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世能
-

-

- 所属机构:华西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王浴生

- 作品数:273被引量:97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抗生素 多抗甲素 阴沟杆菌 Β-内酰胺酶 利福定
- 雷军

- 作品数:121被引量:2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药学院
- 研究主题:Β-内酰胺酶 阴沟杆菌 头孢他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头抱菌素
- 易明娟

- 作品数:20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药 临床及实验研究 药效学研究 中医药疗法 药效学
- 谢子清

- 作品数:19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腰痛灵栓 抗炎镇痛 药理 中药 动物试验
- 谭亿民

- 作品数:2被引量:50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 研究主题:藏药 汞 血液生化指标 安全性 毒性作用
- 国产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耐药性研究
- 1991年
- 本文观察了五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对氟哌酸、氟啶酸和甲氟哌酸三种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 FQs)药物的单步耐药频率(FSSRM),结果发现金葡菌、大肠杆菌和阴沟杆菌对FQs的FSSRM较低(<10-9),而克氏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则可达10-8,存在菌种差异性,用亚MIC连续递增式传代培养法获得了大肠杆菌和阴沟杆菌对FQs稳定的、高度耐药株(MIC提高≥128倍),观察到FQS药物之间存在完全交叉耐药现象,且FQs耐药菌多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与头孢氨噻(CTX)和aztr-
- 雷军王浴生黎世能
- 关键词:耐药性研究氟喹诺酮药物阴沟杆菌常见致病菌喹诺酮甲氟哌酸
- 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2280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 1994年
- 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2280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SCANNINGMICROSCOPEOBSERVAVIONONTHEEFFECTOFNORFLOXACINTOTHEMORPHOLOGYoFESCHERICHIACOLI2280雷军,王浴生,黎世能LeiJ...
- 雷军王浴生黎世能
- 关键词:诺氟沙星大肠杆菌扫描电镜
- 耐氨曲南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性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选用4株β-内酰胺酶明显升高的耐氨曲南(最低抑菌进度≥50mg·L-1)阴沟肠杆菌,以紫外分光光度计与超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β-内酰胺酶从水解底物轮廓,酶抑制剂敏感性及等电点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4株耐药菌提取的β-内酰胺酶的性质不尽相同,耐药菌R1029和R855的β-内酰胺酶类似于染色体介导的RiChmond&Svkes分类中Ⅰ型酶:R430的β-内酰胺酶类似于质粒介导的Richmond&Sykes分类中Ⅲ型酶;而R875则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酶,等电聚焦图谱上出现等电点不同的两条色带.由于酶性质的不同.在耐药性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本文对细菌耐氨曲南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黎世能王浴生雷军
- 关键词:内酰胺酶肠杆菌属氨曲南
- AZTREONAM与阴沟杆菌β-内酰胺酶相互作用的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 1990年
- 用超薄层等电聚焦电泳(STL-IEF)研究β-内酰胺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相互作用过程对分析以酶介导的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有重大临床意义。取不同剂量Aztreonam(AZ)和4.0mg/ml耐AZ阴沟杆菌1029β-内酰胺酶于25℃混和孵育不同时间,观察酶活性及等电点(PI)变化情况,当AZ浓度为10-5Mol时,孵育至0.5h,18h及36h。
- 黎世能王浴生雷军
- 关键词:阴沟杆菌AZTREONAM等电聚焦电泳染色体介导紫外法
- 耐Aztreonam阴沟杆菌β-内酰胺酶研究
- 1992年
- 选用4株β-内酰胺酶明显增高的耐Aztreonam(AZ)(MIC≥50μg/ml)阴沟杆菌。采用紫外分光光光度计与超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4株耐菌的β-内酰胺酶从水解底物轮廓、对酶抑制剂敏感性及等电点(PI)三方面进行分析。
- 黎世能王浴生雷军
- 关键词:阴沟杆菌AZTREONAM等电聚焦电泳头抱菌素青霉素类染色体介导
- 新一代β—内酰胺抗生素对阴沟杆菌β—内酰胺酶的诱导分析
- 1992年
- 采用药物梯度平皿法,筛出两株耐Aztreonam(AZ)阴沟杆菌,其中一株β-内酰胺酶明显升高,另一株外膜蛋白改变。分析研究AZ,亚胺硫霉素(IMI),头孢氨噻(CTX)和氧哌嗪青霉素(PIP)对上述两株耐药菌及相应敏感株的β-内酰胺酶诱导情况,结果表明,IMI为强诱酶剂,CTX次之,AZ和PIP较弱;药物对细菌诱酶能力还与细菌外膜通透性,是否发生组成型突变有关。进一步分析诱导产生之β—内酰胺酶的水解底物轮廓,对酶抑制剂敏感性及等电点,发现诱导酶与组成酶,基础酶性质相似,均属Richmond—sykes分类中Ⅰ型酶。时间杀菌曲线表明,1/4MIC的AZ与1/4MIC的1M1联用于对二药均敏感的阴沟杆菌,产生相互拮抗。
- 黎世能王浴生雷军
- 关键词:阴沟杆菌
- 细菌β-内酰胺酶及外膜蛋白改变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1993年
- 本文通过细菌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及外膜蛋白电泳分析,研究了它们在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结果指出:4株耐Aztreonam(Az)菌株,β-内酰胺酶明显升高,活性达349~1235U,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产生耐药(MIC≥25μg/ml),但对四环素、氯霉素、诺氟沙星、链霉素等非β-内酰胺抗生素及Imipenem仍敏感。另一株耐AZ,株,β-内酰胺酶无明显升高,但外膜蛋白变化明显,和相应敏感株比较,分子量为36 K、37K蛋白带缺失,37.5 K蛋白减少,39K蛋白增加,对头孢菌素类、四环类、氯霉素、诺氟沙星耐药,但对链霉素,Imipenem及青霉素仍敏感。
- 黎世能王浴生雷军
- 关键词:细胞Β-内酰胺酶外膜蛋白抗药性
- 氟哌酸对大肠杆菌作用的电镜观察
- 1992年
- 本文于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氟哌酸(norfloxacin,NFX)对营养液中大肠杆菌2280作用的量效关系,发现NFX在亚MIC作用2小时能致菌体变长,但未见明显破损征象。2μg/mlNFX能引起菌体广泛破损,但在较高浓度(128g/ml)下,NFX的致菌体破坏作用反而减弱,即存在“paradoxical effect,PE”。利福定(100μg/ml)
- 雷军王浴生黎世能
- 关键词:量效关系利福定杀菌机理RNA
- 单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Aztreonam耐药机制的探讨
- 1990年
- 本文从酶分子水平和膜屏障两方面研究以阴沟杆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对Aztreonam(AZ)的耐药机制。分析5株用药物梯度平皿法获得的及临床分离的阴沟杆菌耐AZ株(MIC≥50ug/ml),发现除耐药株R8701的β—内酰胺酶未见明显变化外,其它耐药株的β—内酰胺酶活性均明显增加。对这些高产酶耐药株的β—酰胺酶定性分析发现,耐药株R1029,R855
- 黎世能王浴生
- 关键词:耐药机制阴沟杆菌耐药株革兰氏阴性细菌等电聚焦
-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9
- 1993年
- 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培氟沙星对大肠杆菌2280和阴沟杆菌1029的杀菌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呈双相变化,其最强杀菌浓度(MBC)均为1~2μg/ml。三种药物在1/4MIC~MBC范围内抑制细菌DNA合成作用迅速增强,以后逐渐趋于坪值;而RNA合成需在较高浓度(≥0.5μg/ml)时才逐渐受到抑制。此DNA与RNA合成之量-效抑制曲线的交点均在1~2μg/ml之间。利福定(100μg/ml)和氯霉素(25μg/ml)几乎能完全拮抗三种药物的杀菌作用。以上结果提示:氟喹诺酮药物的杀菌作用与其抑制细菌DNA合成有关,且须以RNA和蛋白质不断合成为前提条件;其在较高浓度(>MBC)时杀菌作用逐渐减弱,与它能进行性抑制细菌RNA合成,继之蛋白质合成受阻有关。
- 雷军王浴生黎世能
- 关键词:氟喹诺酮抗菌作用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