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4-003)
- 作品数:15 被引量:80H指数:6
- 相关作者:曾苏余露山姚美村廖祎婷袁月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升麻苷H-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 2012年
- 目的:研究升麻苷H-2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升麻苷H-2的LC-MS-MS测定方法,考察大鼠静脉注射升麻苷H-2,灌胃升麻苷H-2和升麻提取物后升麻苷H-2的血药浓度变化,并用DAS 2.0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ESI-)离子化条件下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635.5→131.1(升麻苷H-2)和783.5→161.1(Rg3,内标),升麻苷H-2在0.5~500μg.L-1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87.0%,日内、日间RSD均<11%。大鼠静脉注射升麻苷H-2单体,t1/2为1.03 h,CL为691 mL.h-1.kg-1,灌胃升麻苷H-2和升麻提取物,Tmax分别为0.5,4.0 h,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1.2%,36.7%。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升麻苷H-2的浓度测定及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比较升麻提取物和升麻苷H-2单体口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表明升麻提取液中的其他成分对升麻苷H-2有促进其吸收的作用,或升麻苷之间存在相互代谢转化,为升麻制剂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盖芸芸沙春洁刘万卉韩江滨孙严彤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固相萃取
- 与CYPOR共表达CYP2D6^*1和CYP2D6^*10及其代谢活性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细胞色素P450 2D6(cytochrome P450 2D6,CYP2D6)是一种重要的氧化代谢酶,呈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的代谢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CYP2D6*10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51.3%。采用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采用与细胞色素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 oxidoreductase,CYPOR)共表达的方式获得具有代谢活性的CYP2D6*1/CYP2D6*10,并初步研究其催化右美沙芬的代谢活性差异。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CYP2D6*1,pFastBac-CYP2D6*10和pFastBac-CYPOR,并分别转化DH10Bac菌株构建重组Bacmid-CYPOR,Bacmid-CYP2D6*1和Bacmid-CYP2D6*10,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用于病毒扩增和感染Sf9昆虫细胞。通过测定混悬蛋白催化右美沙芬的速率来优化重组CYPOR和CYP2D6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值和其比例,获得活力较高的重组CYP2D6*1和CYP2D6*10。重组CYP2D6*1催化右美沙芬的Km为(26.67±2.71)μmol·L-1(n=3),Vmax为(666.7±56.78)pmol·nmol-1(CYP2D6)·min-1(n=3),清除率为25.0;CYP2D6*10催化右美沙芬的Km为(111.36±10.89)μmol·L-1(n=3),Vmax为(222.2±20.12)pmol·nmol-1(CYP2D6)·min-1(n=3),清除率为2.0。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表达的重组CYP2D6*1和CYP2D6*10代谢药物具有活性差异,可用于体外研究其催化某些药物的代谢差异,这有助于理解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预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钱鸣蓉陈静刘瑶余露山陈枢青曾苏
- 不同葛花提取物对乙醇致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纯化工艺对葛花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及其保肝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葛花的水提物、乙醇提取物及其大孔树脂纯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复制乙醇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连续多日灌胃不同葛花提取物,以小鼠体质量变化、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等指标比较对乙醇所致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异。结果葛花不同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比例和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乙醇提取物黄酮类含量高,其保肝活性更强。结论建议针对不同活性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制备样品。
- 姚美村廖祎婷袁月梅汤毅
- 关键词:葛花黄酮类成分大孔树脂高效液相色谱法肝损伤
- RP-HPLC法测定人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1A3转基因细胞中槲皮素
- 2011年
-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重组UGT1A3转基因细胞中槲皮素,并研究该酶对槲皮素的相关代谢及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Bac-to-Bac系统表达的人UGT1A3重组酶细胞破碎液与槲皮素共孵育之后,以乙腈沉淀蛋白,采用木犀草素为内标,以Phenomenex Luna C18柱为分析柱,甲醇(A)-0.1%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5 min(30∶70-80∶20,A∶B),>25~25.5min(80∶20),>25.5~27 min(80∶20-30∶70),>27~30 min(30∶70);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68 nm。结果:槲皮素在5~200μmol/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检测限为1.25μmol/L(S/N≥3),定量限为5μmol/L(S/N>10,RSD=6.99%),方法回收率达99.1%~103.5%,日内、日间RSD分别<2.5%和<8%。另测得UGT1A3催化槲皮素的Km为(62.95±13.16)μmol/L,Vmax为(284.50±24.35)nmol.min-1.g-1,清除率Vmax/Km为4.52 ml.min-1.g...
- 姚艳张霞刘瑶余露山蒋惠娣曾苏
- 关键词:色谱法高压液相
- 体外细胞模型中氟伐他汀对映体的手性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2011年
- 目的:建立手性固定相(CSP)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细胞裂解液中氟伐他汀对映体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hiralpak AD)手性色谱柱(4.6 mm×250 mm),流动相:正己烷-无水乙醇-三氟乙酸(90∶10∶0.1),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39 nm。结果:在建立的手性分离方法下,氟伐他汀消旋体在20μmol/L^300μmol/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两个对映异构体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3、0.9997,方法回收率为(99.4±0.8)%,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结论:建立的正相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细胞裂解液中氟伐他汀对映体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体外细胞模型中氟伐他汀的立体选择性研究。
- 屈伯宣田野余露山蒋惠娣周权曾苏
- 关键词:色谱法
- 一过性离体大鼠肝脏灌流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利用UP-100通用灌流仪建立了一过性离体大鼠肝脏灌流模型。方法用Krebs-Henseleit碳酸氢盐缓冲液进行一过性离体大鼠肝脏灌流,在灌流时长90 min内通过检测AST、ALT和LDH的浓度,观察肝脏外观及胆汁流量,测定肝重变化,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来评估离体灌流肝脏的损伤程度。结果 90 min灌流时长中,肝脏颜色质地正常,胆汁流量均匀,相应转氨酶释放量少,病理切片结果正常。结论离体大鼠肝脏在UP-100通用灌流仪90 min灌流过程中能保持较好的组织结构和肝脏功能,可用于离体肝脏的药物代谢研究。
- 徐乐加覃小玲王颖莫小兰毕惠嫦黄民陈孝
- 关键词:药物代谢
- ADME/T评价在创新药物转化研究中的作用
- 转化研究(translation research)将医学和生物学的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和创新发现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可以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建立相互的直接关联...
- 曾苏
- 关键词:创新药物代谢酶
- 文献传递
- 创新药物转化研究中ADME的评价被引量:16
- 2011年
- 新药研发是一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研究周期长。而转化研究有助于构建创新药物的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疗效评价直至新药制造和临床应用的系统研发链,顺畅基础医学和生物学与创新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的信息和研究关联,缩短创新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研发周期。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过程中,化合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是其成药性的重要指标。化合物ADME/T性质在创新药物转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贯穿研发过程。因此,在药物设计及新药开发早期就开展药物代谢研究,有利于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降低新药开发的成本,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 刘瑶洪岚余露山蒋惠娣陈建忠孟琴陈枢青曾苏
- 关键词:新药研发药物处置
- 千层纸素A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千层纸素A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方法 MTT实验考察千层纸素A在Caco-2细胞中的安全浓度范围,再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千层纸素A的双向转运机制,以转运量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考察时间、浓度、pH和P-gp抑制药维拉帕米对其吸收的影响。结果千层纸素A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与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并受pH值影响,P-gp抑制药维拉帕米对其转运无影响,从单层细胞层顶端(AP)到基底端(BL)的转运与基底端到顶端的转运大致相同。结论千层纸素A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是被动转运。
- 冯志强谢智勇廖琼峰姚美村马燕张蕾
- 关键词:CACO-2细胞模型高效液相色谱被动转运
-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吴茱萸中的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制备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化学对照品。方法: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吴茱萸二氯甲烷萃取物,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5∶5∶5),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流速2.0mL.min-1,仪器转速855rpm,进样量400mg,所得样品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结果:一次分离可制备6.2mg柠檬苦素、10.4mg吴茱萸碱、10.5mg吴茱萸次碱,其纯度分别为96.2%、98.1%和95.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作为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化学对照品的制备分离方法。
- 潘碧妍吴淳邢小敏谢智勇
-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