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3B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3B04) 作品数:37 被引量:192 H指数:8 相关作者: 冷小京 詹晓北 郑志永 刘飞 冯杰 更多>> 相关机构: 江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长双歧杆菌BBMN68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评价 被引量:21 2015年 长双歧杆菌BBMN68分离自广西巴马长寿老人粪便,已证明其具有双歧杆菌普遍的生理功能。为解决其不耐酸、不耐氧的缺点,本实验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以海藻酸钠、乳清蛋白以及VE为壁材,在氮气体系中采用挤压法包埋该双歧杆菌活菌体制备湿微胶囊和冻干微胶囊。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乳清蛋白和VE质量分数分别为2%、3%和10%条件下制备的湿微胶囊在酸奶中保存21 d仍能保持106 CFU/g以上的活菌数,耐胃酸实验2.0 h时活菌数仍高达3.16×107 CFU/g,肠溶实验中微胶囊在2.0 h实现完全崩解;海藻酸钠和乳清蛋白质量分数为2%和3%,氮气环境下制备的冻干微胶囊通过恒温加速实验测定可在室温条件下贮藏长达75 d。通过微胶囊包埋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长双歧杆菌BBMN68不耐酸、不耐氧的缺点,同时也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补充肠道益生菌的形式。 杨剀舟 刘云 杨立芳 冷小京关键词:微胶囊 真空冷冻干燥 不同处理方式对红肉中N-羟乙酰神经氨酸解离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5年 应用不同方法处理红肉(猪肉与牛肉),研究能够有效解离红肉中N-羟乙酰神经氨酸(N-glycolylneuraminic acid,Neu5Gc)的预处理方式。将红肉通过水煮、微波加热和有机酸腌制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利用酸水解法释放红肉中的两种唾液酸成分Neu5Gc和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经1,2-二氨基-4,5-亚甲基二氧苯(1,2-diamino-4,5-methylenedioxybenzene,DMB)衍生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含量;另外还采用β-半乳糖苷酶水解红肉,再测定水解液中的Neu5Gc和Neu5Ac。结果表明:沸水浴处理红肉后其Neu5Gc和Neu5Ac都有一定程度的解离,水煮时间越长,红肉中Neu5Gc和Neu5Ac解离效果越好,且猪肉中的Neu5Gc相比牛肉的更容易水煮解离。采用微波炉高温处理红肉也能够解离Neu5Gc,但是解离率不超过70.0%,且处理时间影响较小;而Neu5Ac的解离率都低于Neu5Gc。红肉通过不同的弱有机酸腌制处理后Neu5Gc和Neu5Ac解离率差别不大,且醋酸腌制处理后Neu5Gc解离效果较好。另外,β-半乳糖苷酶能有效解离猪肉中Neu5Gc,水解时间越长,解离率越高。对于牛肉,Neu5Gc解离率最高为84.0%,解离效果不如猪肉。 蒋芸 付浩 冯昌雨 吴剑荣关键词:红肉 N-乙酰神经氨酸 唾液酸 糖醇对结冷胶凝胶质构的影响 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物性分析仪研究赤藓糖醇、木糖醇、乳糖醇对结冷胶凝胶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糖醇都能使结冷胶凝胶强度和硬度降低,且都随糖醇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3种糖醇的影响力为乳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但对结冷胶凝胶脆性的影响不显著。其次,15 g/100 mL的复合糖醇对结冷胶凝胶质构的影响皆小于相同质量浓度的单一糖醇对质构的影响,复合糖醇间不存在正协同作用。最后,在以K+为成胶离子时(40~400 mmol/L),乳糖醇对结冷胶凝胶质构有影响;在以Ca2+为成胶离子时,只在低浓度时(2~10 mmol/L),乳糖醇对结冷胶凝胶质构影响明显,当Ca2+浓度升高时(10~50 mmol/L),乳糖醇对结冷胶凝胶质构几乎不产生影响。 张晨 谈俊 朱莉 詹晓北 郑志永关键词:结冷胶 糖醇 凝胶强度 脆性 气升式反应器中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过程的动态温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在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过程中,考察了不同规模和培养环境下,单一以及动态温度控制对菌体生长和AR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机械搅拌罐,利用气升式反应器发酵生产ARA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较高温度(25℃)有利于高山被孢霉菌体生长,而较低温度(16℃)有利于ARA合成。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控温发酵,即起始发酵温度25℃,72h后以每12h下降1.5℃至16℃,然后保持16℃至发酵结束。采用此控制策略,ARA产量达到4.7g/L,与单一温度(25℃)控制相比提高了38.2%。 高敏杰 王成 郑志永 朱莉 詹晓北关键词:高山被孢霉 花生四烯酸 气升式反应器 发酵温度 耐盐米曲霉CICIM F0899在酱油酿造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耐高盐环境的蛋白酶对酱油工业有着积极作用。该实验对1株产耐盐蛋白酶的米曲霉CICIM F0899在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同沪酿304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酱醪发酵阶段,微生物代谢产酸使酱醪pH持续下降,影响了蛋白酶的活性,导致酱油中氨基态氮和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在180天时氨基态氮含量达到0.62 g/100 mL,比沪酿3042高11.1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检测出酱醪中7大类共4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酯类、杂环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沪酿3042,而醛类物质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米曲霉CICIM F0899在氨基态氮含量和风味组成方面都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王栋 冯杰 张丽敏 詹晓北 郑志永关键词:酱醪 米曲霉 风味成分 不同氯化钠浓度对Candida etchellsii CICIM Y0600生长和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2012年 在酱油发酵过程中增香酵母的代谢产物能显著提高酱油产品的风味和品质。为了提高增香酵母菌在酱醪中的适应性,通过逐步提高氯化钠浓度的方法对酵母菌的耐盐度进行驯化培养。通过分析表明,经过5个批次的驯化,增香酵母菌的耐氯化钠浓度由180g/L提高到240 g/L。对驯化后的三株耐不同氯化钠浓度的增香酵母菌株进行生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00 g/L氯化钠浓度的培养基中,Candida etchellsii CICIM Y0600产游离氨基酸和酸解氨基酸总量分别达到2.01g/L和7.00 g/L。和其他不同氯化钠浓度条件下比较,其产有机酸种类没有变化,挥发性酯类物质含量最高,为0.80 g/L。耐盐度的提高使增香酵母菌更好地适应了在酱油发酵中的高盐度环境。 冯杰 詹晓北 郑志永 王栋 林叶 张丽敏关键词:生物特性 酱油 驯化 钠型结冷胶与乳酸链球菌素的接枝条件优化 2018年 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钠盐为交联剂,对乳酸链球菌素接枝钠型结冷胶的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法优化,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抑菌时效性实验对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酸链球菌素与钠型结冷胶的最佳接枝反应条件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钠盐的摩尔比为2∶1、反应体系pH为6、反应体系温度为40℃、钠型结冷胶的活化时间为70 min、加入乳酸链球菌素后的反应时间为16 h。接枝率由纯化前的不足5.0%提升至14.5%,弱碱性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时效性也由12 h延长至24 h。 王支海 彭星桥 朱莉 高敏杰 詹晓北关键词:乳酸链球菌素 接枝率 通过N-乙酰葡萄糖胺测定Sphingomonas sp.31555菌体量方法探讨 2016年 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测定威兰胶发酵液中的生物量,对该新方法进行初步条件优化以及干扰因子的排除,研究氨糖与菌体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产胶量也会上升,而本方法应用于威兰胶发酵液中的生物量,并不受威兰胶及威兰胶水解产物的干扰影响。 许晓鹏 郑志永 朱莉 詹晓北关键词:SPHINGOMONAS 胶囊式咖啡概述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介绍了胶囊式咖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通过与现磨及速溶咖啡的比较阐述了胶囊式咖啡风味独特、品质持久、方便快捷的特性。同时对胶囊式咖啡包装材料中的铝、塑化剂、胶囊中咖啡粉的潜在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胶囊式咖啡产品的研发、改进提出了合理的发展方向。 唐晓双 刘飞 汪才华 冷小京关键词:食品安全 塑化剂 抗氧化型壁材包埋番茄红素微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8年 研究了新型抗氧化性壁材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的生产工艺。采用番茄红素为芯材,乳清分离蛋白与低聚木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为壁材,通过均质和喷雾干燥制得番茄红素微胶囊。优化的工艺参数为乳清分离蛋白与低聚木糖的质量比1∶2,加热时间3 h,p H 10,均质压力40 MPa。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产率和包埋效率分别为86.28%和94.11%。通过保留率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壁材能够有效保护芯材成分,提高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 林蔚婷 贾承胜 夏书芹 张晓鸣 冯骉关键词:番茄红素 微胶囊化 乳清分离蛋白 低聚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