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33)

作品数:38 被引量:445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乃昂李卓仑董春雨朱金峰马宏伟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宁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气候
  • 6篇城市
  • 5篇气候变化
  • 5篇降水
  • 5篇巴丹吉林
  • 5篇巴丹吉林沙漠
  • 5篇城市化
  • 4篇水资源
  • 4篇流域
  • 4篇旅游
  • 4篇河流域
  • 3篇遥感
  • 3篇石羊河流域
  • 3篇同位素
  • 2篇地热水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时空分异
  • 2篇树轮
  • 2篇树轮年表
  • 2篇水化学

机构

  • 35篇兰州大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国土资...
  • 1篇阿拉善盟气象...

作者

  • 23篇王乃昂
  • 9篇李卓仑
  • 6篇董春雨
  • 6篇朱金峰
  • 5篇马宏伟
  • 4篇张华安
  • 4篇尹郑刚
  • 4篇高翔
  • 4篇陈红宝
  • 4篇路俊伟
  • 4篇张学敏
  • 3篇温煜华
  • 3篇侯迎
  • 3篇鱼腾飞
  • 2篇李育
  • 2篇魏宝祥
  • 2篇朱锡芬
  • 2篇程慧波
  • 2篇何彤慧
  • 2篇王蕾

传媒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中国沙漠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地理科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造纸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年份

  • 2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15篇2010
  • 2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28年甘肃旱灾的时空差异及气候背景被引量:2
2010年
整理了1928年甘肃救灾档案资料《甘肃省民国十七年各县灾情一览表》,通过提取该档案中的被灾地域、灾民人口、灾情状况等数据,建立以县为基本单位的灾情指数的方法,复原了我国近代历史时期一次重大旱灾——1928年甘肃旱灾的受灾地区和受灾情况。复原结果表明,甘肃省此次旱灾灾情最严重地区为该省的中东部,而该省西部和北部地区受灾相对较轻。在成灾时间上,春季该省中东部地区就形成旱灾的中心,并且该中心在夏季和秋季一直存在,形成了罕见的春、夏、秋三季连旱连灾的特点。
李卓仑王乃昂董春雨吕晓东赵力强
关键词:旱灾气候背景历史气候
旅游地居民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景泰黄河石林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调查了甘肃省景泰县龙湾村居民对黄河石林景区保护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对该地区居民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较大,当地居民对此感知明显,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同时,当地居民愿意为促进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劳动力或费用,这与发达国家旅游地社区居民态度明显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的特点。居民人口统计学的差异对WTP及WTP值的影响不大,这与国内其他关于环境保护中居民支付意愿调查的结果不同,生活水平提高与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影响居民进行支付的主要原因,支付费用的大小除了与生活水平提高相关,还与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显著的相关性。
王蕾魏宝祥
关键词: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环境意识
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近50a来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49
2011年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周边9个气象站的1960—2009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及1960—2008年逐月平均风速的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了该区近50a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40℃/10a的速率显著升高;四季平均气温的升高亦很显著,以冬季的升温速率最大;年、季节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年、季平均日较差则显著减小,且以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为特点。年降水量以0.87mm/10a的速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各季节降水量变化略有差异且均不显著,春季降水量略有减少,夏、秋和冬季略有增加。湿润指数的变化不明显,总体来看,年和冬季湿润指数略有增大,春、夏和秋季湿润指数略有减小。年日照时数以34.8h/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各季节日照时数亦均有增加趋势,其中春季增加最为明显。年平均风速以-0.092m.s-1.(10a)-1的速率呈显著减小趋势;各季节平均风速均显著减小,以冬季的减小速率最大。
马宁王乃昂朱金峰陈秀莲陈红宝董春雨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湿润指数日照时数巴丹吉林沙漠
郑州城市游憩地意象空间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城市游憩地意象空间分析对城市旅游的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意象草图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郑州市游憩地意象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居民和游客构图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草图中有一些城市意象5种要素无法涵盖的成分。通过对草图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对郑州市的游憩地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尹郑刚李雪英白旸
关键词:意象空间
中国七大区降水化学特性的空间差异及成因被引量:2
2012年
选取中国七大区的33个省及城市20世纪90年代降水监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对中国七大区的降水化学特性、空间差异及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七大区降水中离子组成基本一致,但是主要离子含量差别较大;降水酸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总体表现为北方偏碱性,南方偏酸性,并且自东北向华南呈增强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气硫污染突出,东北、西北地区SO42-及Ca2+含量是其他地区的2倍以上,并且北方降水中NH4+浓度较高,因而针对不同地区的降水化学特性,应采取不同的污染防治措施。
谢娜薛丽洋
关键词:酸性
1880年以来石羊河出山径流量重建与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在石羊河上游山区采集流域树木年轮样芯,建立高分辨率宽度年表。分析年表、降水和径流量间的相关关系,在它们间良好相关性基础上,分别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和提取主分量再回归方法重建金塔河和西营河历史时期上年9月至当年8月年径流量序列,以逐一剔除和交叉检验验证回归方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880年以来,石羊河年径流量共经历了4个枯水阶段和3个丰水阶段,而枯水年与丰水年出现的概率大致相同,且远低于平水年出现的概率。用多窗谱分析径流量序列周期变化,发现在不同置信水平上,年径流量存在2.58、2.76、3.28、3.53、4.14和22.2 a的周期。
侯迎王乃昂张学敏路俊伟
关键词:降水量
西北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约束时空变化——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例被引量:16
2013年
基于甘肃段1989-2007年近20年水资源与城市化两大系统的2000多个数据,采用改进的综合测度模型,探讨了甘肃段水资源对其城市化发展约束强度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1)1989-2007年甘肃段及其9个城市水资源约束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约束强度下降趋于加快,其中兰州市、金昌市最为突出.但9个城市之间,水资源约束强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反映了变化的丰富性.具体来说,兰州市由强约束降为较强约束,降幅明显;由极强约束降为强约束的城市有5个,包括约束度降幅较大的武威市、酒泉市,降幅不明显的嘉峪关市、金昌市及约束度呈波动变化的定西市;约束度略有下降,但约束类型基本不变的城市包括白银市(极强约束)、天水市(强约束)与张掖市(极强约束).2)甘肃段9个城市水资源约束空间差异按20年约束度平均计,表现为除兰州水资源约束类型属于较强约束、天水市属于强约束外,其余7个城市(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定西、白银)均属于极强约束,反映甘肃段城市化发展整体一直承受着较大的水资源压力,未来一定时期水资源约束压力也会依然存在.
高翔
关键词:城市化西陇海兰新经济带
近50年兰州市城市化过程的气候环境效应
2012年
选取1961~2009年兰州市气候观测资料,采用城郊对比法,分析兰州市气候环境变化特征,发现兰州市城市气候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干岛效应和暗岛效应,雨岛效应则不明显。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应用回归分析建立城市化过程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关联模型,其中三次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分析表明:兰州市热岛效应和暗岛效应的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现象比较明显,而此现象在干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中并不存在,兰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并不完全符合环境库茨涅兹曲线规律。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西北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约束时空变化——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例
<正>从水资源约束的角度研究甘肃段的城市化过程,不仅对形成独立的水资源与城市化关系体系是必要的,而且对推动甘肃段、乃至干旱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及区域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西陇海兰新甘肃段1989-2007年20...
高翔鱼腾飞
文献传递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Revealed by Aeolian Sedimentary Structure in Badain Jaran Desert on Alxa Plateau, Northwest China被引量:7
2011年
The Badain Jaran Desert,located in the Alxa Plateau,Northwest China,features mega-dunes and a unique dune-lake alternation landscape.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aeolian sediment structures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dunes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using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W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the GPR data and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integrated GPR and sedimentological data to reconstruct dunes structure,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star dune and transverse dune represent various stages of mega-dune evolution: the main deposition processes of mega-dun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ransverse dunes but have a more complicated mechanism of sand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because of the superimposition of dunes;the upper section of the mega-dune has a structure similar to that of star dune,with vertical aggradations on top.Diffraction hyperbolae in the GPR profile indicates that the presence of ancient dunes characterized by calcareous cementation layers is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mega-dunes,and water levels,shown by continuous,sub-horizontal GPR reflections,are suppos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mega-dunes and the interdune lakes.Outcrop of wet sand and horizontal stratifications on the GPR image indicate moisture potentials with different levels inside mega-dunes.The multiplex geomorphology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is the result of global climatic undulation,the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the geological structural features,etc.
BAI YangWANG Nai'angLIAO KongtaiPatrick KLENK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