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志斌
-

-

- 所属机构:苏州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理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史达清

- 作品数:236被引量:838H指数:1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芳基 低价钛 和晶 晶体结构 低价钛试剂
- 林伟

- 作品数:166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腔长 有机树脂 PTA残渣 飞灰 降解
- 冯贤

-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吲哚 微波辐射 丙二腈 芳基 多组分反应
- 赵应声

- 作品数:34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药物分子 苯酚 Β-内酰胺衍生物 氯乙基 六氟异丙醇
- 胡明华

-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催化 3-D 吡啶 L-脯氨酸 吲哚
- 一类高速固化光敏树脂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 该文采用多元脂肪胺及含多元双键的丙烯酸酯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类可快速固化的超支化光敏树脂.在常用光敏树脂的活性稀释剂TMPTA及TPGDA中,直接加入理论量30mol%的乙二胺(及三乙四胺),在室温(25-30℃)...
- 黄志斌
- 关键词:光敏树脂丙烯酸酯迈克尔加成
- 文献传递
- 利用组分反应合成茚并[2,1-c]吡啶衍生物
- 多组分反应(MCRs)是构建复杂分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其高度的原子经济性、产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性以及在药物研究中先导物的发现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重要应用,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许多多...
- 冯贤张娟娟黄志斌史达清
- 关键词:多组分反应微波辐射
- 超声辐射下2-硫代羰基-2H-噻喃和2-氨基-6-硫代羰基二氢吡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被引量:2
- 2017年
- 探索了一种超声辐射下氢氧化钠催化的芳亚乙基丙二腈与二硫化碳或异硫氰酸酯的反应,方便、快速地合成了2-硫代羰基-2H-噻喃和2-氨基-6-硫代羰基二氢吡啶衍生物.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产物的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红外及质谱进行确定.本报道的方法为合成2-硫代羰基-2H-噻喃和2-氨基-6-硫代羰基二氢吡啶衍生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 林伟郑永祥黄志斌史达清
- 关键词:超声辐射
- 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利用多组分反应,以4‑羟基香豆素、取代苯甲酰甲醛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和微波辐射下,经过三组分反应,一步合成得到了...
- 史达清黄志斌荀展
- 文献传递
- 微波促进下四组分一步构建多杂环类化合物
- 微波化学是在化学领域应用微波技术的一门前沿交叉学科,微波直接作用于化学体系或改变化学反应被称为传统意义上的微波化学.因为微波化学具有常规加热反应不具有的优点,近年来微波促进下的多组分反应(MCRs)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研究...
- 曹成跑黄志斌史达清
- 关键词:微波多组分反应
- 一种2-(2-芳基异吲哚-1-亚基)丙二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芳基异吲哚‑1‑亚基)丙二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邻苯二甲醛、丙二腈以及取代苯胺为原料,以醇、腈、水、二甲亚砜、四氢呋喃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无机碱、有机酸或酸性盐为催化剂(或亦可不使...
- 史达清黄志斌冯贤
- 文献传递
- 功能性有机杂环分子的构建、性质及应用研究
- 纪顺俊史达清黄志斌汪顺义徐小平
- 该项目属于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含有氮、氧、硫等杂原子的有机杂环化合物是十分重要的功能分子,在医药、农药、光电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有机功能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是化学学科中最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有机杂环化合物
- 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利用多组分反应,以4‑羟基香豆素、取代苯甲酰甲醛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和微波辐射下,经过三组分反应,一步合成得到了...
- 史达清黄志斌荀展
- L-脯氨酸催化下异香豆素并[4,3-b]吲哚-5,7-二酮衍生物的合成
- 刘学成汪辉员张娟娟胡明华林伟曹成跑黄志斌史达清
- 关键词:L-脯氨酸催化
- 一种香豆素并[4,3-d]吡唑并[3,4-b]吡啶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豆素并[4,3‑d]吡唑并[3,4‑b]吡啶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利用多组分反应,以取代水杨醛、氰乙酸乙酯和取代5‑氨基吡唑为原料,在溶剂、催化剂催化下经过三组分反应,一步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即...
- 史达清张梦烨徐文韬王宁黄志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