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2009ZY27)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储浩然李难程红亮丁凤胡进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易激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肠易激
  • 3篇肠易激综合征
  • 2篇针灸
  • 2篇针灸治疗
  • 2篇灸治
  • 1篇性细胞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炎性因子
  • 1篇针灸疗法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脾虚
  • 1篇脾虚型
  • 1篇中药

机构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针灸医...

作者

  • 3篇储浩然
  • 1篇程红亮
  • 1篇丁义侠
  • 1篇胡进
  • 1篇丁凤
  • 1篇李难

传媒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温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取穴相同,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2个月腹部综合症状等级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是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储浩然李难程红亮
关键词:针灸疗法温针疗法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
5-HT、IL-8等炎性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包括腹胀、腹痛、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异常,持续存在或者间歇性发作的,缺乏明显可以解释的生化学和形态学异常的症候群,其明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在研究中。肠易激综合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腹泻型(D-IBS)、便秘型(C-IBS)和腹泻便秘交替型(A-IBS)。在20世纪90年代.
储浩然丁凤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炎性细胞因子中医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RCT研究文献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针灸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对针灸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日渐增多,但国内针灸临床研究不能为国际主流医学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循证的传统医学,而方法学和报告规范是关键的制约因素。该研究分析评价针灸优势病种肠易激综合征针灸治疗的临床RCT研究文献的方法学和报告写作问题,以期获得更多的科学设计和更严谨报告规范的高质量文献,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电子检索国内CNKI、VIP、CBM三大数据库,纳入各种针灸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RCT研究文献,对其实验设计方法学和报告撰写逐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RCT研究文献整体质量偏低;没有突出针灸在肠易激综合征上的优势。
胡进储浩然丁义侠
关键词:循证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