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篇“ RNA转染“的相关文章
RNA转染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RNA转染试剂盒,其包括设置在基座顶部的载物台,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固定板和防护壳,所述载物台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试剂管,所述试剂管包括放置在载物台顶部的管筒,所述管筒的顶部卡合连接有管盖,所述载物台的两侧均固...
吴培王蒙张云赵爱兵王姝洁
小鼠膀胱平滑肌原代细胞体外培养及纤维连接蛋白1的小干扰RNA转染对周期、凋亡的影响
2020年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连续传代培养小鼠膀胱平滑肌细胞(BSMCs)的方法并探讨纤维连接蛋白1(FN1)沉默对小鼠BSMCs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取多酶联合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分离获取小鼠原代BSMCs,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进行鉴定;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对其增殖特性进行检测。使用针对FN1的小干扰RNA(FN1-siRNA)转染BSMCs,将体外培养的BSMCs分为空白组(未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和干扰组(转染FN1-siRNA),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3组间以上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从小鼠中获得的BSMCs纯度可达97%,细胞呈典型的"峰-谷"样结构。免疫荧光鉴定可见胞质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表达。FN1-siRNA转染后[G0/G1(68.20±3.82)%、S(17.78±1.48)%、G2/M(14.04±2.04)%]与转染前[G0/G1(49.59±2.38)%、S(28.75±1.94)%、G2/M(21.71±1.93)%]比较,增殖水平降低;与转染前[(3.12±0.65)%]比较,转染后[(17.36±2.62)%]凋亡率升高(F=89.346,P<0.05)。结论体外培养获得的小鼠BSMCs具有较好增殖能力。靶向沉默FN1的表达可诱导BSMCs周期阻滞和凋亡。
李鹏顾朝辉贾占奎杨锦建
关键词:膀胱平滑肌细胞脱噬作用
着丝粒蛋白K小干扰RNA转染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着丝粒蛋白K(CENPK)小干扰RNA(si-CENPK)转染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A549细胞及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采用q-RTPCR法检测CENPK mRNA。取生长状态良好的A549细胞,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转染si-CENPK,阴性对照组转染si-Negative Control,空白对照组不做转染;转染48 h后,收集三组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CENPK mRNA,CCK-8法检测转染后24、48、72、96 h OD值,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48 h细胞间距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48 h穿膜细胞数。结果 A549细胞、HBE细胞中CENPK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 710±0. 153、1. 000,两者比较,P均<0. 05。si-CENPK实验组、si-NC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CENPK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8±0. 06、1. 12±0. 10、1. 000,si-CENPK实验组与其他两组比较,P <0. 05。si-CENPK实验组培养24、48、72、96 h OD值分别为0. 317±0. 003、0. 512±0. 030、0. 711±0. 052、1. 012±0. 090,si-NC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 324±0. 004、0. 602±0. 022、0. 920±0. 043、1. 370±0. 103,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 322±0. 005、0. 610±0. 040、0. 918±0. 054、1. 320±0. 110,si-CENPK实验组与其余两组比较,P均<0. 05。si-CENPK实验组、si-NC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细胞间距离分别为(0. 70±0. 02)、(0. 34±0. 03)、(0. 37±0. 06) cm,si-CENPK实验组、si-NC阴性对照组比较,P <0. 05。si-CENPK实验组、si-NC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穿膜细胞数分别为(89±10)、(163±12)、(168±11)个,si-CENPK实验组与其他两组比较,P均<0. 05。结论 si-CENPK转染能够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叶侠周琳吴杰陶敏
关键词:肺癌细胞侵袭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短发卡RNA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teinase 17,ADAM17)-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设计4个针对ADAM17以重组慢病毒为载体的shRNA序列(ADAM17-hsa-297,ADAM17-hsa-1508,ADAM17-hsa-1658,ADAM17-hsa-1864)及1个阴性对照(LV10-NC),应用qPCR的方法筛选抑制率最佳的ADAM17-shRNA,实验分为3个组,即转染组、无意义序列组和对照组,按常规步骤提取RNA,进行逆转录以及扩增。用qPCR方法检测混合培养后ADAM17mRNA基因的表达,用MMT法测定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无意义序列组和转染组24 h的吸光度值分别是0.270±0.040、0.250±0.035和0.185±0.0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4,P=0.045),对照组与无意义序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意义序列组与转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意义序列组和转染组48 h的吸光度值分别是0.500±0.057、0.494±0.086和0.311±0.0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2,P<0.001),转染组与对照组、无意义序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与无意义序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意义序列组和转染组72 h的吸光度值分别是0.720±0.150、0.713±0.174和0.558±0.0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1,P=0.106)。结论ADAM17-shRNA转染的BMSC可以抑制24 h和48 h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同时72 h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有下降趋势。
李长仔胡宝山吕捷焦桂梅张雪鹏朱红成
关键词:乳腺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DEK基因的小干扰RNA转染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RNA干扰DEK基因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舌鳞癌组织中DEK基因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和CAL-27,将合成的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组)及DEK-siRNA(转染组)转染至细胞,不经特殊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转染48h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DEK对Tca8113和CAL-27细胞增殖、凋亡及DEK、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影响。结果:舌鳞癌组织中DEK基因明显升高,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EK-siRNA转染Tca8113和CAL-27后DEK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凋亡率增加,Bcl-2、PI3K、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抑制DEK基因表达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舌鳞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冯铁军王玉栋潘宣池宇峰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增殖凋亡
苯硼酸修饰的聚乙烯亚胺系统在T细胞小RNA转染的应用
2018年
RNA是T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的重要调控分子,但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T细胞RNA转染系统。基于T细胞表面唾液酸化的特性,该文利用苯硼酸和唾液酸的相互作用,带动苯硼酸修饰的聚乙烯亚胺系统(Polyethylenimine-Phenylboronic Acid,PEI-PBA)介导小RNA的T细胞转染。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实验显示,PEI-PBA转染系统对T细胞无显著细胞毒性和异常增殖。同时,流式检测人源抗CD3/28磁珠激活下的分化抗原3(CD3)阳性T细胞在PEI-PBA转染系统下,小RNA平均摄取率增加到18.43%,而在鼠源T细胞中PEI-PBA介导的小RNA转染并无明显效果。结果显示,PEI-PBA纳米转染系统介导小RNA的递送具有无毒高效的特点。
黎桂妃贡一峰金言金立季黎明
关键词:转染
外源性小分子RNA转染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小分子RNA(dsP21-397)转染对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A-498和Caki-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转染ds Contro(l对照组)和ds P21-397(实验组)至A-498和Caki-1细胞。qRT-PCR分析p21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实验分析p21蛋白及下游靶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验细胞周期的分布。MTS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结果:与ds Control相比,转染ds P21-397后,A-498和Caki-1细胞中p21 m RNA的水平分别升高至2.55倍(P<0.01)和2.18倍(P<0.01);p21蛋白表达上调,下游靶蛋白CDK4和CyclinD1表达下调;位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位于S期、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两种肾癌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ds P21-397组的集落数数量明显较少。结论:dsP21-397能显著激活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生长。
王勇郭永连陈琳李国灏余家俊程薇
关键词:P21肾透明细胞癌增殖
BAG-1基因的小干扰RNA转染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RNA干扰BAG-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以人正常肝癌细胞L02作为对照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AG-1在无转移能力的HepG2、Huh7人肝癌细胞株及转染潜能依次增高的MHCC97L、MHCC97H、HCCLM3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将阴性小干扰RNA(siRNA)和BAG-1-siRNA转染HCCLM3细胞,不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后检测转染效果;分别于转染后的24、48、72 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48 h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生存素(Survivin)、c-Myc的蛋白表达。 结果BAG-1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细胞L02(mRNA表达:PHepG2=0.000;PHuh7=0.000;PMHCC97L=0.000;PMHCC97H=0.000;PHCCLM3=0.000;蛋白表达:PHepG2=0.030;PHuh7=0.001;PMHCC97L=0.000;PMHCC97H=0.000;PHCCLM3=0.000);BAG-1-siRNA转染HCCLM3细胞后BAG-1的蛋白表达(0.097±0.01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489±0.039)(P=0.000);BAG-1-siRNA转染HCCLM3细胞48 h(0.312±0.024)和72 h(0.398±0.036)后细胞的增殖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448±0.032)、(0.673±0.051)(P48 h=0.004;P72 h=0.002);与空白对照组(2.13±0.11)%、(0.512±0.048)、(0.349±0.032)、(0.166±0.015)比较,BAG-1-siRNA组细胞凋亡率[(13.47±1.05)%]显著升高,β-catenin(0.247±0.028)、Survivin(0.153±0.017)、c-Myc(0.089±0.009)蛋白显著下调表达(Pβ-catenin=0.001;PSurvivin=0.001;Pc-Myc=0.002)。 结论抑制BAG-1表达可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肝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高志强汪俊峰陈德华马雪松唐哲
关键词:BAG-1基因肝癌脱噬作用
脂质体转染法与电转染法在丙型肝炎病毒RNA转染人肝癌细胞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比较脂质体转染法与电转染法在丙型肝炎病毒( HCV ) RNA转染人肝癌细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5-CD81并分为A、B组及对照组。 A组采用电转染质粒pHebei(E1E2)/JFH1来源的HCV RNA;B组采用脂质体转染质粒pHebei(E1E2)/JFH1来源的HCV RNA;对照组采用脂质体转染复制缺陷质粒pJFH1/GND转录获得的HCV RN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转染后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三组转染效率,real-time PCR法检测三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HCV RNA,采用TCID50法检测A、B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cc)感染滴度。结果 A组转染使用细胞数为1×106,转染后第2天细胞损伤过半,边缘毛糙;B组转染使用细胞数为2×105,转染后第2天细胞基本无损伤。 A组转染效率为9.98%±0.83%,B组转染效率为2.58%±0.39%,两组转染效率相比,P<0.01;对照组未检出荧光阳性细胞。 A、B组转染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HCV RNA拷贝数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最终稳定于106 copies/mL。 A组转染后21 d、B组转染后31 d方能检测到HCV感染滴度,A、B组收获HCV最高感染滴度均为104 ffu/mL。结论脂质体转染和电转染两种方法均可建立嵌合HCV的人肝癌细胞培养体系,脂质体转染法对细胞的损伤较小,电转染转染效率较高、收获HCVcc的时间较短,但两种方法收获的HCVcc感染滴度无明显差异。
卢莎谭文杰张玲邓瑶陶格斯蔡敏李恋沈晓玲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电穿孔脂质体RNA转染
胰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细胞与胰腺癌-树突融合细胞激发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能力的比较研究
2016年
目的比较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DCMiaPaCa-2融合细胞体外激发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能力的差异。方法自6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培养DC。使用电穿孔法将MiaPaCa-2细胞总RNA转染DC,使用细胞融合方法将胰腺癌MiaPaCa-2细胞抗原负载DC,以未负载抗原的DC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E-MUC/FITC-CD86抗体双标细胞评估融合效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转染各组DC存活率;混合细胞培养法评价各组DC体外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DC体外激发抗原特异性CTL因子释放量。结果采用PEG-DMSO诱导的DC与MiaPaCa-2的融合细胞同时表达DC表型和MUC1分子,CD86与MUC1双阳性表达率为(42.3±7.30)%;融合细胞组DC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转染后96h的存活率降低至62.81%,而MiaPaCa-2总RNA转染组DC细胞存活率稳定在85%左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aPaCa-2总RNA 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指数(DC:T=1:10)为8432±611.25,显著高于DC-MiaPaCa-2融合细胞(DC:T=1:10)5672±107.51(P<0.05);且MiaPaCa-2总RNA转染DC激发特异性CTL分泌IL-12p70、IL-10和IFN-γ细胞水平亦显著异于DC-MiaPaCa-2融合细胞(P<0.05)。结论胰腺癌细胞总RNA转染DC较胰腺癌-树突融合细胞有更强的体外抗原特异性CTL激发能力。
陈江李宏宇王迪许文达郭晓钟
关键词:树突细胞RNA转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相关作者

陈江
作品数:44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树突细胞 树突 RNA转染 细胞诱导 钾离子通道
郭晓钟
作品数:431被引量:1,46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肝硬化 KAI1基因 KAI1
王迪
作品数:63被引量:180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KAI1 基因重排 肝硬化 失代偿期肝硬化 胰腺肿瘤
王健
作品数:32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脐血 光网络 RNA转染 树突状细胞诱导 食管癌细胞
褚晓源
作品数:78被引量:30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CD44V6 肺癌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