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6B02)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苏胜彦张成锋徐跑朱健石连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新品系
  • 2篇品系
  • 2篇黄河鲤
  • 2篇基因
  • 1篇循环处理
  • 1篇幼鱼
  • 1篇生长率
  • 1篇特定生长率
  • 1篇体重
  • 1篇亲本
  • 1篇亲本筛选
  • 1篇禁食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型
  • 1篇饥饿
  • 1篇分子标记
  • 1篇NPY基因

机构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篇张成锋
  • 2篇苏胜彦
  • 1篇石连玉
  • 1篇罗相忠
  • 1篇李忠
  • 1篇王丹
  • 1篇徐跑
  • 1篇梁宏伟
  • 1篇邹桂伟
  • 1篇朱健
  • 1篇杨镇宇
  • 1篇赵金坤

传媒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富集优势基因型的后备亲本筛选以及相关分子标记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选取黄河鲤新品系亲本和子代共450尾,5对微卫星引物和4个基因区段扩增引物开展基因型检测,并检测它们与体重的关联性以及分析相应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Koi42和4个SNPs位点对体重有显著的影响,获得具有超过富集2个优势基因型的候选亲本共13尾,富集优势分子标记基因型的候选亲本生长性能优势明显。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利用AIC最佳模型筛选到COⅠ626、D-Loop253和Koi42共3个位点,发现Koi42贡献率较大,经Fisher精确性检验,发现其与性别存在关联,其加性效应接近显著水平(P<0.05)。检测的多个上位效应组分中,仅有D-Loop253和Koi42的加性效应间的互作达到显著水平。对遗传方差组分进行剖分发现,加性方差占11.4%,两个位点的加性效应构成的上位效应占到77.5%,因此这3个分子标记对体重的影响主要以上位效应为主,而且是两两加性效应的占比较大,可以推断出D-Loop 253和Koi42两个分子标记的上位效应起主要作用。综上所述结果提示Koi42及与其有互作的D-Loop253可用于黄河鲤新品系的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开展多个分子标记的富集选择。
张成锋苏胜彦朱健石连玉
关键词:基因型体重
鲢神经肽Y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禁食.恢复投喂条件下的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深入研究神经肽Y对鲢摄食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鲢NPY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检测在禁食.恢复投喂条件下,NPY在脑和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鲢NPY基因cDNA全长782 bp,包括5'端非翻译区68 bp,3'端非翻译区423 bp,开放阅读框291 bp,编码96个氨基酸;氨基酸相似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NPY较为保守;NPY在所检测的13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脑垂体中表达量最大;禁食导致NPY mRNA在脑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恢复投喂6h后下降到基本水平,表明NPY鲢摄食有促进作用;在肝脏中,禁食前5天NPY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禁食第7天急剧下降,恢复投喂4h后下降到基本水平;NPY mRNA在脑和肝脏中的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其在肝脏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为探讨NPY鲢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在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镇宇王丹李忠梁宏伟赵金坤罗相忠邹桂伟
关键词:NPY基因禁食基因表达
饥饿循环处理对黄河鲤新品系幼鱼补偿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为探究黄河鲤新品系幼鱼在饥饿-饱食循环状态下的生长补偿特点,选用初始均质量(23.44±3.21)g的黄河鲤幼鱼360尾,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按处理组A组:饥饿5 d(S5)饱食20 d(F20);B组:S7-F28;C组:S15-F60;对照组Con:F75的投喂方案饲养,养殖实验为75 d。研究表明:(1)经过不同时长的饥饿,在恢复饱食投喂阶段,A组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70%,显著高于B组的1.08%、C组的0.87%以及对照组Con的0.60%;(2)在饥饿阶段,3个处理组A、B、C的体长特定生长率(SGR_L)显著低于对照组Con;当恢复投喂后,A组、B组的SGR_L则显著高于C组和对照组Con;(3)在饥饿阶段,A组的肥满度特定生长率(SGR_K)显著低于B组、C组和对照组Con,但在恢复投喂阶段,却显著高于B组、C组和对照组Con。(4)处理组A节省饲料率为8.7%,较另外两个处理组高。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饥饿5 d饱食20 d循环3次的投喂方式能激发幼鱼产生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且饲料投喂量最少。
苏胜彦盘文静张希昭黄才姬张成锋唐丹徐跑
关键词:特定生长率饥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