他相关生化指标(血浆及肺组织MMP-9和TIMP-1),以期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进行客观评估,进而探讨其作用途径和机制,为探讨ALI的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大体标本病理改变:油酸造模组较甲基泼尼松龙组双肺体积明显增大,肺外周可见片状出血及充血水肿。光镜下,油酸造模组大鼠的肺部组织较甲基泼尼松龙组存在明显病理学改变,可见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泡腔内渗出浆液性物质及大量的炎性细胞和红细胞,部分肺间隔增厚,呈现均匀红染的透明膜样改变。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与空白对照组比,2、6h时,油酸造模组PaO_2明显下降(P<0.01),6h时甲基泼尼松龙组PaO_2有升高(P<0.05)。肺湿干重比(W/D):与空白对照组比,2、6h时,油酸造模组W/D明显升高(P=0.000),与油酸造模组比,2、6h时,甲基泼尼松龙组有明显下降(P<0.05)。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与空白对照组比,2h、6h时,油酸造模组IQA明显升高(P<0.01)。甲基泼尼松龙组与造模组对比,IQA降低(P<0.05)。甲基泼尼松龙组与造模组对比血浆及肺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甲基泼尼松龙组与造模组对比血浆及肺组织MDA明显降低(P<0.05)。甲基泼尼松龙组与造模组对比血浆及肺组织MMP-9含量降低(P<0.05)。与油酸造模组比较,甲基泼尼松龙组血浆及肺组织TIMP-1含量升高(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干预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有明显的�
- 田巍赵斌
- 关键词:甲基泼尼松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高肺血流对大鼠肺动脉胶原水平及代谢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高肺血流对大鼠肺动脉胶原水平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分流组和对照组,对分流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术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分别在分流术后4、11周2个时间点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每组n=8)。制作肺组织石蜡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胶原Ⅰ、胶原Ⅲ、金属基质蛋白酶-13(MMP-13)及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分流后4、11周,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肺动脉胶原Ⅰ、胶原Ⅲ、MMP-13及TIMP-1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高肺血流上调大鼠肺动脉胶原Ⅰ和胶原Ⅲ表达,该作用可能参与介导高肺血流致肺血管结构重建的机制。
- 李晓惠杜军保唐朝枢
- 关键词:高肺血流胶原
- 硫化氢供体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中内皮素-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中内皮素-1(ET-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n=8)、分流+NaHS组(n=8)、假手术组(n=8)和假手术+NaHS组(n=8)。对分流组和分流+NaHS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分流11周后,分别测定大鼠肺动脉收缩压(SPAP)、血浆ET-1含量、肺组织硫化氢(H2S)含量、肺组织ET-1mRNA的表达及肺动脉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分流11周,大鼠SPA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分流组大鼠肺组织ET-1mRNA表达、血浆ET-1含量以及肺腺泡肌型动脉CTGF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肺组织H2S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应用NaHS干预11周,分流+NaHS组大鼠H2S含量明显高于、而SPAP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分流+NaHS组大鼠血浆ET-1含量及肺组织ET-1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分流组(P<0.05);分流+NaHS组大鼠肺动脉CT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分流组(P<0.05)。结论:NaHS可能通过降低血管活性肽ET-1及CTGF在肺组织的表达参与调节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李晓惠杜军保唐朝枢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内皮缩血管肽类肺动脉高压
- 硫化氢供体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及血管活性多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硫化氢供体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重建及血管活性多肽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分流+硫氢化钠(NaHS)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NaHS组,每组8只。对分流组和分流+NaHS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及假手术+NaHS组大鼠仅开腹后暴露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不作动静脉之间的穿刺。手术完毕,分流+NaHS组和假手术+NaHS组大鼠腹腔内注射NaHS〔56μmol/(kg·d)〕,分流组及假手术组每天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流11周后,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计算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之比〔RV/(LV+SP)〕;光镜下计算肺小血管中肌型动脉(MA)百分比及肌型动脉的相对中膜厚度(RMT);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量大鼠血浆中硫化氢(H2S)含量;应用非平衡法放免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浆中内皮素(ET-1)、心钠素(AN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肾上腺髓质素原N端肽(PAMP)的含量。结果分流11周后,大鼠血浆H2S水平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SPAP升高48·63%(P<0·01),RV/(LV+SP)升高21·95%(P<0·01)。MA及RMT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分流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弹力层不规则,平滑肌细胞呈合成表型。血浆ET-1、ANP、CGRP、PAMP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均P<0·01)。H2S供体NaHS干预后,分流大鼠血浆H2S含量明显升高(P<0·01),SPAP降低19·82%(P<0·01),RV/(LV+SP)降低7·3l%(P<0·01),MA及RMT比分流组明显降低(P<0·01),肺血管超微结构明显改善,血浆ET-1、ANP、CGRP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血浆PAMP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硫化氢生成下降是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形成的机制之一,H2S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多肽ET-1、ANP、CGRP及PAMP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李晓惠杜军保唐朝枢
- 关键词:硫化氢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结构血管活性多肽
- 硫化氢供体对实验性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及内源性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体系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及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体系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n=8)、分流+NaHS组(n=8)、假手术组(n=8)和假手术+NaHS组(n=8)。对分流组和分流+ NaHS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分流11周后,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 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和肺组织CO含量;光镜下计算肺血管中肌型动脉(muscularized artery,MA)、部分肌型动脉(partially muscularized artery,PMA)和非肌型动脉(non-muscularized artery,NMA)百分比,以及肌型动脉的相对中膜厚度(relative medial thickness,RMT)和相对中膜面积(relative medial areas,RMA);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HO-1含量。结果:术后11周,分流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SPAP增高48.6%;肺MA和PMA百分比分别升高74.2%和90.9%,NMA百分比降低32.2%,在中型 MA和小型MA中RMT分别升高83.6%和86.9%,RMA分别升高74.4%和39.9%;大鼠肺腺泡水平肌型动脉内皮细胞变性明显,内外弹力层不规则,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呈合成表型;大鼠肺组织CO和HO-1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分流+NaHS组与分流组比较,大鼠SPAP降低19.8%;肺MA和PMA百分比分别降低14.4%和12.2%, NMA百分比升高13.9%,在中型MA和小型MA中RMT分别升高16.2%和14.3%,RMA分别升高26.9%和 14.3%;大鼠肺腺泡水平肌型动脉内皮细胞变性减轻;内弹力层比较规则;平滑肌细胞呈收缩表型;大鼠肺组织CO 含量升高25.5%,HO-1蛋白表达升高114.3%。结论:NaHS可以缓解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肺血管结构重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内源性CO/HO-1体系变化有关。
- 李晓惠杜军保丁亚光金红芳卜定方汤秀英唐朝枢
- 关键词:局部血流一氧化碳
- 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新进展被引量:4
- 2006年
- 杜军保齐建光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
- 炔丙基甘氨酸增加高肺血流大鼠肺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生成酶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PG)对高肺血流大鼠肺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分流+炔丙基甘氨酸(PPG)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PPG组,每组8只。在大鼠高肺血流动物模型上,观察肺组织H2S含量、血浆ET-1含量、肺组织ET-1 mRNA的表达和肺动脉CT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分流4周后,肺组织H2S含量、血浆ET-1含量、肺组织ET-1 mRNA表达及肺动脉CTGF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应用PPG干预后,分流+PPG组大鼠H2S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T-1含量、肺组织ET-1 mRNA的表达及肺动脉CTGF蛋白表达比分流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内源性H2S可能通过降低血管活性肽ET-1及CTGF在肺组织的表达参与对高肺血流时肺循环结构与功能的调节。
- 李晓惠杜军保卜定芳金红芳唐朝枢
- 关键词:硫化氢高肺血流内皮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内源性硫化氢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应用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生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的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PPG),探讨H2S在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体重120~140g,随机分为分流组(n=9)、分流+PPG组(n=8)和假手术组(n=8)。分流组及分流+PPG组大鼠经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术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分流+PPG组大鼠腹腔内注射PPG37.5mg/(kg·d),分流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流术后4周,采用右心导管法测量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eanpulmonarypressure,MPAP),用敏感硫电极法测量大鼠血浆和肺组织H2S含量,分别计算大鼠心脏组织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ightventricle/leftventricle+septum,RV/LV+SP)和心脏重量/体重(heartweight/baseweight,HW/BW)的值。结果分流术后4周,分流组大鼠MPAP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分流+PPG组大鼠MPAP较分流组及假手术组分别升高了17.70%和21.79%(P<0.05);分流组血浆H2S含量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50.12±6.13vs45.16±5.56,P<0.05);分流+PPG组大鼠血浆H2S含量明显低于分流组和假手术组(38.56±4.98vs50.12±6.13、38.56±4.98vs45.16±5.56,P均<0.05);分流+PPG组大鼠RV/LV+SP和HW/BW明显高于分流组和假手术组(0.33±0.03vs0.30±0.03、0.33±0.03vs0.29±0.02,P<0.05)。结论内源性H2S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发挥保护性调节作用。
- 李晓惠杜军保唐朝枢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高肺血流硫化氢
- 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和金属蛋白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肺损伤治疗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6)、油酸造模组(n=18)、甲基泼尼松龙组(n=18)。用油酸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进行糖皮质激素干预实验,以大体标本病理改变、肺湿/干重比(W/D)、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浆及肺组织MDA和SOD为观察检测指标,同时检测其他相关生化指标(如血浆及肺组织TIMP-1和MMP-9),以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探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途径和机制,为探讨ALI的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结果 (1)动脉血氧分压(PaO_2):2、6、18h 3个观察点的PaO_2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肺湿/干重比(W/D):2、6、18h 3个观察点的W/D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肺损伤评分(IQA):与6h观察点比较,18h观察点的IQA有降低(P> 0. 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血浆和肺组织SOD含量变化:2、6、18h 3个观察点的血浆SOD值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18h的肺组织SOD值均高于2h的观测值,但18h和6h相比没有明显变化;(5)肺组织MDA含量变化:2、6、18h 3个观察点的肺组织MDA逐渐降低,18h和2h相比较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肺组织MMP-9含量变化:2、6、18h 3个时间点的肺组织MMP-9值随时间有逐渐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干预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有明显的疗效,其可能部分通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和肺组织SOD、MDA、MMP-9和TIMP-1的调节,来改善动脉血PaO_2、W/D、IQA,而发挥抗炎、抗渗出作用,从而为临床防治急性肺损伤提供可能的途径和思路。随着治疗时间进程糖皮质激素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甲基泼尼松龙通过调节血浆和肺组织SOD、MDA及MMP-9、TIMP-1活性或含量改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病理损伤这一过程也存�
- 田巍赵斌
- 关键词:甲基泼尼松龙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左向右分流大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体系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对左向右分流大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体系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分流+炔丙基甘氨酸(PPG)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组+PPG组,每组8只。分流组及分流+PPG组大鼠经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左向右分流动物模型。术后4周,测量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测定血浆NO、肺组织H2S、NO含量及NOS活性;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肺组织eNOS含量。结果分流术后4周,分流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MPAP无明显变化;分流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浆NO(23·2μmol/L±3·6μmol/Lvs17·9μmol/L±3·4μmol/L,P<0·05)、肺组织H2S(37·6μmol/mg±2·1μmol/mgvs14·4μmol/mg±1·8μmol/mg,P<0·05)、肺组织NO(38·5±6·5μmol/μgvs31·8±6·5μmol/μg,P<0·05)、肺组织NOS活性(15·1U/mg±2·4U/mgvs12·0U/mg±1·4U/mg,P<0·05)及肺组织eNOS含量(0·3±0·1vs0·2±0·1,P<0·05)均明显升高。分流+PPG组大鼠MPAP较分流组及假手术组分别升高了15·82%和20·55%(19·5mmHg±1·7mmHgvs16·4mmHg±1·7mmHg和19·5mmHg±1·7mmHgvs15·5mmHg±1·3mmHg,P<0·05),肺组织H2S含量降低(28·8μmol/mg±2·2μmol/mgvs37·6μmol/mg±2·1μmol/mg,P<0·05),而血浆NO(27·8μmol/L±4·8μmol/Lvs23·2μmol/L±3·6μmol/L,P<0·05)、肺组织NO(46·0μmol/μg±6·0μmol/μgvs38·5μmol/μg±6·5μmol/μg,P<0·05)、NOS活性(20·9U/mg±3·9U/mgvs15·1U/mg±2·4U/mg,P<0·05)及eNOS含量均明显升高(0·4±0·1vs0·3±0·1,P<0·05)。结论内源性H2S可能通过抑制NO/NOS体系调节左向右分流大鼠肺动脉压力。
- 李晓惠杜军保丁亚光金红芳卜定方唐朝枢
- 关键词:硫化氢心血管畸形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