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冠男
-

-

- 所属机构:皖南医学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芜湖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 王小明

- 作品数:80被引量:3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肝移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胆外科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胡明华

- 作品数:44被引量:216H指数:8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门静脉淤血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入路
- 韩猛

- 作品数:9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 研究主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入路 胰腺瘘
- 方小三

- 作品数:27被引量:181H指数:6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股沟
- 蒋亚琦

- 作品数:15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入路 单孔腹腔镜
- 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3月61例行PD患者资料,其中34例行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观察组),27例行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传统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传统组比较,观察组术中胰肠吻合时间明显减少[(14.9±1.6)min vs.(22.6±2.6)min,P<0.05]、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11.76%vs.37.03%,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6.5±4.9)d vs.(19.5±5.4)d,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能有效降低PD后胰瘘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推荐其临床应用。
- 王小明沈正超胡明华韩猛王冠男方小三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吻合术胰腺瘘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的比较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两种不同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对2009年12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实施的37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前入路20例,下后入路17例。标本切除时间:前入路为(205±52)min,下后入路为(156±34)min,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前入路为(360±210)m L,下后入路为(305±175)m L,两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前入路组与下后入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8.9%及33.3%,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下后入路不仅能更早地进行重要步骤的探查,而且能优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
- 王小明孙卫东胡明华王冠男蒋亚琦方小三韩猛
-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入路
- 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51例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51例均行手术治疗,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双侧者行全甲状腺切除,保留背侧部分组织;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cm)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37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2例,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6例。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及甲减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年以上者46例,无死亡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 王冠男陈晓鹏杨来志葛国朝
- 关键词:甲状腺癌分化型外科治疗
- 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的强迫性和攻击性行为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的强迫性和攻击性行为并分析其关联性,为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启动标准的调整提供可能的实验参考。方法:选取24只SD大鼠(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正常组(n=8)、PTSD组(n=9)、强迫症(OCD)组(n=7);另取20只21天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攻击组、工具鼠组。PTSD组、OCD组、攻击组大鼠分别用单次延长应激、喹吡罗、应激源性攻击方法造模,通过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离巢返巢、居住入侵与拒缚反射等试验进行相应模型鉴定和行为观察。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PTSD组在旷场试验中总路程、跨格数、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均减少,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总路程、进入开放臂时间均减少,在离巢返巢试验中运动总路程减少,回家停留时间增加。②在居住入侵试验与拒缚反射评分中,PTSD组、OCD组的评分相近,均高于正常组低于攻击组。③PTSD组、OCD组的强迫性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结论:PTSD大鼠具有明显的强迫性行为与攻击性行为,且两者间可能存在关联性。
- 冯清源张芯悦何梁超方文灿王冠男汪萌芽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攻击性行为司法鉴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修复的促进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抑制坏死性凋亡促进修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可能机理。方法(1)分离、培养和鉴定大鼠BMSCs;(2)构建牛磺胆酸钠(NaT)诱导的SAP大鼠模型,并分成正常组(NC)、假手术组(Sham)、SAP模型组(SAP)、PBS治疗组(PBS)、BMSCs治疗组和Necrostain-1(Nec-1)治疗组,并检测胰腺病理评分和血淀粉酶水平;(3)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各组受损胰腺组织内RIPK1、RIPK3、Caspase-8、MLKL蛋白及mRNA表达,各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B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成骨、软骨、脂肪,并高表达CD44(99.82)、CD73(99.87)、CD90(99.99)、CD105(99.78),低表达CD11b(0.65)、CD19(0.85)、CD34(0.70)和CD45(1.20)。SAP组胰腺病理评分(12.90±1.79)及血淀粉酶水平(1052.41±183.12)mU/ml均高于NC组[评分:0.40±0.52,淀粉酶水平:(236.62±33.21)mU/ml]和Sham组[评分:0.50±0.53,淀粉酶水平:(242.31±27.94)mU/ml](F=200.275,F=143.245,P均<0.001),且SAP组受损胰腺组织内RIPK1、RIPK3、MLKL表达升高、Caspase-8表达降低(F=179.905,P<0.001);BMSCs组和Nec-1治疗组胰腺病理评分及血淀粉酶水平均低于PBS治疗组[评分:7.20±1.23、7.00±1.05比12.60±1.65,F=200.275,P<0.001;淀粉酶水平:(452.21±101.68)mU/ml、(570.18±148.47)mU/ml比(972.77±204.29)mU/ml,F=143.245,P<0.001],同时受损胰腺组织内RIPK1、RIPK3、MLKL表达下调、Caspase-8表达升高(F=179.905,P<0.001)。结论BMSCs可能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活化来修复SAP。
- 钱道海宋国栋张洲马志龙王冠男于文建陈鹏王小明
- 关键词:CD11B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5CD90胰腺组织重症急性胰腺炎
- 由欧洲人权法院裁判再探代孕中的子女最佳利益原则
- 2020年
- 经代孕出生的子女利益之保护,建立在亲子关系经法律途径予以认定的基础之上。在代孕中亲子关系认定这一核心难题上,各国主要依据血缘原则、分娩者为母原则、契约原则及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等四种基本原则进行裁判,但在具体适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尤其是对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基本精神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从欧洲人权法院的相关裁判及见解出发,分析和探讨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准确适用,并期望在其中获得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王冠男
- 关键词:辅助生殖代孕亲子关系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法庭智慧出庭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法庭智慧出庭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法庭智慧出庭系统包括门禁系统、人脸识别系统、身份证读取系统、监控系统、管理系统、云平台系统,通过本发明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法庭智慧出庭系统能够获取旁听...
- 王远芳王新果汪强邵峰王冠男
- 文献传递
- 免T管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0例临床体会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免T管肝左外叶切除加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左外叶胆管结石伴(或不伴)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肝左外叶胆管结石20例的临床资料,合并胆总管结石17例,胆囊结石14例。采用开腹手术方式切除左外叶及胆囊,术中使用胆道镜由左肝断面扩张胆管,探查左右肝管及胆总管,并取出胆总管结石,缝合左肝断面的胆管。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15~210 min,平均(162.5±29.7)min;术中出血量50~350 m L,平均(87.5±86.9)m L;术后住院天数为5~10 d,平均(7.3±1.6)d。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肝脏断面的胆漏,经腹腔冲洗,带管回家。两周后入院复查,拔除引流管,无胆漏发生。结论: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结合胆道镜治疗可明显降低胆道结石的残留率。
- 王冠男王小明胡明华孙卫东蒋亚琦韩猛方小三
-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肝左外叶切除术胆道镜
- 原发性肝癌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构建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收集基线资料,行LH治疗,记录病人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胆漏组与未发生胆漏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检验LH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子,建立胆漏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胆漏风险预测模型对LH术后并发胆漏的预测效能。结果 100例PHC病人LH术后共有11例发生胆漏,有89例未发生胆漏;初步比较胆漏组与未发生胆漏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后,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合并术前胆管炎、术中出血量多是LH术后胆漏发生的风险因子(OR>1,P<0.05);余肝体积高是LH术后胆漏发生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胆漏风险预测模型用于预测LH术后胆漏发生风险的AUC>0.80,有一定预测价值;在原有研究人群的基础上采用Bootstrap法重采样100次,获得内部验证人群,将建立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对内部验证人群病人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提示,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05,拟合无显著差异,拟合满意。结论 PHC病人LH术后并发胆漏受多个风险因子影响,根据多个风险因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预测术后胆漏发生风险有一定效能。
- 方小三王小明韩婷蒋彬王冠男奚士航
- 关键词:胆漏胆管炎出血量
- 右后下入路动脉先行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右后下入路动脉先行的手术路径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接受右后下人路动脉先行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开始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起始处,沿Toldt间隙向头侧游离,于左肾静脉跨越腹主动脉上缘处显露出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自根部至十二指肠上缘完成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和游离。结果17例患者中胰头腺癌5例,腺鳞癌2例,黏液性囊性瘤1例,胆总管下段腺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2例中转开腹,其余15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20±85)min,术中出血量(305±175)ml。术后病理示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清扫淋巴结(15.4±6.5)枚。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胆漏2例,胰漏2例,均保守治疗愈合;腹腔内迟发性出血1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右后下入路动脉先行的手术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王小明孙卫东胡明华王冠男蒋亚琦方小三韩猛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