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World Wildlife Fund(N399)

World Wildlife Fund(N399)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晓龙张奇徐立刚白丽姚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World Wildlife Fun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湿地
  • 2篇鄱阳湖
  • 1篇遥感解译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生物量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三角洲
  • 1篇生物量
  • 1篇湿地植物
  • 1篇湿地植物群落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 1篇群落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量
  • 1篇物量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张奇
  • 2篇王晓龙
  • 1篇姚鑫
  • 1篇白丽
  • 1篇何隆华
  • 1篇徐立刚
  • 1篇余莉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Landsat-TM影像的鄱阳湖典型湿地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分层分类法,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蚌湖与赣江中支口三角洲)长序列秋季Landsat-TM影像进行解译分析,探讨了1991年-2008年间鄱阳湖典型湿地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层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Landsat-TM遥感影像的解译;从1991年到2008年蚌湖和赣江中支口三角洲湿地的植被面积分别增加18.56km2和6.01km2,其中赣江主支三角洲洲滩植被分布呈向湖体扩展态势。植被分布受水情影响比较大,蚌湖湿地的苔草面积与同时期水面积呈负相关性,而赣江主支三角洲湿地植被类型结构变化受水位影响也比较明显,苔草面积变化与秋季湖口水位表现为负相关,芦苇分布面积变化则与湖口水位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余莉何隆华张奇王晓龙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遥感解译
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特征被引量:38
2010年
系统调查了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地表植被生物量及土壤养分性状。结果表明:0—10cm土层微生物量碳以水蓼群落明显最高(925.36mgkg-1),其次为灰化薹草群落(607.43mgkg-1)、蒌蒿群落(577.03mgkg-1)、白茅群落(556.42mgkg-1)及阿及薹草群落(497.08mmgkg-1);香蒲群落与芦苇(荻)群落表层微生物量碳相近,分别为393.40mgkg-1与376.41mgkg-1;芦苇群落则显示了最低的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174.90mgkg-1)。与微生物量碳相似,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以水蓼群落最高,依次为白茅群落﹥灰化薹草群落﹥蒌蒿群落﹥阿及薹草群落﹥香蒲群落﹥芦苇(荻)群落﹥芦苇群落。表层土层微生物量磷在17.730—30.948mgkg-1之间,各群落间差异较小,以白茅群落最高,芦苇群落最低。微生物量碳与含水量、有机碳、全氮、有效氮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显著正相关;微生物量氮与微生物量碳相似,与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及有效氮显示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碳、氮、磷与地表植被生物量之间均显示了互增长关系,其中以微生物量氮关系最为密切(R2=0.377,P=0.027),依次为微生物量磷(R2=0.318,P=0.036)与微生物量碳(R2=0.245,P=0.042),三者与地表植被生物量均达到了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微生物碳与Shannon-Winner指数之间关系密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277,P=0.039);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微生物量磷与Shannon-Winner指数之间显示负相关关系,但关系均较弱。
王晓龙徐立刚姚鑫白丽张奇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植被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