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0篇“ TAU蛋白质类“的相关文章
Aβ与Tau蛋白水平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老年谵妄患者血浆Aβ和Tau蛋白水平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96例患者,采用单分子免疫阵列(Simoa)测量血浆中Tau蛋白、Aβ40和Aβ42含量,比较谵妄发病组(32例)、谵妄好转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间生物标志物水平,并分析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对谵妄的诊断价值。结果谵妄发病组的血浆Tau蛋白、Aβ40、Aβ42水平高于对照组(Tau蛋白:P=0.01,Aβ40:P=0.001,Aβ42:P<0.001),谵妄好转组血浆Tau蛋白、Aβ40和Aβ42水平与谵妄发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u蛋白:P=0.256,Aβ40:P=0.834,Aβ42:P=0.913)。ROC分析结果显示,谵妄期间血浆Tau蛋白和Aβ40、Aβ42水平对谵妄均有诊断价值。结论血浆Aβ和Tau蛋白的水平变化有助于早期判断谵妄,同时为研究谵妄的发病机制和谵妄生物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梅可乐赵艳莉葛宁高浪丽岳冀蓉
关键词:谵妄淀粉样蛋白TAU蛋白质类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预防多次七氟烷麻醉致新生小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磷酸化Tau蛋白淋巴系统清除途径
2025年
目的评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预防多次七氟烷麻醉致新生小鼠脑神经毒性的机制与磷酸化Tau蛋白淋巴系统清除途径的关系。方法 C57BL/6孕鼠18只,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种喂养方式, 12只接受常规饲料喂养, 6只接受额外添加鱼油的饲料喂养[从妊娠第2天到分娩后14 d, 每20 g常规饲料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300 mg]。孕鼠分娩后, 取健康新生小鼠, 6日龄, 雌雄不拘, 体质量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取6只常规饲料喂养孕鼠的新生小鼠48只纳入对照组(C组), 取6只常规饲料喂养孕鼠的新生小鼠48只纳入七氟烷麻醉组(S组), 取鱼油饲料喂养孕鼠的新生小鼠48只纳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七氟烷麻醉组(PS组)。子代小鼠出生后前21 d母乳喂养, 之后与母鼠分笼饲养, 自由进食常规饲料。S组和PS组子代小鼠于出生后6、7、8 d吸入3%七氟烷和40%氧气, 每天2 h。C组以相同的流速吸入40%氧气。于出生后33 d时行Y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空间记忆和认知功能, 于出生后35 d时行转棒实验评估小鼠精细运动协调能力。于出生后14和35 d时, 采用小脑枕大池注射荧光示踪剂的方法, 评估淋巴系统的流入功能(荧光示踪剂注射后30 min时渗透面积百分比)和流出功能(荧光示踪剂注射后90 min时残余面积百分比)。于出生后14 d, 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丝氨酸第202位点和苏氨酸第205位点磷酸化Tau蛋白(Tau-PS202/PT205)和总Tau蛋白表达;采集小鼠脑脊液标本, 采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浓度。于出生后35 d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 采用TUNEL法确定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组比较, S组新臂停留时间、新臂运动距离百分比和转棒停留时间减少, 出生后14 d时示踪剂渗透面积百分比减少, 示踪剂残余面积百分比增加, 海马Tau-PS202/PT205表达上调, 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浓�
曹天宇邸立超黄培盈曹珑璐蒋素芳王雪吉李佳琪黄立宁
关键词:七氟烷TAU蛋白质类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进展
2025年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发有效的治疗药物尤为迫切。该文综述了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包括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相关的疾病修正药物以及一些传统药物和新型药物2、3期临床试验的结果等。近年来尽管相关药物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多数新药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未显示出长期临床获益。此外,药物高昂的成本、严重的不良反应等为其的临床推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还需继续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张力翔肖卫忠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淀粉样蛋白TAU蛋白质类
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对大鼠Tau蛋白磷酸化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于2022年1月,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暴露组1、2、3(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暴露时间分别为5、10、15 min),每组8只。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组分包括CO 0.15%、CO 23%、NO 0.1%、O 215%,其余为N 2。暴露结束30 d后,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分布及形态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Tau-5、pSer262、pSer396、pThr181、pThr231蛋白表达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8,P<0.001),并且组别与训练天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2.16,P=0.022)。各组大鼠第2、3、4、5天的逃避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P=0.011),暴露组2、暴露组3穿越平台次数低于对照组,且暴露组3穿越平台次数低于暴露组1(P<0.05)。随暴露时间的增加,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CA1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暴露组Tau-5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er262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2、暴露组3的pSer396、pThr181、pThr23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温压装药爆炸模拟气体暴露可能通过损伤海马神经元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李亮范小琳王鸿卢青马宁高俊宏
关键词:神经元TAU蛋白质类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酸化tau蛋白181与激肽释放酶6的表达及对发病后睡眠障碍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和激肽释放酶6(KLK6)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发病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老年AC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81例)和重度组(37例);患者发病后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将其分为睡眠障碍组(56例)和睡眠良好组(102例);患者血清P-tau-181和KLK6水平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老年ACI患者发病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tau-181和KLK6水平对老年ACI患者发病后睡眠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组ACI患者血清P-tau-181、KLK6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血清P-tau-181、KLK6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与睡眠良好组患者相比较,睡眠障碍组有卒中家族史、有吸烟史以及有饮酒史患者比例及血清P-tau-181、KLK6水平较高(P<0.05)。血清P-tau-181及KLK6水平是影响老年ACI患者发病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P-tau-181、KLK6以及两者联合诊断老年ACI患者发病后发生睡眠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826和0.924,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Z=2.030,P=0.042;Z=2.340,P=0.019)。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中P-tau-181及KLK6高表达可能与其发病后睡眠障碍有重要联系,且两者联合预测老年ACI患者发病后睡眠障碍效能高于单独检测。
金海燕杨晓丽杨余华吴小培
关键词:脑梗死TAU蛋白质类激肽释放酶类
^(18)F-PI-2620 PET脑显像对不同认知障碍患者tau蛋白的辅助诊断价值及认知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讨^(18)F-PI-2620 PET/CT脑显像中SUV比值(SUVR)对不同认知障碍患者大脑内tau蛋白沉积模式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认知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纳入仁济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间67例受试者,包括54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男21例、女33例,年龄(68.6±7.8)岁]、7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男1例、女6例,年龄(63.1±11.2)岁]和6名健康对照(HC)[男4名、女2名,年龄(69.0±5.8)岁]。对所有纳入者行^(18)F-PI-2620 PET/CT检查,以小脑下部为参考脑区,获得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岛叶、全脑以及10个独立感兴趣脑区(杏仁核、眶额叶皮质、扣带回、枕上回、顶上回、顶下缘角回、楔前叶、颞下回、内嗅皮质和海马旁回)SUVR。检查前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学认知量表评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3组受试者SUVR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各脑区SUVR鉴别AD-MCI和AD-NC的最佳界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UVR与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MCI组和HC组的全脑SUVR分别为1.40±0.31、1.08±0.19和1.01±0.12。全脑和不同脑区分割方式获得SUVR的定量分析均可以鉴别AD与HC组、AD与MCI组,组间SU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1.76~10.09,t值:2.98~7.47,均P<0.05),但HC与MCI组间SU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17~1.53,均P>0.05)。ROC曲线分析示以下SUVR界值鉴别诊断较好:AD与HC组,全脑1.18(AUC=0.89)、杏仁核1.13(AUC=0.94)、海马旁回1.26(AUC=0.94);AD与MCI组,全脑1.06(AUC=0.82)、杏仁核1.18(AUC=0.88)、颞下回1.28(AUC=0.88)。全脑及额叶、枕叶、顶叶、颞叶、岛叶的SUVR与MMSE和MoCA评分呈负相关(r值:-0.64~-0.40,均P<0.05)。结论在^(18)F-PI-2620 PET脑显像中,SUVR定量分析可以辅助鉴别AD与HC、AD与MCI;全脑和五大脑叶的SUVR与MMSE和MoCA评分存在负相关。
黄干张焱王成辛玫邵泓达王悦万良荣邱菊徐群刘建军李霞张晨鹏
关键词:TAU蛋白质类吡啶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血清tau蛋白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tau蛋白、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白蛋白商值(QAlb)评估患者血脑屏障损伤,将研究组180例患者分为轻度组83例(QAlb 7.5~10)、中度组54例(1030)。对研究组180例患者展开6个月随访,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119例(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61例(mRS评分3~6分)。检测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分析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与患者血脑屏障损伤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度组、重度组tau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重度组MIP-1α和GFA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血清tau蛋白(r=0.532,P=0.000)、MIP-1α(r=0.487,P=0.001)和GFAP(r=0.571,P=0.000)分别与QAlb呈正相关。血清tau蛋白(r=0.507,P=0.000)、MIP-1α(r=0.425,P=0.004)和GFAP(r=0.533,P=0.000)分别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au蛋白和MIP-1α及GFAP三者联合评估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87~0.897,P=0.000),显著高于三者单一检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与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李永华李萍张洪红王志胜董元
关键词:血脑屏障TAU蛋白质类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补体系统激活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补体系统激活在AD病变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活化的补体可与膜受体结合,调节下游信号发挥作用。抑制补体激活为AD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就有关补体系统激活参与AD病变的机制以及相应的药物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诊断、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观点。
慕静然骆延梁璇徐陶曾俊伟刘晓红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补体系统蛋白质类TAU蛋白质类胶质细胞神经炎症
Braak-tau^(IQ):一种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tau PET图像的量化分解方法
2024年
目的基于tau^(IQ)算法,建立一种基于Braak分期纵向且不涉及β-淀粉样蛋白(Aβ)显像的体素级别量化方法,以实现特异性tau量化。方法该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PET中心的92例受试者[男35例、女57例,年龄(62.9±10.4)岁],其中认知正常(CN)者28名、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20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44例。所有受试者采集^(18)F-florzolotau PET图像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通过Braak分期构建tau纵向数据集,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体素级别拟合得到基准矩阵,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矩阵进行分解,得到特异性沉淀系数Tau_(loa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检验为Tukey法)比较组间Tau_(load)、SUV比值(SUVR)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CN、MCI与AD两两组间的分能力,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au_(load)、SUVR与MMSE评分、CD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N组的Tau_(load)接近于0,并显著低于MCI组与AD组(F=55.03,P<0.001;事后检验均P<0.001),各ROI的SUVR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36.46~55.38,均P<0.001);相较于SUVR,Tau_(load)显示出更大的组间差异。在CN、MCI与AD两两组间的ROC曲线分析中,Tau_(load)的AUC一直保持最高(0.754~1.000)。Tau_(load)及各ROI的SUVR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r_(s)值:-0.698~-0.583,均P<0.05),与CDR评分呈正相关性(r_(s)值:0.648~0.783,均P<0.05),其中Tau_(load)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高。结论相对于传统半定量SUVR方法,Braak-tau^(IQ)算法不需要特定参考脑区也可以实现特异性tau量化性能。
门建炜石蓉王敏张琪鲁佳荧张慧玮赵倩华蒋皆恢左传涛管一晖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质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PI-2620 PET脑显像探究脑膜瘤大小与摄取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18)F-PI-2620PET脑显像中脑膜瘤tau蛋白摄取、与病灶大小和钙化相关性及潜在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行^(18)F-PI-2620PET脑检查的311例受试者,筛查出最终MRI增强诊断为脑膜瘤的患者共8例。对所有纳入者的脑膜瘤病灶,测量其大小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以对侧正常大脑皮层为背景计算本底SUVmax以及病灶与本底的SUVmax比值(T/N),比较SUVmax、T/N值与病灶大小、钙化的相关性。结果8例脑膜瘤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年龄65~78(69.8±4.86)岁。脑膜瘤与本底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组的病灶与本底的摄取比值(T/N)高于本底(P<0.001)。脑膜瘤钙化组和非钙化组的SUVmax及T/N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体积与摄取的T/N值呈强相关关系(R=0.89,P<0.01)。结论脑膜瘤中^(18)F-PI-2620的Tau摄取值与病灶大小相关,但与病灶是否钙化无关。
朱胤琰辛玫张焱王悦万良荣王成黄钢黄钢
关键词:脑膜瘤TAU蛋白质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相关作者

陈晓春
作品数:204被引量:1,643H指数:2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人参皂苷RG1 TAU蛋白 神经元凋亡
张静
作品数:88被引量:284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人参皂苷RB1 幽门螺杆菌 海马神经元 TAU蛋白
王建枝
作品数:236被引量:55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磷酸化 TAU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王彬
作品数:115被引量:411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术后谵妄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患者 老龄大鼠
王明山
作品数:272被引量:1,526H指数:19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电针预处理 电刺激疗法 老龄大鼠 神经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