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基金(07z10215)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宗艳李名扬肖娟蒙进芳王锦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园艺
  • 1篇园艺学
  • 1篇适应性
  • 1篇气孔密度
  • 1篇中原牡丹
  • 1篇微形态
  • 1篇海绵组织

机构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云南森林自然...

作者

  • 1篇李宗艳
  • 1篇王锦
  • 1篇蒙进芳
  • 1篇肖娟

传媒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丽江牡丹和中原牡丹叶片结构微形态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对云南丽江3个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与代表中原的3个牡丹品种的叶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中原牡丹品种与丽江牡丹品种在解剖特征上最大的差异表现为栅栏组织形态、海栅比及气孔密度的差异。中原牡丹品种具有旱生植物的解剖特点,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气孔较小,而丽江牡丹品种则表现为栅栏组织的退化,细胞间隙大,海栅比大。丽江3个牡丹品种中,香玉板Paeonia suffruticosa‘Xiangyuban’和丽江粉Paeonia suffruticosa‘Lijiangfen’在气孔密度、气孔大小上的差异不大;而丽江紫Paeonia suffruticosa‘Lijiangzi’气孔密度最大;丽江粉具有稍发达的栅栏组织,细胞多呈长柱状,海绵组织稀疏松,细胞小,海栅比最小,且海栅比和气孔指数与中原牡丹3个品种相差不大;叶比较解剖特征反映出两品种群间的耐湿能力存在差异,气孔密度和海栅比与品种的耐湿能力呈正相关。
李宗艳肖娟蒙进芳王锦
关键词:园艺学气孔密度海绵组织适应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