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4063)

作品数:25 被引量:76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文军刘云龙高学喜孙彦星李慧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理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氮化合物
  • 9篇偶氮
  • 9篇偶氮化合物
  • 9篇化合物
  • 8篇光学
  • 6篇非线性光学
  • 5篇全光极化
  • 5篇二次谐波
  • 5篇二次谐波产生
  • 4篇电晕极化
  • 4篇酞菁
  • 4篇LB膜
  • 4篇驰豫
  • 3篇荧光
  • 3篇取代基
  • 3篇全光
  • 3篇主客体
  • 3篇极化
  • 3篇极化特性
  • 3篇光谱

机构

  • 27篇聊城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

  • 20篇王文军
  • 19篇高学喜
  • 19篇刘云龙
  • 9篇孙彦星
  • 9篇张丙元
  • 8篇李慧
  • 7篇葛广英
  • 6篇邢晓
  • 5篇李云
  • 5篇赵力涛
  • 5篇俞宪同
  • 3篇徐建华
  • 3篇肖海俊
  • 2篇张银苹
  • 2篇刘洪朋
  • 2篇姚坤
  • 2篇尹红敏
  • 1篇张栋
  • 1篇王惠临
  • 1篇肖新帅

传媒

  • 4篇聊城大学学报...
  • 3篇光学学报
  • 3篇现代电子技术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发光学报
  • 2篇激光与红外
  • 1篇自动化与仪表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偶氮掺杂光学薄膜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2011年
为探索温度不同及掺杂浓度不同对极化聚合物二次谐波产生(SHG)的影响,用实时电晕极化装置对一种偶氮主客体掺杂薄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这种主客体掺杂体系,二次谐波产生强度随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最佳极化温度下,随着偶氮材料掺杂浓度的提高,二次谐波产生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结合紫外-可见吸收谱对结果进行分析,对产生这种现象的物理机制提出一种新的解释: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分子间作用不可忽略,使得偶氮材料的一阶超极化率的大小发生变化,导致二次谐波强度发生变化。
孙彦星王文军刘云龙高学喜张丙元俞宪同赵力涛邢晓
关键词:电晕极化偶氮化合物
分散橙3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全光极化特性及其驰豫过程研究
2010年
利用旋涂法制备了分散橙3(DO3)/PMMA主客体掺杂薄膜,对其吸收谱、厚度和折射率进行了测量,并采用全光极化的方法对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厚度的增加其二阶非线性先增强后减弱,d_(33)最大值约为0.827×10^(-2)pm/V.对极化饱和后的驰豫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厚度薄膜的驰豫时间不同,这是由于薄膜中偶氮含量和厚度的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顺反异构逆过程的快慢有较大的影响.
李慧王文军高学喜刘云龙孙彦星
关键词:偶氮化合物全光极化驰豫
非线性光波导特性及其应用
2010年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非线性光波导的研究,介绍了非线性光波的研究中比较重要的特性,并介绍了非线性光波导的应用,最后对非线性光波导中的相位匹配技术做了介绍,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孙彦星王文军
关键词:非线性光波导
基于Halcon的指针式仪表的读数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实现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Halcon的极坐标变换、BP神经网络、形态学处理、几何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仪表的圆心特征,对于各种不同的指针仪表,仅仅依赖仪表的图像信息,检测精度较高。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快捷,且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精确度。
尹红敏葛广英肖海俊张如如
关键词:指针式仪表极坐标变换BP神经网络形态学处理
偶氮聚合物薄膜的全光极化特性及其驰豫过程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偶氮类化合物掺杂有机聚合物薄膜,并对其吸收谱、厚度、折射率、进行了测量,采用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的方法对全光极化后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和生色团含量的增加其二阶非线性增强.这与聚合物薄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分散红1有关.对极化饱和后的驰豫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厚度薄膜的驰豫速度不同.这是由于薄膜中偶氮分子含量越多,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导致驰豫时间增长.
李慧王文军高学喜刘云龙孙彦星
关键词:偶氮化合物全光极化驰豫
两种偶氮化合物主客体掺杂薄膜的全光极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旋涂法制备了两种PMMA-偶氮化合物主客体掺杂型薄膜,并对其进行全光极化,采用紫外-可见吸收谱和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研究了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4-′Nitro-4-dimethylaminoazobenzene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33=6.89×10-1pm/V,4-′Iodo-4-dimethylaminoazobenzene的d33=7.77×10-2pm/V;这两种薄膜在全光极化过程中二次谐波产生(SHG)强度随膜厚的变化规律以及极化饱和后的弛豫情况不相同。这些现象可从理论上解释为偶氮化合物的取代基不同而导致偶氮分子的偶极性和偶氮分子与基质间相互作用不同所产生的影响。
李云王文军高学喜刘云龙张丙元李慧
关键词:光学薄膜偶氮化合物取代基全光极化
有机材料的二阶光学非线性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确定有机分子二阶非线性极化率的方法,如超瑞利散射技术、溶致变色法、电场诱导二次谐波(EFISHG)、全光极化。在分子结构的角度上总结了共轭分子的链长、取代基的电子特性、共轭骨架与二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关系。共扼长度的增加和共扼体系的扩展有利于电子在更大范围内发生转移。给电子能力和受体的吸电子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体系形成电荷转移的共振态,扩大π电子的流动范围,使分子在外场中更易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而有利于增强分子的微观倍频效应。
李慧王文军孙彦星高学喜刘云龙
关键词:取代基
主客体掺杂薄膜的电晕和全光极化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2008年
把偶氮化合物对硝基双甲胺基偶氮苯作为客体掺杂到主体PMMA中利用旋涂法制备成薄膜,然后对薄膜进行电晕极化和全光极化,利用二次谐波产生法研究薄膜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极化后在测量的10 min内薄膜的二次谐波信号几乎没发生驰豫,但全光极化后的薄膜其二次谐波信号衰减近一半.这主要是由于电晕极化和全光极化的作用机制不同所导致.
李云王文军刘云龙高学喜李慧
关键词:驰豫电晕极化全光极化
客体材料对主客体掺杂体系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将3种不同的偶氮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掺杂,并制备成旋涂膜,测量了薄膜的厚度、折射率和紫外-可见吸收谱。用实时电晕极化装置测量了3种薄膜二次谐波产生(SHG)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偶氮材料,取代基给(受)电子能力越强,导致微观一阶超极化率β越大,β越大决定了偶氮分子越容易被极化,最终导致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越大。3种偶氮分子的有效倍频系数分别为0.748,0.794,4.420 pm/V。
孙彦星王文军刘云龙高学喜张丙元俞宪同赵力涛邢晓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二次谐波产生偶氮化合物
紫外光辐照对偶氮苯光谱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稳态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测量技术,观察了4-硝基-4′-氨基偶氮苯(NAA)在氯仿溶液中的光致变色现象及分子的跃迁能级和能级寿命。结果表明:NAA分子的顺反异构化反应并非一级反应;分子处于反式异构体和顺式异构体的跃迁能分别为255.6,240.2kJ/mol;分子处于反式异构体的能级寿命为0.02ns,处于顺式异构体的能级寿命为3.54ns。顺反异构体的含量、NAA分子之间及NAA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NAA分子激发态的能级寿命。
高学喜牟娟王文军刘云龙陶绪泉谢倩李云李慧
关键词:偶氮化合物跃迁能激发态寿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