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421180)
- 作品数:9 被引量:96H指数:4
- 相关作者:邓朝晖孙宗禹张璧曹德芳周志雄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精密磨削表面/亚表面的形貌被引量:5
- 2005年
- 用扫描电镜对纳米(以n表示)结构WC/12Co(nWC/12Co)和Al2O3/13TiO2(nAl2O3/13TiO2)涂层经立式精密平面磨削后的磨 削表面/亚表面的形貌进行观察,测量了nWC/12Co和nAl2O3/13TiO2涂层精密磨削的磨削力分力比、比磨削能。结果表明:在大多数磨 削条件下,nWC/12Co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主要是非弹性变形方式,即以塑性变形为主,伴随一定的材料粉末化,材料较少以脆性碎裂去除。 nAl2O3/13TiO2陶瓷涂层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主要是脆性去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材料粉末化以及极少的显微塑性变形。
- 邓朝晖张璧孙宗禹
- 关键词: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去除机理非弹性变形
- 纳米结构Al_2O_3/13TiO_2涂层精密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应用扫描电镜对纳米结构Al2O3/13TiO2(n-Al2O3/13TiO2)涂层精密磨削后的表面/亚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对n-Al2O3/13TiO2 精密磨削的单颗磨粒磨削力、磨削力分力比和比磨削能的磨削实验结果的分析,揭示了n-Al2O3/13TiO2 涂层精密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表明,在大多数磨削条件下,n-Al2O3/13TiO2 陶瓷涂层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主要是以材料碎裂和材料压碎等脆性去除方式为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材料粉末化以及极少的显微塑性变形等方式。研究结论对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 邓朝晖张璧孙宗禹
- 关键词:涂层材料去除机理
- 卧矩台精密平面磨削纳米结构WC/12Co涂层材料去除机理被引量:3
- 2005年
- 纳米结构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在工业应用中不但其涂层制备技术而且其精密磨削技术对涂层的使用性能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磨削时的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成为必要。本文就磨削参数对纳米结构W C/12Co(n-W C/12Co)涂层卧矩台精密平面磨削的磨削力分力比、比磨削能和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n-W C/12Co涂层精密平面磨削后的表面/亚表面形貌的SEM观察分析,揭示了n-W C/12Co涂层精密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W C/12Co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主要是非弹性变形方式,材料脆性去除方式较少。
- 邓朝晖张璧
- 关键词:材料去除机理非弹性变形
- 纳米结构金属陶瓷(n-WC/Co)涂层材料精密磨削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本文对纳米结构金属陶瓷(n—WC/Co)涂层材料在金刚石砂轮精密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研究。对常规结构金属陶瓷(c—WC/Co)和n—WC/Co涂层材料的磨削力作了对比磨削试验,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如砂轮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金刚石砂轮结合剂类型和磨粒尺寸以及被磨试件材料特性等对磨削力的影响,结合被磨试件表面的扫描电镜(SEM)的观察,分析了n—WC/Co涂层材料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磨削条件下,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磨削力始终高于常规结构陶瓷涂层的磨削力;在其它磨削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金属结合剂砂轮磨削工件所需的磨削力要比树脂结合剂砂轮、陶瓷结合剂砂轮所需的磨削力大些,磨粒尺寸小的砂轮磨削工件所需的总磨削力要比磨粒尺寸大的砂轮所需的磨削力大些,磨削力随砂轮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一般情况下,n—WC/Co涂层材料精密磨削过程的材料去除机理中,占主导方式的是塑性成形的材料去除方式。
- 邓朝晖张璧孙宗禹
- 关键词:磨削力材料去除机理SEM
- 陶瓷磨削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8
- 2002年
- 磨削是目前工程陶瓷的主要加工方法 ,为了开发新的高效、低成本、低损伤加工陶瓷的方法 ,需要更深入地揭示其加工机理。介绍了陶瓷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就其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 邓朝晖张璧孙宗禹周志雄
- 关键词:陶瓷磨削材料去除机理脆性断裂塑性变形
- 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精密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及磨削加工技术被引量:16
- 2003年
- 随着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开发和应用,其后续精密加工技术已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使其成为难加工材料,采用金刚石磨料磨削加工有可能成为其最主要的加工方法。本文首先讨论了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精密磨削的非弹性变形和脆性去除的材料去除机理,然后对可用来加工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超精密金刚石砂轮磨削、ELID磨削、延性域磨削、超高速磨削、精细磨削等磨削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它们的材料去除机理和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相关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邓朝晖刘建曹德芳孙宗禹
- 关键词:非弹性变形ELID磨削超高速磨削
- 专家系统在磨削工艺过程仿真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磨削模型中的参数值大多可依赖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加以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磨削领域的知识的表达方法,针对磨削工艺过程仿真预报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已知输入条件自动确定相关参数值的专家系统,并对专家系统实现的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该专家系统作了实际运行测试和验证。
- 曹德芳邓朝晖
- 关键词:专家系统
- 磨削工艺过程预报模型表达式的识别及计算处理
- 2007年
- 对复杂的磨削工艺预报模型表达式特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种针对这种复杂模型进行计算机自动识别与计算的处理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作了实例验证。
- 曹德芳邓朝晖
- 工程陶瓷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的测量新方法被引量:3
- 2005年
- 磨削加工后工程陶瓷零件表面会产生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法是用来测量磨削加工后工程陶瓷中残余应力的可靠测量手段。传统的X射线衍射法称之为sin2ψ法,通常只能测量工件表层的残余应力;本文介绍了一种残余应力测量新方法,该方法联合使用sin2ψ法和掠入射X射线衍射法从而得到残余应力在试件中的深度分布。如果考虑X射线的折射,在一系列掠射角下采集到的X射线衍射花样的有效穿透深度和衍射角必须进行折射校正。最后,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残余应力值是X射线照射的所有层的平均值。
- 邓朝晖荆琦
- 关键词: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