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4203)

作品数:38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丁士华宋天秀张倩徐琴王久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松元电子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电气工程
  • 13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主题

  • 34篇介电
  • 25篇电性能
  • 25篇介电性
  • 25篇介电性能
  • 23篇陶瓷
  • 15篇弛豫
  • 11篇介电弛豫
  • 10篇陶瓷结构
  • 8篇微波介电
  • 7篇钡长石
  • 6篇铁电
  • 6篇铁电体
  • 5篇ZNO
  • 5篇弛豫铁电体
  • 4篇陶瓷介电
  • 4篇NB
  • 4篇O3
  • 4篇BA0
  • 4篇BI
  • 4篇MGO

机构

  • 38篇西华大学
  • 1篇千叶大学
  • 1篇厦门松元电子...
  • 1篇苏州旭创科技...

作者

  • 38篇丁士华
  • 32篇宋天秀
  • 8篇张倩
  • 7篇徐琴
  • 6篇王久石
  • 5篇彭勇
  • 5篇曾卓玮
  • 5篇吴小亮
  • 5篇王红妮
  • 5篇王岩
  • 5篇那文菊
  • 4篇蒋旭峰
  • 4篇钟祥清
  • 4篇张瑶
  • 3篇彭小松
  • 3篇刘旭
  • 3篇涂伟
  • 3篇张静
  • 2篇李在映
  • 2篇肖鹏

传媒

  • 13篇西华大学学报...
  • 7篇无机材料学报
  • 6篇硅酸盐学报
  • 6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中国陶瓷
  • 2篇压电与声光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助烧剂对(Zr_(0.8)S_(0.2))TiO_4晶相与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Zr0.8S0.2)TiO4陶瓷样品,研究不同含量ZnO、Fe2O3、NiO对(Zr0.8S0.2)TiO4材料的晶相、显微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添加剂可以降低(Zr0.8S0.2)TiO4陶瓷的烧结温度,当助烧剂ZnO、Fe2O3、Ni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0.5%、0.2%时,烧结温度为1 350℃时已烧结成瓷,没有气孔,致密性好,具有α-PbO2型结构(Zr0.8Sn0.2)TiO4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陶瓷样品出现过烧,介电常数εr由1 300℃的39.833 4下降到1 400℃的26.298 4,介质损耗tanδ在10-3数量级。
张倩丁士华宋天秀曾卓玮钟祥清邓涛
关键词:掺杂介电性能
衬底和热处理温度对ZnO薄膜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2013年
采用Sol-gel法,在普通载玻片和Si(100)上使用旋转涂覆技术制备了具有c轴择优取向生长的ZnO薄膜。利用XRD和SEM研究了衬底和热处理温度对ZnO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002)定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l-gel旋涂法制备的ZnO薄膜为六角纤锌矿结构,玻璃衬底上生长的ZnO薄膜为多晶形态,Si(100)衬底表现出更优取向生长特性。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c轴择优取向程度逐渐增强,晶粒尺寸逐渐增大,ZnO的晶格参数先增加后减小。当温度在700℃时长出明显的柱状晶粒。
吴小亮丁士华杨晓静鲁云
关键词:SOL-GEL法C轴取向ZNO薄膜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TiO_2成膜性的影响
2012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工艺,以钛酸丁酯、冰乙酸、乙酰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为原料,制取TiO2薄膜,研究热处理工艺对TiO2成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均匀连续的TiO2薄膜的工艺参数为:匀胶转速为3000r/min;镀膜时预处理温度为80℃、预处理时间为10 min;室温至200℃阶段的烧结升温速率为0.5℃/min,高温阶段为3℃/min;经500℃烧结热处理后得到锐钛矿结构,薄膜晶粒尺寸均在30~80 nm的范围之内。
张静丁士华杨晓静宋天秀涂伟王红妮
关键词:溶胶-凝胶TIO2
Y3+掺杂对Ba0.99La0.01TiO3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以Ba0.99La0.01TiO3陶瓷为基体,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Ba0.99La0.01Ti1-xYxO3(0≤x≤0.04)陶瓷样品。通过XRD、SEM、LCR分析仪对陶瓷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增加,晶胞体积逐渐增大,在x=0.04时由四方相转变为立方相,当x≥0.01时,陶瓷样品出现了第二相。结合GULP代码模拟计算和实验数据可知陶瓷中Y^3+取代Ti位,主要存在Y3+与La^3+相互补偿和氧空位补偿。在x=0.02时,陶瓷发生了半导化,介电常数较大。介电常数峰值温度随着掺杂量的增大向低温方向移动,介电峰被展宽并呈现弛豫铁电体特征。
张晓云丁士华宋天秀张云严欣堪
关键词:BATIO3陶瓷介电性能
Nd_2O_3掺杂对BCZT陶瓷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Ba0.92-xCa0.08Ndx(Zr0.18Ti0.815Y0.0025Mn0.0025)O3(BCZT-Nd,x=0、0.005、0.010、0.020)陶瓷,研究了Nd2O3掺杂对Ba0.92Ca0.08(Zr0.18Ti0.82)O3(BCZT)陶瓷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量Nd3+作为施主掺杂离子进入A位和含量均为0.25%(摩尔分数)的Mn2+和Y3+作为受主掺杂进入B位均能提高BCZT陶瓷的致密性,细化晶粒作用明显,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四方BaTiO3相结构。随Nd2O3掺杂量增加,BCZT-Nd陶瓷介电峰值温度Tm向低温方向移动,相变弥散程度增强,Nd3+含量≥0.005mol时即表现出明显的弛豫铁电体特征。
徐琴丁士华宋天秀彭勇吴小亮
关键词:氧化钕掺杂介电性能弛豫铁电体
MgO-Al_2O_3-SiO_2-B_2O_3对BaAl_2Si_2O_8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固相反应工艺,制备了Ba Al_2Si_2O_8-x(MgO-Al_2O_3-SiO_2-B_2O_3)(x=0%,1%,2%,3%,4%,质量分数)微波介质陶瓷。通过密度仪、XRD、网络分析仪等设备研究不同含量Mg O-Al_2O_3-Si O_2-B_2O_3(MBAS)玻璃相对Ba O-Al_2O_3-Si O_2(BAS)系介电材料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AS玻璃相能有效促进六方钡长石转变为单斜钡长石,当x≥2%时,可以得到100%转变的单斜钡长石。随着MBAS玻璃相含量的增多,样品的密度、相对介电常数(ε_r)、品质因数(Q·f)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_f)增大。在x=2%,烧结温度为1410℃时,可获得综合性能相对较好的单斜钡长石,其介电性能:ε_r=6.02,Q·f=35 644 GHz,τ_f=-26.2×10^(-6)℃^(-1)。
韩林材丁士华黄龙宋天秀杨合成
关键词:钡长石相转变介电性能
Ba_(0.98)Bi_(0.02)(Ti_(0.9)Zr_(0.1))_(1-x)Co_xO_3陶瓷的介电性能及弛豫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通过施受主共掺的方式制备Ba0.98Bi0.02(Ti0.9Zr0.1)1-xCoxO3(x=0.005,0.01,0.015,0.02)陶瓷,通过XRD和LCR表征样品的相结构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所掺杂溶度范围内,陶瓷样品未出现第二相;x=0.02时样品仅表现出弥散相变铁电体的特征,晶体中缺陷偶极子以[Bi·Ba-Co'Ti/Zr]为主,晶体中缺陷偶极子的存在形式与介电弛豫程度相关;样品结晶化学特性说明B位离子键价与其介电常数存在反比例关系。
曾卓玮丁士华宋天秀张倩钟祥清
关键词:BA0陶瓷介电弛豫
(1-x)LaAlO_3-xSrTiO_3陶瓷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钙钛矿型(1-x)LaAlO_3-xSrTiO_3介质陶瓷,研究了其烧结特性、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随SrTiO_3含量增加,陶瓷主晶相由三方相变化为正交相,再到立方相;相对介电常数εr、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随SrTiO_3含量增加而增加,介电损耗tanδ与陶瓷相结构转变有关。当x=0.46,且在1 550℃烧结4h,试样晶粒发育良好,结构致密,晶界清晰,可得介电性能εr=35.7,tanδ=3.01×10^(-4),τf=-14.6×10^(-6)/℃。
肖鹏丁士华李常昊张瑶刘杨琼
关键词:烧结特性晶相
A位Y^(3+)替代α-BZN陶瓷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
2013年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1.5-xYxZn0.5)(Zn0.5Nb1.5)O7(BYZN,0≤x≤0.2 mol)陶瓷,借助XRD、SEM和Agilent 4284A测试仪,研究了A位替代对α-BZN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掺杂量x(Y3+)<0.15 mol时,样品相结构中没有出现其他杂相,为单一立方焦绿石相;随掺杂离子的进一步增加,样品中出现少量第二相。陶瓷样品的晶粒尺寸和介电性能随着Y3+掺杂量的增加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低温介电弛豫峰的峰形逐渐宽化;x(Y3+)≤0.15 mol时,1 MHz下弛豫峰峰值温度Tm由-117℃逐渐增加到-108℃。
徐琴丁士华宋天秀张倩
关键词:介电弛豫
La^(3+)掺杂对焦绿石型Bi_2O_3—ZnO-Nb_2O_5陶瓷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Bi1.5LaxZn0.5—x)(Zn0.5+xNb1.5—x)O7(BZNL,x=0.01~0.07mol)焦绿石型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阻抗分析仪(LCR)对样品结构、结晶化学特性与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保持单一的立方焦绿石相;随La3+替代量的增加,陶瓷样品中A位阳离子与8b位O′的平均键长r(O′—A)从0.228 36nm增加到0.228 46nm;键价和AV(O′)[Bi3La]、AV(O′)[Bi2ZnLa]、AV(O′)[Bi2La2]、AV(O′)[BiZn2La]随之减小;48f位氧的坐标ζ从0.028 27nm增加到0.029 03nm;样品的介电弛豫峰值温度Tm向低温方向移动,峰值介电常数εm依次减小,当替代量x=0.07mol时,介电弛豫峰值温度Tm降低到最低温度(—107.4℃),峰值介电常数εm为136.35。样品介电弥散性的增强与八面体结构的转变有关。
张倩丁士华宋天秀曾卓玮钟祥清
关键词:介电弛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