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724508)
- 作品数:59 被引量:1,033H指数:20
- 相关作者:李成榕徐志钮程养春律方成李和明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应用粗糙集分析电容型设备介损监测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0年
- 为研究环境温度、湿度及电压等因素对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tanδ)在线监测数据的影响情况,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试验,将粗糙集简约理论引入到电容型设备tanδ在线监测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根据人工气候试验结果并结合粗糙集理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分析电容型设备tanδ影响因素的决策表,通过决策表简约分析了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电网电压对电容型设备的tanδ测量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电容型设备tanδ在线监测数据的影响最大,环境的湿度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而电压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 王永强秦春旭律方成
- 关键词:电容型设备TANΔ影响因素粗糙集温度电压
- 变压器绕组对局部放电特高频定位方法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3年
- 为研究特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定位方法对绕组内部局部放电定位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研究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绕组对局部放电UHF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建立了基于22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试验研究平台和UHF定位系统,并在变压器绕组内部设置了局部放电缺陷。通过试验测量了UHF电磁波经过绕组后的衰减程度和到达两传感器的时间差误差,并计算得出定位结果及其误差。结果表明,UHF电磁波经过绕组向外传播时,其信号幅值衰减了18~22dB,时间差误差≤0.5ns,UHF定位方法对绕组内部的局部放电的定位误差<15cm。可见,虽然绕组内部的局部放电UHF电磁波经过绕组后衰减严重,但是由此引起的时间差误差较小,因此采用UHF方法可以对绕组内部的局部放电准确定位。
- 郑书生陈金祥李成榕林韩
-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
- 适用于电缆振荡波检测系统的电磁触发式固体开关被引量:5
- 2014年
- 已有电缆振荡波检测系统中的高压开关存在体积过大、结构复杂、有信号干扰等方面的不足。为此,研制了适用于电缆振荡波装置的基于电磁触发方式的高压固体开关。通过使磁环具有多个次级输出结构、进行环形布置和整体灌封,减小了开关体积;采用单根触发线传递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实现了高压固体开关通断拓扑结构的控制,降低了高低压间的绝缘需求,提高了结构的可扩展性;采用电容放电维持高压固体开关的导通,避免了电磁干扰,提高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高压固体开关体型小巧,开通时间约为400 ns,局部放电起始电压>30 kV。将该固体开关用于多条故障电缆中进行局部放电测试,均能完成有效检测。
- 江军罗定平马国明李成榕李庆民王伟
- 关键词:局部放电电磁干扰
- 基于3层贝叶斯网络的变压器综合故障诊断被引量:71
- 2013年
- 为了全面准确地诊断变压器故障,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变压器不良工况、故障模式和异常征兆3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基于3层贝叶斯(Bayes)网络的综合故障诊断方法。此方法可将不良工况纳入模型,与异常征兆一起作为证据信息,弥补了现有诊断方法因缺少对不良工况的分析以致证据信息不完备这一不足。在此3层Bayes网络模型下,利用Bayes网络推理方法,可获得网络中的最大可能解释,它包含了变压器当前状态下可能性最大的故障模式组合和其他未检测的异常征兆的可能状态,并包含并发故障模式,为下一步诊断试验提供了重要依据。
- 白翠粉高文胜金雷于文轩朱文俊
-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并发故障
- 温度对线路覆冰监测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0年
- 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存在的易受电磁干扰、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开发出了用于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的光纤布喇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拉力倾角传感器;研究了温度对该传感器的影响。利用温控箱试验传感器零点温度影响的结果表明,使用温度内温度变化引起的拉力测量零点变化<±0.1%时,倾角测量零点变化<±0.67%;气候室中试验研究覆冰气候环境下开发的拉力倾角传感器的拉力测量误差<0.17%。户外试验表明研发的光纤布喇格光栅拉力倾角传感器在长期低温环境下(-15°C~+3°C)运行稳定,传感器测量未出现蠕变衰减现象。
- 马国明李成榕蒋建全江涛程养春
-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光纤布喇格光栅温度
- 油中微水对变压器匝间放电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研究微水对油纸绝缘匝间放电的影响,在实验室建立了匝间放电试验平台。模拟了变压器油微水体积分数为11×10-6和28.6×10-6的匝间放电,采用恒压法研究了从起始放电到绝缘击穿的整个过程,使用常规脉冲电流(CIC)测量方法检测局部放电的信息。对所采集的CIC信息进行了放电次数和平均放电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将匝间放电划分为4个阶段:起始放电阶段、放电发展阶段、放电严重阶段和放电严重阶段。试验结果表明:1)微水体积分数为11×10-6的变压器油起始放电电压高于微水体积分数为28.6×10-6的变压器油;2)微水体积分数为11×10-6的变压器油与体积分数为28.6×10-6的变压器油相比,单位时间内的各阶段的放电次数和视在放电量前者小于后者;3)微水体积分数为11×10-6与28.6×10-6的变压器油相比,前者放电持续时间长,后者放电持续时间短。
- 王辉杨圆李成榕郑重贾建军
- 关键词:变压器微水脉冲电流法油纸绝缘
- 基于ANSYS的GIS隔离开关短路事故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笔者基于一起真实的GIS短路事故,对隔离开关动静触头不对中造成的屏蔽罩变形和弹簧断裂作了认真分析,并采用ANSYS软件对屏蔽罩变形情况进行了电场仿真计算。分析发现GIS内部绝缘强度对电场畸变非常敏感,任何外界因素改变GIS内部的电场均匀性,都会造成电场强度超过允许值,造成内部绝缘击穿。
- 卢启付李兴旺徐晓刚吕鸿王宇程养春
- 关键词:GIS隔离开关电场强度ANSYS
- 浅析电力设备风险管理技术被引量:2
- 2009年
- 一、引言
设备资产服役年限过长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电网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投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或更早的电力设备,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超龄服役设备存在引发事故的风险,极大地影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根据国家电监会公布的数据,2007年我国城市10千伏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率为99.882%,
- 全玉生汪德军高文胜
- 关键词:电力设备国家电网供电可靠率设备资产电网运行供电系统
- 绝缘子电场有限元分析法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被引量:65
- 2011年
- 某些因素对基于有限元法的电场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基于有限元法的绝缘子电场分析的准确性,以表面洁净、染污、覆冰和有分离水珠的110 kV瓷支柱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在ANSYS中分别建立它们的模型,研究了电场分析类型、远场单元及面积、基于轴对称的简化建模方式对有限元法算得的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洁净、表面有干污层情况下选择静电场或电准静态场分析时算得电场分布没有差别,但表面有湿污层、湿污层和干燥带、分离水珠或干/湿冰层情况下二者算得电场分布的差别较大;湿污层电阻率越小则差距越大,介电常数对二者差距影响不大;绝缘子有湿污层、湿污层和干燥带、分离水珠、干/湿冰层时应该采用电准静态场分析;建模时远场单元应该使用,否则得到的结果误差很大,相比之下远场区域面积对电场分析结果的影响要小很多;轴对称的三维体可用其轴截面的一半的以轴对称方式建模,用轴截面直接建模误差很大。
- 徐志钮律方成李和明刘云鹏
- 关键词:绝缘子电场静电场远场轴对称
- 局部放电作用下变压器匝间油纸绝缘加速劣化规律被引量:26
- 2015年
- 为研究变压器内油纸绝缘材料局部放电作用下劣化缺陷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局部放电特征量的关联性,构建了匝间局部放电模型,进行了多组不同加压时间长度的恒压试验,并记录了试验过程中的局部放电信号。利用匝间绝缘纸带可层层拆解的结构特点,获得了匝间绝缘在加速电劣化下炭化通道发展的统计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恒压加速电劣化作用下匝间油纸绝缘局部放电缺陷即炭化通道沿宏观电场的纵向发展过程呈现增长、停滞和击穿三个基本阶段;脉冲重复率和脉冲1s内总放电量可以宏观地表征匝间油纸绝缘电劣化缺陷的发展状况,为油纸绝缘局部放电严重程度阶段性的准确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 程养春魏金清李成榕荣智海王广真马振丽
- 关键词:变压器油纸绝缘局部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