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0KJA36003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0KJA360039)
- 作品数:16 被引量:483H指数:12
- 相关作者:段金廒唐于平钱大玮尚尔鑫郭建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药对研究(Ⅶ)——当归-川芎药对被引量:63
- 2013年
- 当归-川芎药对为临床常用的养血活血药对,具有养血补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其既可独自成方,亦是诸多妇科良方和现代中医处方常用药对。该文主要对当归-川芎药对的配伍理论、功效物质基础、配伍效应与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其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 李伟霞唐于平王欢黄美艳宿树兰钱大玮段金廒
- 关键词:当归川芎配伍
- 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研究 ——桃红四物汤的基础研究
- 基于中医临床实践和经验的认识,以中医药方剂配伍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选择用于妇科血虚血瘀证痛经的桃红四物汤为研究对象,从类方、全方、药对、药味、成分多层面进行研究:基于方-证-病效应评价体系,选择与神经-内分泌-免...
- 刘立
-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生物效应配伍规律
- 文献传递
- 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归芎药对活血效应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阐明当归-川芎药对活血效应相互作用的范围、性质与程度。方法采用冰水浴与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配比(0∶1、1∶5、2∶5、2∶3、1∶1、3∶2、5∶2、5∶1、1∶0)不同浓度归芎药对后,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进行整合,然后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整合结果进行分析,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量效曲线的各个参数,建立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响应曲面的三维图形。结果归芎药对配比在2∶1到1.3∶1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强度为:-0.9);当归剂量从2~3.5 g、川芎剂量从7~9 g这个区域内,表现出拮抗作用(拮抗作用强度为:0.2);而其他比例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或者拮抗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中医临床合理地应用当归与川芎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定量研究中药配伍药物相互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的参考。
- 黄美艳唐于平尚尔鑫郭建明史旭芹李伟霞段金廒
- 关键词:当归川芎活血相互作用
- 肠道细菌对柚皮苷的代谢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研究人体肠道细菌对柚皮苷的代谢。采集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称重稀释后厌氧培养,通过反复涂布分离得到69种人体肠道细菌。采用UPLC-Q-TOF/MS研究柚皮苷经粪便混合菌及分离的单菌作用后的代谢产物,共鉴定出乙酰化结合产物、苷元及氢化的苷元3种代谢产物;其中对柚皮苷有特殊代谢活性的4种单菌采用16S rRNA进行了鉴定,分别为Enterococcus sp.30、Bacillus sp.46、Escherichia sp.54和Escherichia sp.63。结果显示肠道细菌对柚皮苷有代谢作用且由不同细菌完成。
- 张蔚江曙钱大玮尚尔鑫钱叶飞任浩管汉亮段金廒
- 关键词:柚皮苷肠道细菌RRNA
- 肠道细菌对阿魏酸的代谢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研究人体肠道细菌对阿魏酸的代谢。采集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称重稀释后厌氧培养,通过反复涂布分离得到69种人体肠道细菌。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与MetabolynxTM软件分析阿魏酸经人体粪便混合菌及分离的单菌作用后的代谢产物,共鉴定出了3种代谢产物,分别是氢化产物、去甲基化产物及去甲氧基化产物;此外,筛选出了对阿魏酸有特殊代谢活性的2种单菌,其中一种为已鉴定了的Bacillus sp.46;而另一种未知的细菌则用16S核糖体RNA(16S rRNA)技术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此细菌为Enterococcus sp.45。本研究提示肠道细菌对阿魏酸有代谢作用且由不同细菌完成。
- 张蔚江曙钱大玮尚尔鑫管汉亮任浩段金廒
- 关键词:阿魏酸肠道细菌
- 药对研究(Ⅰ)——药对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131
- 2013年
- 药对是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用的配伍形式,是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组成简单却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经过临床应用并被证明行之有效、有一定理论依据和一定组合法度的2味相对固定药物的配对,通过这样的配伍组合,从而发挥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等作用。药对是单味中药与若干方剂之间的桥梁,是许多方剂隐含的规律性特征与辨证施治内涵体现。该文分析并总结了药对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与研究意义,以期引领药对配伍理论的现代基础与应用研究。
- 唐于平束晓云李伟霞朱敏宿树兰钱大玮范欣生段金廒
- 药对研究(Ⅱ)——药对的数据挖掘被引量:23
- 2013年
- 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成为中医方药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种强有力工具。该文基于数据挖据的原理与基本要求,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方法和研究流程,从基于病证的药对配伍特点、当代名医处方中的药对应用、药对量效关系与属性关系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在药对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为药对的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引和可靠的数据基础。
- 尚尔鑫李文林叶亮周卫唐于平范欣生
- 关键词:配伍规律量效关系
- 药对研究(Ⅲ)——药对的功效物质基础被引量:29
- 2013年
- 药对整体功效所依赖的物质已不是2味药物的简单加和,而是这2味药不同成分相互作用形成的共同体。因此,药对功效物质研究是药对配伍研究的基础,对揭示药对的配伍效应、作用机制与中药新药创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药对配伍体外煎煮过程发生的量变与质变、药对作用于机体或和机体相关环境后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并总结了近年来药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进一步推动药对现代基础与应用的系统研究,揭示药对配伍的科学实质。
- 李伟霞唐于平刘立刘培宿树兰钱大玮段金廒
- 关键词:配伍
- 药对研究(Ⅳ)——药对的配伍效应被引量:9
- 2013年
- 药对组成是以中医理论为原则,以中药性能功效与治法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特定配伍组合,这些配伍组合或可以增进药物疗效,或降低另一药物的毒性等等。该文主要从整体动物、组织器官与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总结药对的配伍效应,以单体成分-成分(群)配伍-单味药-药对-方剂为主线,比较评价其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作用,探索相关作用机制,从而为药对的临床应用和中药新药创制提供科学依据。
- 李伟霞唐于平史旭芹郭建明刘培段金廒
- 关键词:配伍减毒
- 肠道细菌对中药成分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1年
- 肠道细菌对中药成分的代谢研究是近年来关于中药成分体内吸收与代谢的研究热点之一。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肠道细菌对黄酮类、木脂素类、醌类、环烯醚萜类等中药成分代谢的研究进展,为阐明肠道细菌与中药成分化学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揭示肠道细菌代谢中药成分的共性规律与机制以及为中药新药的研制提供依据。
- 杨静钱大玮段金廒尚尔鑫郭建明江曙
- 关键词:肠道细菌中药代谢活性成分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