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 篇“ SYMBIAN操作系统 “的相关文章
解析Symbian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机制 被引量:2 2010年 Symbian操作系统 中,使用TRAP机制捕获系统 异常,控制内存分配过程。清除栈结构可以保证当发生异常产生的情况下,系统 不会出现内存泄露。对自定义类型的两段构造方法,可以修改C++默认的构造规则,保证内存安全。 杨金良关键词:SYMBIAN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 内存泄露 Symbian操作系统 的内存管理分析 2010年 为了解决智能手机的安全性问题,以Symbian操作系统 为对象分析了该操作系统 中内存管理机制。主要研究内存模型如何应用物理内存、内存管理单元及Cache来提供操作系统 和用户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内存服务,以及操作系统 如何实现内存保护和解决内存不足等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Symbian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机制可能的发展方向。 刘絮颖 尹青 舒辉 蒋烈辉 余弦关键词:SYMBIAN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 内存模型 Symbian操作系统 安全机制及病毒生存环境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智能手机的安全是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Symbian操作系统 的安全架构,与计算机病毒在Symbian中的生存环境。Symbian操作系统 采用的可信计算技术,有效地阻断了计算机病毒通常隐蔽启动、主动扩散、隐藏安装的过程,破坏了计算机病毒生存的价值链,使得能够具有自我复制、自我传播的手机病毒难以生存与扩散。 金波关键词:SYMBIAN 可信计算 计算机病毒 Symbian操作系统 安全体系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Symbian OS v9.x引入了新的基于能力的系统 安全模型,以构建一个可信计算平台。为了理解安全模型对应用开发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基于能力的安全模型,首先阐述了为什么进程是可信的基本单元,然后说明如何使进程和能力联系起来,并解释了相互访问的可执行文件的能力应满足一定的关系。数据锁定实现了对重要数据的访问控制,而应用程序签名机制则保证只有合适的应用程序才能安装到手机上。对应用程序签名流程的简化和改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董鑫正 吴秋新关键词:可信计算平台 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 的套接字通信研究 被引量:7 2008年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已经不满足传统的Internet交流方式,应运而生的便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Symbian作为一个独立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提供了GSM、GPRS、TCP/IP、IrDA、蓝牙等协议栈支持。作为无线数据通信的基础协议TCP/IP,Symbian提供了精心设计的Socket通信机制进行封装。本文详细的阐述了Symbian操作系统 的Socket通信原理,并以例子深入浅出的分析了Socket通信程序的实现。 胥袁 刘乃琦 郝玉洁关键词:SYMBIAN 套接字 接入点 通讯协议 Symbian操作系统 下安全移动DRM的研究 2008年 DRM数字版权管理虽然解决了数字内容在网络中的传播控制问题,但由于移动手持设备的便携性,存储在移动设备内数字内容的安全性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文章对Symbian操作系统 下DRM实现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基于硬件的安全机制,设计实现了Symbian系统 下安全移动DRM的解决方案。 杨利明 吴灏 方圆关键词:SYMBIAN操作系统 数字版权管理 基于symbian 操作系统 的智能手机语音拨号用户界面实现 被引量:2 2008年 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 ,在VC++ 6.0编译环境中实现了智能手机的语音拨号软件用户界面.通过对软件的编译以及模拟器仿真,证明了程序设计的正确性.利用蓝牙数据线和红外的方式,将程序下载到手机平台上,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张洪欣 王湘关键词:智能手机 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 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 的短信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 短信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是对新到短信进行过滤,根据用户设置作出相应的处理,以避免垃圾短信的骚扰。本文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提出短信防火墙在基础性的短信过滤功能之外,还应提供以下功能:
1、提供短信加密功能以解决短信的安全... 董鑫正关键词:操作系统 防火墙 用户设置 短信过滤 管理软件 数据库表 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 的虚拟摄像头设计 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分析研究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 、蓝牙技术以及WDM驱动程序模式,提出了一种从Symbian手机采集摄像头视频数据并利用蓝牙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到PC机上,进而通过PC机上虚拟设备驱动实现真正意义的摄像头功能的解决方案。 冯林 刘军 孙焘 吴昊关键词:SYMBIAN 蓝牙 视频捕获 WDM Symbian操作系统 下手机病毒免疫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006年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手机病毒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以及手机病毒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接着分析了手机病毒免疫的方法及其局限性,最后针对一个新发现的手机病毒进行了特例分析,并对手机用户防病毒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磊 刘克胜关键词:手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