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351503102000001)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石刚刚陈一村刘道军白雪婷蔡聪艺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聚赖氨酸
  • 3篇聚乙二醇
  • 3篇二醇
  • 2篇学成
  • 2篇正丁醇
  • 2篇小鼠
  • 2篇化学成分
  • 2篇活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载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
  • 1篇蛋白激酶CΕ
  • 1篇碘化N-正丁...
  • 1篇豆素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星形
  • 1篇盐酸

机构

  • 13篇汕头大学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石刚刚
  • 4篇陈一村
  • 4篇刘道军
  • 3篇白雪婷
  • 3篇蔡聪艺
  • 2篇郑付春
  • 2篇徐涵
  • 1篇张艳美
  • 1篇蔡博治
  • 1篇郑锦鸿
  • 1篇杨佩璇
  • 1篇王锦芝
  • 1篇张鲁勉
  • 1篇秦永洁
  • 1篇唐灵芝
  • 1篇盘鹰
  • 1篇张丹丹
  • 1篇牛永东
  • 1篇颜云松
  • 1篇陈伟洲

传媒

  • 7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星形聚赖氨酸的基因载体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合成的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内核、聚赖氨酸(PLL)为外围的星形嵌段共聚物PEI-g-PLL的基因载体性能。方法:将PEI-g-PLL与pDNA复合形成PEI-g-PLL/pDNA复合物,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zeta电位粒径分析仪表征;CCK-8法检测聚合物的HEK293细胞毒性;检测复合物在HEK293转染后Luciferase表达量以评价其转染效率。结果:PEI-g-PLL能复合pDNA形成尺寸约为200 nm的复合物,在HEK293中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和较低的细胞毒性。结论:合成的PEI-g-PLL可用作潜在的基因载体。
张丹丹颜云松刘道军
关键词:基因载体聚赖氨酸
1-阿魏酰基-4-取代苄基哌嗪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清除羟自由基活性被引量:1
2015年
以阿魏酸、哌嗪和取代氯苄为原料,合成了11个结构新颖的1-阿魏酰基-4-取代苄基哌嗪盐酸盐;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结果显示11个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并初步讨论其构效关系。
盘鹰唐灵芝张鲁勉郑锦鸿
关键词:阿魏酸羟自由基构效关系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氯米帕明和4种苯二氮类药物浓度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血浆中氯米帕明和4种苯二氮类药物奥沙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浓度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 XTerraC8RP(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液(50mmol.L-1,pH3.0)和乙腈(73.2:26.8,V/V)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1,柱温45℃;检测波长220nm,血浆经C1固相萃取柱预处理。结果 线性范围分别为:阿普唑仑、氯硝西泮5.0~200.0μg·L^-1地西泮10.0~500.0μg·L^-1氯米帕明20.0~500.0μg·L^-1奥沙西泮7.5~2000μg·L^-1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最低检测限分别为:阿普唑仑1.5μg·L^-1氯硝西泮1.4μg·L^-1地西泮3.0μg·L^-1氯米帕明5.5μg·L^-1奥沙西泮2.2μg·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CV%)分别为2.2%~12.6%、2.1%~13.2%,偏差-10.6%~14.6%,提取回收率81.1%~100.1%。结论 该法可用于临床血浆中氯米帕明和4种苯二氮类药物的同时检测,方法新颖、灵敏、经济,结果准确、可靠。
郑付春石刚刚
关键词:固相萃取法氯米帕明奥沙西泮氯硝西泮高效液相色谱法
黑角珊瑚(海柳)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活性
目的 海柳是粤东海域特有的一种海洋生物——黑角珊瑚,潮汕当地喜欢将其制成烟嘴来减轻吸烟的危害.历代本草都有关于海柳药用价值的记载,而目前对于其所含成分及生物活性了解甚少.本研究拟提取海柳挥发性成分(BCE),并对其生物活...
郑娇娇白雪婷石刚刚
关键词:抗氧化抗菌
蛋白激酶C_ε在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中的调控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取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制作H/R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ε蛋白转位;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上清液中肌钙蛋白(cTnI)浓度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以观察心肌细胞损伤的状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2 h复氧30 min时,PKCε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PKCε由可溶性成分转位至颗粒性成分(P<0.05),延长缺氧时间至4 h,PKCε总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H/R组比较,PKCε亚型特异性抑制剂εV1-2可增加cTnI漏出(P<0.05),但对TNF-α的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PKCε转位可减轻心肌细胞H/R所致的损伤。
王锦芝蔡聪艺张艳美石刚刚
关键词: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蛋白激酶CΕ
朱槿花苞提取物治疗皮肤疖痈溃疡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朱槿花苞提取物对小鼠皮肤疖痈溃疡模型的治疗作用,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昆明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朱槿花苞正丁醇萃取物(Hr BN)组,采用小鼠疖痈模型,观察给药后实验结果。将昆明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Hr BN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小鼠全层切除模型,观察给药后实验结果。通过体外抗菌实验检测朱槿花苞提取物抗菌MIC和抑菌圈。通过碳粒廓清实验测定朱槿花苞提取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廓清作用的影响,计算K和α值。结果 Hr BN对疖痈溃疡修复效果明显,并呈现量效关系。Hr BN、朱槿花苞乙酸乙酯萃取物(Hr BE)及AB-8树脂体积分数0.3乙醇段、0.6乙醇段的抗菌作用明显。Hr BN及朱槿花苞乙醇提物(Hr BA)高剂量能够增加K和α值。结论 Hr BN在动物实验中体现了良好的皮肤疖痈溃疡修复作用,其疗效与抗菌活性和免疫增强作用可能有关。
姜霁洋徐涵白雪婷程訸林艳玲凌震陈一村石刚刚
关键词:正丁醇萃取物碳粒廓清
基于四臂聚乙二醇-刷状聚赖氨酸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蛋白药物载体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合成一系列四臂聚乙二醇(4-arm-PEG)-刷状聚赖氨酸(PLL)星形嵌段共聚物,研究其作为蛋白药物载体的性能。方法:用4-arm-PEG末端氨基引发氨基酸酸酐开环聚合制备目标共聚物(4-arm-PEG-b-(PELG-g-PLL));通过对磷酸缓冲液透析法测定星形嵌段4-arm-PEG-b-(PELG-g-PLL)对模拟蛋白药物胰岛素的装载与释放。结果:成功合成4-armPEG-b-(PELG-g-PLL)系列共聚物,通过静电作用实现对模拟蛋白药物胰岛素有效装载。结论:合成的4-arm-PEG-b-(PELG-g-PLL)可用作潜在的蛋白药物载体。
罗磊刘道军
关键词:聚赖氨酸
海滩牵牛正丁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潮汕地区草药海滩牵牛(IS)正丁醇提取物(BE-IS)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这些成分在体内的抗炎活性。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法对BE-IS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波谱解析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等炎症模型上评价BE-IS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结果:BE-IS分离得到5个单体,分别为东莨菪亭、伞形花内酯、秦皮乙素、橙皮素和姜黄素。与对照组比较,BE-IS单体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首次从海滩牵牛分离得到的5个单体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内抗炎活性,揭示了海滩牵牛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
郑付春陈一村秦永洁蔡聪艺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炎活性香豆素姜黄素
线性聚乙二醇-刷状聚赖氨酸嵌段共聚物胰岛素载体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合成的线性聚乙二醇(PEG)-刷状聚赖氨酸(PLL)嵌段共聚物(PEG-b-(PELG-g-PLL))对胰岛素的装载、释放及共聚物/胰岛素复合物的降血糖性能。方法:将PEG-b-(PELG-g-PLL与胰岛素混合并对PB缓冲液充分透析,测定胰岛素装载量和效率;增加透析外液PB缓冲液浓度透析,测定胰岛素释放动力学;以糖尿病大鼠为模型,用游离胰岛素作对照,检测共聚物/胰岛素复合物的降血糖性能。结果:PEG-b-(PELG-g-PLL)可实现对胰岛素的高效稳定装载和介质盐浓度敏感的缓慢释放;与游离胰岛素比,共聚物/胰岛素复合物具有明显的长效降血糖性能。结论:合成的PEG-b-(PELG-g-PLL)可用作潜在的长效稳定胰岛素载体。
唐湘媛刘道军
关键词:聚乙二醇聚赖氨酸嵌段共聚物
基于聚赖氨酸和聚乙二醇星形嵌段共聚物的基因载体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合成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内核、聚赖氨酸(PLL)为内层、聚乙二醇(PEG)为外围的系列星形三嵌段共聚物(PEI-g-(PLL-b-PEG)),研究其作为基因载体的性能。方法:用超支化PEI表面氨基引发赖氨酸酸酐的开环聚合,再将活化的PEG以不同接枝率修饰得PEI-g-(PLL-b-PEG)。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测定系列共聚物对293T细胞毒性和转染效率。结果:成功合成PEI-g-(PLL-b-PEG)系列共聚物,在共聚物外围接入少量PEG时,不仅可降低细胞毒性,还可有效提高转染效率。结论:PEI-g-(PLL-b-PEG)可用作潜在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余柳枝陆超刘道军
关键词:基因载体聚赖氨酸聚乙二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