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052)
- 作品数:30 被引量:79H指数:5
- 相关作者:苏旭刘玉萍周勇辉吕婷拉本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青藏高原特有属--固沙草属(禾本科)2个类群的修订被引量:1
- 2017年
- 固沙草属(Orinus)是禾本科(Poaceae)中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高山特有属,共记载6个物种,它们均具有较强的抗逆特性,是农业良种繁育、畜牧业牧草改良利用的重要资源,但固沙草属物种形态差异不显著,种间界限较模糊。该研究通过标本研究、野外考察、形态性状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研究,对固沙草属2个类群进行了分类修订,将长颖固沙草(O.longiglumis)和西藏固沙草(O.tibeticus)以及高秆固沙草(O.alticulmus)和鸡爪草(O.anomala)分别处理为固沙草(O.thoroldii)和青海固沙草(O.kokonorica)的新异名。
- 刘玉萍吕婷周勇辉张晓宇刘涛苏旭
- 关键词:青藏高原禾本科新异名
-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试论披碱草属3组植物间的系统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对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种类外部形态的观察,总结了3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异同,探讨了形态学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外部形态性状—花序、小穗、小花、以及内稃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小颖组最原始,宽颖组较进化,长颖组最高级;小颖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宽颖组,并在宽颖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长颖组。此外,本文对披碱草属参试种的系统关系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结果显示圆锥披碱草最原始,墨西哥披碱草最进化,其余参试种居于两者之间。上述研究工作为整个披碱草属系统与进化方面的探讨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理论证据。
- 苏旭刘玉萍杨淳彬柯君拉本
- 基于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试论西藏固沙草的归并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形态学性状的观测、统计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了西藏固沙草、固沙草和鸡爪草3个近缘物种的主要性状差异,以探讨西藏固沙草的系统分类归属。结果显示,在外部形态上西藏固沙草与固沙草差异甚小,难以进行区分,但与鸡爪草差异明显,是典型的种间关系;在叶表皮微形态解剖上,西藏固沙草的绝大多数特征与固沙草的一致或类同,可与鸡爪草却存在明显间断。故研究认为,西藏固沙草与固沙草是同一个种,西藏固沙草应作为固沙草的异名。
- 苏旭刘玉萍李兆孟周勇辉陈克龙陈文俐
- 关键词:禾本科形态性状叶表皮微形态
- 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常规抗性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对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野生龙葵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高于栽培的,其中野生和栽培龙葵中SOD和POD活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CAT活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野生龙葵中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栽培的;③野生龙葵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栽培的,而前者果实中的蛋白质含量则极显著低于栽培中的。研究表明,栽培前后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是青藏高原低温、低气压、强辐射等多种逆境生态因子长期作用的结果,是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一种生理性适应。
- 苏旭刘玉萍廉海霞吴学明
- 关键词:野生栽培抗性生理
- 青海湖畔3种高原盐生植物叶绿体淀粉粒的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以同种非盐生植物作为对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盐胁迫下3种高原盐生植物——鹅绒委陵菜、西伯利亚蓼和灰绿藜叶绿体淀粉粒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盐胁迫下3种高原盐生植物其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而在低温及盐胁迫等多种逆境生态条件下,3种高原盐生植物叶绿体中淀粉粒呈现大量积累且增大的趋势,同时它们多呈圆形沿叶绿体长轴,电子密度中间高、四周低的不均匀分布。此外,还发现3种高原盐生植物产生的潴泡与其叶绿体类囊体程度不同的膨大密切相关。据此,我们认为3种高原盐生植物中淀粉粒增大、增多及潴泡的产生,应是青海湖畔盐渍、低温、低气压、强辐射等多种逆境生态条件胁迫下的反应。
- 周勇辉刘玉萍张晓宇吕婷胥芮苏旭
- 关键词:盐生植物亚显微结构淀粉粒
- 青海湖畔三种盐生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被引量:3
- 2014年
- 以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鹅绒委陵菜和西伯利亚蓼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研究了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在1 000~2 400dS/cm盐浓度范围内,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3种盐生植物叶片中Chl a和Chl a+b均趋于降低;灰绿藜和鹅绒委陵菜中Chl b含量趋于一致,相反西伯利亚蓼中Chl b含量升高;灰绿藜和鹅绒委陵菜中Chl a/Chl b比值显著升高,而西伯利亚蓼Chl a/Chl b比值变化则与之相反;3种盐生植物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同。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形成的上述抗性生理指标变化是对高原盐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 李建民苏旭拉本刘玉萍左晓丽
- 关键词:盐生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 根据广义形态性状和nrDNA ITS序列试论长颖固沙草的归并
- 2017年
- 固沙草属是禾本科中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高山特有属,共记载6个物种,它们均具有较强的抗逆特性,是农业良种繁育、畜牧业牧草改良利用的重要资源;并且,固沙草属物种形态差异不显著,种间界限较模糊。本研究通过广义形态性状的观测、统计和分析,同时结合核基因组ITS片段的研究,系统探讨了长颖固沙草、固沙草和鸡爪草3个近缘物种的主要形态性状和分子序列的差异,旨在评判长颖固沙草的系统分类归属。研究表明,在广义形态性状上长颖固沙草与固沙草差异甚小,难以进行区分,但与鸡爪草差异明显,是典型的种间关系;从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看,3个物种中只形成两个比较明显的遗传分支,一个分支是由长颖固沙草和与固沙草所测个体构成,另一分支仅由鸡爪草所测个体组成,并且分支的靴带支持率高达100%。故本研究认为,长颖固沙草与固沙草应是同一个物种,长颖固沙草应作为固沙草的异名处理。
- 刘玉萍吕婷周勇辉张晓宇苏旭
- 关键词:禾本科形态性状ITS序列
- 青海湖畔3种盐生植物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被引量:3
- 2013年
-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盐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法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rina L.)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2400ds.cm-1盐浓度范围内,3种盐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均与盐胁迫强度成负相关,而光饱和点则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形成的上述光合生理指标变化是对高原盐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 拉本苏旭刘玉萍
- 关键词:盐生植物光合生理指标
- 基于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试论国产赖草属属下类群间的系统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对先前学者报道的国产赖草属24个物种、72个代表居群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性状特征的观测和研究,结果发现:(1)原国产赖草属物种在旗叶长宽、叶片被毛状况、花序直曲和长宽、穗轴每节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外稃和内稃长度等15个外部形态学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将参试物种区分为3个不同的组;大赖草、粗穗赖草、硕花赖草和柴达木赖草多穗组植物的穗状花序粗壮呈圆锥状、直立、密集,穗轴同节着生3-多枚小穗,每小穗常含3~10小花,颖线状披针形等,致使其处于该属最原始的地位;皮山赖草、若羌赖草和格尔木赖草单穗组物种的穗状花序细弱呈线状、直立、疏松,穗轴每节仅着生1枚小穗,每小穗往往含2~5小花,颖线状披针形或锥形,这些较高级的外部形态特征使得该组植物隶属于赖草属中较高级的类群;而少穗组植物的外部形态性状通常介于前两组植物的中间过渡状态,因而它的系统地位自然也应处于多穗组和单穗组植物之间。同时,依据外部形态性状的递变趋势分析显示,3组植物具有直接的派生渊源。(2)国产赖草属植物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细胞和刺毛所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它们除在长细胞类型和壁的厚薄、气孔器保卫细胞的体积和类型等性状上具有明显重叠而显示相似外,其它多数性状如长细胞的长度和壁的波曲程度、短细胞的分布式样、副卫细胞的形状及刺毛的类型等性状上具有明显差异,其可将赖草属植物鉴分为与形态学界定结果完全相同的3个组。同时,根据3组植物及组内物种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对各组和组内物种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分析表明,多穗组植物最原始,少穗组植物较进化,单穗组植物最高级;多穗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少穗组,并在少穗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单穗组。赖�
- 李兆孟周勇辉刘玉萍苏旭
- 关键词:禾本科赖草属形态性状叶表皮微形态
- 扇穗茅属两个代表种的广义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关系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扇穗茅属两个物种40个代表居群馆藏腊叶标本的查阅、观测及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综合研究显示:(1)扇穗茅具有短根状茎,圆锥花序,每小穗含6~8小花;寡穗茅无根状茎,总状花序,每小穗含3~6的小花。显然,两者隶属于不同的类群,是典型的种间关系;扇穗茅具有较原始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寡穗茅则有较高级的外部形态特征。(2)扇穗茅属两物种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细胞组成;同时,两物种在长细胞的长度与宽度,气孔器体积大小与分布及副卫细胞的形状,短细胞的丰缺与着生形式等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3)根据叶表皮性状的特征和演化趋势,对物种间系统位置和演化关系的分析表明,它们具有明显的种间间断,并且扇穗茅较原始,寡穗茅较进化,寡穗茅极有可能是由较低级的扇穗茅演化而来。这一系统进化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结论基本一致。
- 周勇辉刘玉萍拉本李兆孟苏旭马永贵
- 关键词:叶表皮微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