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3030)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徐兆文王浩陈伟王少华陈进全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博物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同位素
  • 11篇矿床
  • 7篇成矿
  • 6篇钼矿
  • 6篇钼矿床
  • 6篇流体
  • 6篇矿物
  • 5篇流体包裹
  • 5篇流体包裹体
  • 5篇包裹体
  • 4篇锌矿
  • 4篇成矿机制
  • 3篇地质
  • 3篇铜矿
  • 3篇铅锌矿
  • 3篇锌矿床
  • 3篇拉曼
  • 3篇激光拉曼
  • 3篇哈达
  • 3篇赋存

机构

  • 16篇南京大学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地质博物...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 1篇铜陵有色金属...

作者

  • 13篇徐兆文
  • 10篇王浩
  • 8篇王少华
  • 8篇陈伟
  • 7篇陈进全
  • 5篇李红超
  • 5篇陆现彩
  • 3篇陈伟
  • 2篇杨小男
  • 1篇左昌虎
  • 1篇刘苏明
  • 1篇朱翔宇
  • 1篇涂文传
  • 1篇张千明
  • 1篇何雨霖
  • 1篇王汝成
  • 1篇陈锰
  • 1篇刘鑫
  • 1篇毛鸿丽
  • 1篇张军

传媒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矿物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Acta G...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区闪长斑岩形成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沙溪铜(金)矿床是目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已探明储量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文章通过对沙溪矿区内闪长斑岩的年代学、全岩化学成分、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探讨了闪长斑岩的形成机制。闪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8.3±1.5 Ma,属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具有富碱(ALK=6.12~7.53 wt%)、富钾、富镁(Mg#=38.99~51.53)、准铝质(A/CNK=0.90~0.99)等特征,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LaN/YbN=12.63~17.63),无明显的Eu异常(δEu=0.84~1.14);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和Pb等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等)亏损。闪长斑岩的全岩(87Sr/86Sr)t值为0.7052~0.7056,εNd(t)值为-6.09^-3.42,(206Pb/204Pb)t值为17.51~18.16、(207Pb/204Pb)t值为15.49~15.63、(208Pb/204Pb)t值为37.57~38.45,表明成岩物质源于壳幔混合。130 Ma左右,平移的郯庐断裂的伸展引发了大规模岩浆作用,来自深部的岩浆沿着郯庐断裂带上侵,并混染了大量的地壳物质,形成了沙溪闪长斑岩及与铜矿有关的石英闪长斑岩。
岳娜刘鑫张千明涂文传崔向杰陆现彩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SR-ND-PB同位素
河南新县大银尖钼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大别山地区出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是当今国际上研究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经典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Mo、Au、Ag、Pb和Zn等多金属成矿带,与东秦岭Mo多金属成矿带相连,构成了中国最大的钼矿省,已探明钼金属量约500万t。大银尖钼矿床是西大别地区近年来取得较大勘探进展的典型矿列之一,初步估算钼金属储量已达到中型矿床,目前正在进一步勘探中(邱顺才,2006;杨泽强,
李红超徐兆文陈伟杨小男王浩陈进全王少华
关键词:多金属成矿带钼矿床东秦岭辉钼矿
南京大平山铜矿砷的赋存状态及物源探讨
<正>南京大平山铜矿床位于南京市南郊约45 km江宁区横溪镇西部,处于宁芜火山岩盆地中段东缘,估算储量为小型铜矿床。是江苏省第一地质大队于1970年初,依据物化探异常在普查找矿时,首次在宁芜火山岩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矿床,...
王少华; 王丽娟; 徐兆文; 王浩; 缪伯虎;
关键词:铜矿床砷元素赋存状态物源特征找矿潜力
文献传递
与内蒙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有关的花岗岩成因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一东乌珠穆沁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区内与Ph—zn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为隐伏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岩侵入时间为(125±4,3)Ma,属于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大部分Na〈K)、贫铁、弱过铝质的特征(A/CNK=0.99,1.08);稀土配分模式图具有“M”型四分组效应,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Eu强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Nd,Ta等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Nb,Ti)和Ba,Sr等元素亏损。研究结果揭示该花岗岩应属于碱性A型花岗岩。Nd—Pb同位素显示该碱性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上地壳的部分熔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则指示该碱性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的拉张构造环境。
陈进全徐兆文雷菲陈伟王浩王少华
关键词:岩石化学
河南新县宝安寨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河南省新县宝安寨钼矿床位于大别造山带西部,属于斑岩型钼矿床.本文对主成矿期矿化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表明,捕获的流体包裹体可分为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矿物三相水溶液三类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峰值为220℃~240℃,盐度峰值分别为2%~4%(NaCleq)低盐度区间和46%~48%(NaCleq)含子晶的高盐度区间,密度为0.58g/cm3~1.05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流体包裹体的组分简单,以水蒸汽为主,含有少量的CO2.包裹体具有典型的氧同位素漂移特征,指示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宝安寨钼矿床属中-高温浅成热液矿床,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陈伟陈伟徐兆文陈进全李红超王少华
关键词: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
河南省新县大银尖钼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测定了河南省新县大银尖钼矿床的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脉中石英的氧同位素、石英中包裹体的氢同位素组成,以及辉钼矿的铼含量,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大银尖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矿石硫同位素δ34S V-CDT介于3.90‰~10.70‰之间,均值为7.44‰。矿石铅同位素n(206Pb)/n(204Pb)介于17.0411~17.3188之间,均值为17.1388;n(207Pb)/n(204Pb)介于15.3968~15.4166之间,均值为15.4041;n(208Pb)/n(204Pb)介于37.7322~38.2360之间,均值为37.9100。含矿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O SMOW值在11.20‰~13.20‰之间,均值为11.90‰;石英中包裹体的$D SMOW介于-79.00‰^-76.90‰之间,均值为-78.28‰;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平均值和Clayton平衡分馏方程计算与石英平衡共存流体的δ18O H2O,SMOW介于-0.26‰~3.70‰之间,均值为1.82‰。辉钼矿中的Re含量介于8.28×10-6~54.74×10-6之间。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与岩浆作用有关,但混有地壳物质。铅同位素组成和辉钼矿的铼含量研究表明,大银尖钼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含矿石英脉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氧同位素飘离岩浆水范围,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为岩浆水,晚期混入大气降水,也进一步证实混合作用是大银尖钼矿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徐兆文刘苏明陈伟左昌虎李红超杨小男王浩杨青原
关键词:同位素成矿物质成矿机制钼矿床
河南新县大银尖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大银尖钼矿床是大别钼多金属成矿带近期取得较大勘查进展的一个重要矿床,成因上与燕山晚期大银尖二长花岗岩有关。通过对主成矿期矿化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将捕获的流体包裹体分为4类,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气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子矿物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2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数据分析显示,均一温度的峰值分别出现于280~320℃和200~220℃,盐度的峰值处于5.11%~9.98%(NaCleq)低盐度区间和36.06%~42.78%(NaCleq)的高盐度区间。密度为0.91~1.10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组分以水蒸汽为主,伴有少量的CO2和微量N2。H和O同位素具有典型的氧同位素漂移特征,指示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作用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大银尖钼矿床总体上属中高温浅成热液矿床,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李红超徐兆文陆现彩王旭东陈伟陈伟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O同位素大别造山带
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汇部位,是二连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氢、氧、硫和铅同位素的研究,深入探讨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床形成机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均一温度介于195~408℃之间,均值为332.5℃;盐度介于1.40%~11.93%NaCleq.之间,均值为4.87%NaCleq.;流体密度介于0.609~0.890g/cm3之间,均值为0.720g/cm3;温度直方图显示,流体呈350~370℃和230~250℃两个峰值,其中230~250℃与成矿密切相关,350~370℃则代表成矿早期流体温度。流体形成压力约13.0MPa,推测深度约1.3km。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属H_2O-NaCl体系,含有少量的CO_2。H、O同位素研究显示,流体演化成矿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作用;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变化范围窄、相对均一的特点(δ~34S=4.0‰~6.1‰,^(206)Pb/^(204)Pb=18.311~18.467,^(207)Pb/^(204)Pb=15.590~15.636, ^(208)pb/^(204)pb=38.253~38.393),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上述研究表明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属于浅成中温热液矿床。
陈进全徐兆文陈兴高陈伟王浩王少华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成矿机制
大平山铜矿毒砂单矿物扫描电镜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大平山铜矿床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镇西侧,矿石中有用组分除铜以外,还伴生有As、Zn、Ag、Au、Co和Ni等元素,其中As元素质量分数较高,局部达0.2%~0.9%。通过显微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发现大平山铜矿矿石中As元素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呈毒砂独立矿物以自形—半自形粒状、他形粒状赋存于矿石中。赋存方式主要为:以独立矿物呈稀疏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局部呈条带状和中等稠密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以交代方式与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于矿石中,但毒砂形成晚于黄铁矿和黄铜矿。
王少华汪斌徐兆文陆现彩王浩陈猛朱翔羽
关键词:毒砂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赋存状态
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区辉绿岩岩石化学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哈达特陶勒盖铅、锌矿区的辉绿岩是隐伏岩体。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和钻孔岩芯观察基础上,运用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方法,通过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铅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辉绿岩岩石化学性质、形成构造环境及成岩物质来源。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辉绿岩具有低硅、钛和高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形成于俯冲火山弧构造环境,属于碱性辉绿岩。Pb同位素显示辉绿岩具有岛弧玄武岩特征,成岩物质来源于岩石圈地幔,侵位过程中可能混染了部分地壳物质。
陈进全徐兆文白亢辰陈伟王浩王少华
关键词:岩石化学PB同位素辉绿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