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663)
- 作品数:24 被引量:226H指数:11
- 相关作者:周永学闫曙光谢培王郁金张红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组织中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组织中VIP-c AMP-PKA-AQ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380,190,95 g·kg-1),每组3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复方地芬诺酯ig法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硝菔通结方ig,共给药4周。检测大鼠首粒黑边排出时间及粪便含水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治疗1,2,3周不同时间点大鼠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水通道蛋白3(AQP3)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延长,粪便含水率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VIP,c AMP,PKA,AQ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各剂量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缩短,粪便含水率明显增加(P<0.05,P<0.01),结肠组织中VIP,c AMP,PKA,AQ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升高趋势,且高、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升高更显著,给药后第2,3周较第1周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P<0.01)。结论:硝菔通结方能够调节胃肠动力和改善肠道水液代谢治疗功能性便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VIP-c AMP-PKAAQP3通路来实现,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周永学王郁金闫曙光谢培李莎王丹东
- 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神经递质SP、NO、5-HT、VIP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硝菔通结方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表现,首粒黑便排出时间,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SP、NO、5-HT,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VIP mRNA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量少,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血清中SP水平明显降低,NO、5-HT水平明显升高;结肠组织中VIP mRNA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各剂量组大鼠粪便量增加,首粒黑便时间缩短;血清中SP水平升高,NO、5-HT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VIP mRNA水平升高。大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大鼠便秘的发生可能与肠神经递质异常表达有关,硝菔通结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相关肠神经递质SP、NO、5-HP、VIP的表达来实现。
- 王郁金周永学张红闫曙光谢培满思艺
- 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在体结肠肌电及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在体结肠肌电及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通过硝菔通结方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大鼠大便量、质等一般表现,Power Lab检测大鼠在体结肠肌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体结肠肌电慢波频率减慢,振幅增大,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明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硝菔通结方不同剂量灌胃给药后,大剂量组大鼠在体结肠肌电慢波频率增加、振幅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硝菔通结中、小剂量组频率增加(P<0.05),振幅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硝菔通结方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明显升高,大剂量组大鼠血清中胃泌素含量也明显升高,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硝菔通结方能改善功能性便秘大鼠在体结肠肌电慢波节律异常,提高大鼠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从而起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
- 王郁金周永学谢培闫曙光满思艺
- 关键词:胃动素胃泌素
- 硝菔通结方对便秘大鼠血清5-HT和结肠组织AQP_3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方对便秘模型大鼠血清5-HT和结肠组织AQP3表达的影响,揭示该方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15mg/kg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灌胃28d,复制便秘模型。模型成功后,分别给药21d,后取血清和结肠组织,ELISA法检测血清5-HT含量,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AQP3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的大鼠血清中5-HT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血清中5-HT含量均降低(P<0.05),其中硝菔通结方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模型组结肠组织中AQP3与正常组比较表达升高(P<0.05),各剂量的硝菔通结方治疗组均降低了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其中硝菔通结方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硝菔通结方可通过降低血清5-HT含量和降低结肠组织AQP3的表达从而促进肠道动力和调节肠道水液代谢,对功能性便秘发挥治疗作用。
- 满思艺谢培王郁金周永学
- 针灸联合加味济川煎治疗阳虚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加味济川煎治疗阳虚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12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45例)、中西医结合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中医治疗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加味济川煎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和加味济川煎口服,并联合针灸治疗,观察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肠传输试验体内剩余标记物数量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中医治疗组(88.9%)和对照组(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结肠传输试验体内剩余标记物数量均明显少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明显少于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治疗组患者又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升高,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治疗组患者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加味济川煎能够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数量,有效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医治疗及单纯西药治疗。
- 高莉鹿晓君
- 关键词:针灸加味济川煎阳虚证慢传输性便秘肠道菌群
- 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血清内毒素和结肠黏膜菌群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血清内毒素和结肠黏膜菌群的影响,探讨硝菔通结方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以15 mg/kg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灌胃复制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硝菔通结方水煎剂灌胃治疗,给药30天后,ELISA法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取结肠黏膜组织,DGGE法检测结肠黏膜菌群。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血清中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P<0.01);给药治疗后,硝菔通结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内毒素含量均降低(P<0.01),其中硝菔通结方大剂量组最为显著;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与空白组比较显著不同(P<0.01),给药治疗后,各剂量的硝菔通结方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以硝菔通结方大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硝菔通结方可通过提高结肠黏膜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对功能性便秘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该方还有显著的血清内毒素的作用。
- 周晓燕李莎王丹东周永学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血清内毒素
- 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组织中VIP及AQP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380,190,95 g·kg-1),每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15 mg·kg-1)ig,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硝菔通结方ig 3周。观察各组大鼠首粒黑便的排出时间、粪便干湿重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VIP及AQP3的表达,RT-q PCR进一步检测结肠组织中VIP,AQ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量少、质地干硬,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大便含水率减少;结肠组织中VIP表达降低,AQP3的表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各剂量组大鼠粪便量增加,质地稀软,首粒黑便时间缩短,大便含水率增多;结肠组织中VIP mRNA表达明显升高,AQP3 mRNA的表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大鼠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可能与结肠组织中VIP及AQP3的异常表达有关,硝菔通结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结肠组织中VIP及AQP3的表达来实现。
- 王郁金周永学张红闫曙光谢培满思艺李莎
-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水通道蛋白-3
- 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排便及胃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排便作用及胃肠动力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380,190,95 g·kg-1)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15 mg·kg-1)灌胃4周,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硝菔通结方灌胃3周。观察各组大鼠体重、食量、粪便量和一般行为学表现,Power Lab检测大鼠在体结肠肌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摄食量、粪便量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高、中剂量组大鼠体重、摄食量及大便量均增加,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1)。较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在体结肠肌电慢波频率减慢,振幅增大;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各剂量组频率加快,振幅减低,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升高,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硝菔通结方可通过改善便秘大鼠的便秘症状及大鼠胃肠动力起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
- 王郁金周永学谢培闫曙光满思艺
- 关键词:胃肠动力
- 基于脑、肠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探讨硝菔通结方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研究硝菔通结方对慢性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大黄粉混悬液诱导建立SD大鼠ST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硝菔通结方组、莫沙必利组,另设不造模大鼠为空白组。各组大鼠按剂量每日灌胃1次,共28d。空白组、模型组给与同体积纯水干预。苏木素-伊红(Ha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情况;AB-PAS染色观察结肠黏液细胞的黏液分泌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DNF、TrkB、5-HT、GNDF、GFRα-1、Ret的相关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BDNF、TrkB、GNDF、GFRα-1、Ret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肿胀,腺体排列杂乱,BDNF、TrkB、5-HT、GNDF、GFRα-1、Ret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硝菔通结方组BDNF、TrkB、5-HT、GDNF、GFRα-1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Ret mRNA的表达水平也有提升(P<0.05)。结论 硝菔通结方对STC大鼠GDNF与BDNF及其相关蛋白有促进作用。
- 陈娟闫曙光周永学杜林柯郭斯文梁星琛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慢性传输型便秘
- 从胃肠动力学研究硝菔通结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
- 目的:从胃肠动力学方面探讨硝菔通结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小、中、大剂量组,Powerlab检测大鼠在体结肠肌电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胃动素(MTL)...
- 周永学谢培王郁金满思艺王丹冬闫曙光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胃肠动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