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8篇“ RAYLEIGH波“的相关文章
- Rayleigh波入射下波纹钢管廊动力响应研究
- 2025年
- 为研究浅埋波纹钢管廊在Rayleigh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点,在ANSYS软件中建立土-结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分析。推导近似Rayleigh波场后采用基于黏弹性边界的Rayleigh波输入法,模拟Rayleigh波在土体中的传播过程,并通过一个算例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一系列非线性时程分析,重点研究综合管廊在不同的输入激励波作用下的加速度、变形和应力等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廊结构的动力响应与输入激励波的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以管廊结构的竖向对称轴为分界线,靠近Rayleigh波入射点一侧的结构加速度以竖向加速度为主,另一侧以水平加速度为主,但是也可能出现竖向加速度较大的情况;在大震作用下,管廊的变形和峰值应力依旧比较小,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波纹钢管廊的抗震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 翁吉辉李永红
- 关键词:综合管廊钢波纹管RAYLEIGH波非线性时程分析
- Rayleigh波作用下海水-层状海床动力响应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耦合的有限元法-解析法的海水-层状海床地基中Rayleigh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土层动力响应研究不充分。【方法】将上覆沉积层和海水层分离成(二维杆系单元),将下覆半空间表面结点位移和节点力关系与整体刚度矩阵联立,建立波数-相速度(k-c)域内R波弥散特征方程及其二次特征值形式,探究R波的频散特性及不同阶数模态下场地的动力响应。【结果】结果表明,当海水层或上覆沉积层厚度较大时,基阶模态下的R波相速度相对较小,随频率的降低速率也更为明显,但海水层底部水平和竖向位移相对较大;海水动水压力随着频率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并最终衰减至0;同一频率下,高阶模态的位移相对较大。
- 王韫戬章敏王奇琪王栋梁
- 关键词:RAYLEIGH波弥散特性动力响应
- P波质点偏振与Rayleigh波分析法对于地震计方位角的检测
- 2025年
- 以往对于宽频带地震计方位角的研究主要基于P波质点偏振原理,通过计算P波能量在横向分量上的最小值所对应的角度,来获取地震计北南方向与地理北极之间的夹角。此外,也可以利用Rayleigh波椭圆运动特性来估计存在方位偏差台站的地震计方位角。本文基于这2种不同方法对公开的中国地震台网20个台站进行地震计方位角偏差估计,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方位角偏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可以在后期地震计方位角检测时适当加入Rayleigh波分析方法。
- 李晓姝张蒙朱飞鸿刘庚
- 关键词:RAYLEIGH波
- 应用多策略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直流电与Rayleigh波联合反演
- 2025年
- 针对浅地表地质分层问题,文中分析了直流电(DC)法与Rayleigh波(RW)法共同探测并进行数据联合反演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了融合多种优化策略后形成的基于重心反向学习(Centroid Opposition-Based Learning,COBL)和混沌搜索(Chaos Search,CS)的量子行为粒子群(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简称为COBL-CS-QPSO算法)应用于二者的一维联合反演。通过联合反演可以从电阻率数据中提取层厚信息,弥补单独Rayleigh波反演难以精确解析层厚的问题;同时多策略算法的引入使解在搜索过程中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并加强了不确定环境下的随机搜索效率。理论模型实验考虑了无噪声与有噪声以及已知模型层数与未知模型层数的多种情况,并使模型反演在宽泛的搜索区间内进行,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反演效果。随后将该联合反演算法应用于实际数据,结果表明基于COBL-CS-QPSO算法的直流电与Rayleigh波联合反演在无钻孔信息或未知地下详细分层的条件下,能够获得相比于单独方法更为准确的结果。同时与自适应粒子群(APSO)算法的对比也体现了改进算法的反演优势。
- 朱春光管泓清秦天张富翔王强高远
- 关键词:波法直流电法联合反演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混沌搜索
- 一种用于模拟Rayleigh波下单桩水平振动的监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Rayleigh波下单桩水平振动的监测装置;属于土木工程领域的桩基工程研究领域,包括模型箱,在绕过模型箱边缘上部设有钢绞线,左侧通过环扣连接固定端并且保证实验过程不脱离固定端,右侧通过环扣连接一个...
- 曹小林薛连彬周凤玺王智强王彦平
- 周期性堆载体Rayleigh波减振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 2024年
- 为了揭示周期性堆载体Rayleigh波的振动作用波特性,实现对低频表面波的有效衰减,研究了衰减域内的减振机理及效果。首先,构建传输模型,确定了合适的堆载几何尺寸。其次,基于复频散曲线和频域曲线,分析了堆载高度和弹性模量影响下振动波的作用规律及其衰减效果。最后,开展缩尺扫频试验,调取X、Z方向的加速度数据绘制频域曲线,并与复频散曲线做进一步对比分析,研究了各衰减域减振机理。结果表明:扫频试验结果出现了X、Z方向衰减域不一致的现象,不同方向的衰减域恰好与复频散曲线中的衰减域内作用波型一致,X方向会出现一个低频段衰减域,Z方向会在第2衰减域终止频率时出现衰减减弱趋势;进一步说明周期性堆载体可以激发出水平极化共振衰减域和Bragg散射衰减域;而高度是影响伪表面波的重要因素,表现为高度高,容易在第1衰减域内产生伪表面波,高度低,容易在第2衰减域内产生伪表面波;弹性模量是影响高速伪表面波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当其达到混凝土弹性模量单位数量级(10 GPa)时,第3衰减域可能会出现高速伪表面波作用范围,否则,将直接进入SV波和P波耦合作用的凋落波模态。研究结果将进一步启发环境隔振领域利用表面波阻块开展减振工作。
- 易利琴陈晓斌王业顺虞洪金伟涛
- 关键词:RAYLEIGH波特性分析
- Rayleigh波对跨V形河谷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研究Rayleigh波输入对跨越河谷拱桥地震反应的影响,以某跨越V形河谷拱桥为例,开展了Rayleigh波在V形河谷地形中传播时引起的河谷两岸的非一致激励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研究。以SV波输入作为参考,对比了Rayleigh波和SV波作用下的河谷场地地面运动的分布特征、拱脚处地震动输入、桥梁结构内力分布规律和桥梁结构关键部位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SV波,Rayleigh波入射时河谷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分布呈现出入射一侧放大和出射一侧减小的特点,具有显著的非一致特性;在桥梁结构内力反应方面,Rayleigh波入射时的主拱圈的轴力、弯矩和剪力均显著大于SV波入射时的情况,其中轴力和弯矩的最大放大倍数在1.8倍以上,同时2种波入射时桥梁结构的轴力和弯矩在拱圈上的分布规律也有显著区别;在桥梁结构关键部位的地震反应方面,Rayleigh波入射时主要激发绕横桥向转动的振型,而SV波输入时主要激发纵桥向的振型;Rayleigh波输入时高阶振型放大系数最大,考虑到高阶振型频率对应的反应谱值更大,会出现结构反应由高阶振型起控制作用的情况。在地震动输入时考虑Rayleigh波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有显著的影响,在工程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 罗超盛川宛俊舟许春荣郭慧乾王昊
-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跨度拱桥非一致激励
- Rayleigh波作用下非饱和土中单桩水平振动解被引量:1
- 2024年
- 非饱和土在自然环境和工程界中普遍存在,对于Rayleigh波作用下非饱和土中单桩的水平振动响应,目前仍没有较完善和准确的理论计算方法。针对该问题,基于三维连续介质力学,先求解非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得到Rayleigh波弥散特性下土体的自由场振动响应,再利用平面应变模型和动力Winkler模型模拟非饱和土和桩的耦合振动,进而引入桩土边界条件、势函数并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导出桩顶水平位移相互作用因子的表达式,并通过其退化解与已有文献中的解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利用所得解分析了土体的饱和度、泊松比及桩土模量比对桩身水平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土体饱和度增加,相互作用因子逐渐减小,当饱和度大于0.999时整个桩身的水平位移才出现较为明显的减小;相互作用因子随土体泊松比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减幅随激励频率的增加而增大;桩土模量比增加时,相互作用因子减小且减幅逐渐变弱,最终稳定于一常值,同时激励频率的增加会导致到达稳定值所对应的桩土模量比越小。
- 邹新军杨紫健吴文兵
- 关键词:单桩非饱和土RAYLEIGH波
- 基于MC-PML的二维Rayleigh波正演模拟及频散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Rayleigh波正演模拟是认识Rayleigh波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Rayleigh波反演的基础.然而,在浅地表高泊松比地质体的Rayleigh波正演模拟中,应力镜像与二阶速度展开的自由表面处理方法配合传统的C-PML技术会产生严重的数值不稳定问题.为此,本文首先从弹性波动方程出发,基于应力镜像与二阶速度展开法,推导了自由边界条件下应力分量与速度分量的更新公式;然后再借助MC-PML边界条件处理模型左右两边和底部的人工截断边界,以确保自由边界与吸收边界耦合区域的计算稳定;最终采用GPU并行编程架构,实现了基于MC-PML的Rayleigh波正演模拟技术.通过四组典型模型试验及频散分析结果表明:应力镜像与二阶速度展开的自由表面处理方法结合MC-PML技术能够准确刻画Rayleigh波传播规律,MC-PML技术不受自由表面影响,未见数值不稳定,频散能量谱的峰值连线与理论频散曲线的高度一致性进一步证实本文Rayleigh波正演模拟所采用的关键处理技术是正确的.
- 杜兴忠黄金强胡昌荣宋绍飞高国超金宗玮
- 关键词:RAYLEIGH波正演模拟频散
- 基于谱元法的Rayleigh波频散特征计算与模态叠加耦合机理研究
- 2024年
- 为了提升Rayleigh波勘探成层结构力学参数的精细化水平,基于谱元法,构建了弹性层状半无限结构的Rayleigh波频散方程。针对半无限土基和“上软下硬”这2种规则成层结构,运用谱元法与快速矢量传递法对比计算了Rayleigh波多阶模态的频散曲线。结果表明:谱元法与解析法计算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05%以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上硬下软”的典型路面结构、含“软夹层”和含“硬夹层”的复杂成层结构,结合谱元法,推导了表面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分解Rayleigh波各模态相速度对表面位移能量的贡献,建立了一种基于谱元法确定复杂成层结构中Rayleigh波多模态叠加耦合机理的半解析方法,此方法确定的Rayleigh各阶模态叠加耦合频散特征与速度-应力有限差分方法仿真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吻合度,表明基于谱元法计算Rayleigh波频散曲线并以此揭示成层结构中Rayleigh波模态叠加耦合机理是合理、可行的。
- 杨博杨博夏江海龙友明吴忧
- 关键词:谱元法成层结构面波勘探
相关作者
- 刘中宪

- 作品数:231被引量:4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散射 间接边界元法 弹性半空间 沉积盆地 地震波散射
- 梁建文

- 作品数:337被引量:1,557H指数:25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散射 平面SH波 层状半空间 解析解 地震动
- 余大新

- 作品数:56被引量:27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 研究主题:相速度 S波速度结构 面波层析成像 RAYLEIGH波 青藏高原东北缘
- 吴庆举

- 作品数:241被引量:1,486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接收函数 青藏高原 层析成像 地壳 上地幔
- 凡友华

- 作品数:54被引量:2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研究主题:层状介质 频散 频散曲线 RAYLEIGH波 瑞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