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篇“ PAL活性“的相关文章
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对水稻POD、PAL活性及SPAD值的影响
2022年
采用室内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愈创木酚比色法测定POD活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PAL活性,明确不同剂量的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对水稻POD和PAL活性的诱导作用;用叶绿素分析仪对水稻叶片进行活体测量,测定不同剂量的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对水稻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对水稻POD和PAL活性的诱导作用及对水稻SPAD值影响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低剂量的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对诱导水稻POD和PAL活性及对水稻SPAD值影响效果不显著,旱育秧田每平方米使用量250~300g,移栽田每公顷使用量22.5~30kg为诱导水稻POD和PAL活性、提高水稻SPAD值的最佳使用剂量。
徐瑶伦志安宋谨同王振东
关键词:POD活性PAL活性SPAD值
胞外ATP对壳聚糖诱导的ROS和PAL活性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以烟草BY-2悬浮细胞为材料,探讨了胞外ATP对壳聚糖引起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20μg·mL^(-1)壳聚糖处理导致了烟草悬浮细胞细胞内ROS水平逐渐增加;壳聚糖也导致了PAL活性的增加,其活性在15μg·mL^(-1)壳聚糖处理下达到峰值,此后有所降低。10~40μmol·L^(-1)外源ATP处理未引起烟草悬浮细胞内ROS水平和PAL活性的显著变化。细胞外ATP水平则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细胞外ATP对壳聚糖引起的ROS水平和PAL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施加20μmol·L^(-1)ATP可以有效降低壳聚糖诱导的烟草悬浮细胞ROS水平上升,同时外源ATP也明显减缓了壳聚糖所诱导的PAL活性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细胞外ATP水平能够影响壳聚糖引起的ROS水平和PAL活性的变化。
杨德丽王娟娟庞海龙孙坤冯汉青
关键词:壳聚糖胞外ATPROSPAL
不同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明确移植、钾肥、修枝、乙烯四种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以胸径6~8 cm幼龄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修枝强度、乙烯百分数及移植中机械处理方法引起的降香黄檀SOD、POD、CAT、PAL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移植、钾肥、修枝、乙烯四种培育措施均对降香黄檀叶片保护性酶、PAL活性及MDA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四种酶活性在移植各处理中以全冠移>断根>去冠>去冠移>CK为顺序依次升高;与修枝强度、钾肥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随乙烯百分比增加先增大后减小。MDA含量增加与修枝强度和钾肥的用量呈负相关关系,随乙烯百分数增加先降后升,移植试验中以CK>去冠移>去冠>断根>全冠移各处理为顺序依次增加。
王玥琳徐大平杨曾奖刘小金洪舟张宁南
关键词:保护性酶PALMDA
非生物逆境和根腐病处理下非洲菊PAL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揭示非生物胁迫及根腐病病原菌处理下非洲菊PAL活性变化规律。[方法]测定非洲菊不同组织部位及ABA、SA、PEG、低温、高盐处理的叶片及根腐病病原菌隐地疫霉处理的根系PAL活性。[结果]非洲菊叶片中PAL活性最高,其次是叶柄,根最低;SA和隐地疫霉处理能够显著诱导PAL活性升高;低温处理早期(4 h)PAL活性显著降低,之后高于对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EG、高盐和ABA处理对PAL活性无显著影响。[结论] PAL在非洲菊根腐病应答过程和SA诱导的抗逆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郝向阳孙雪丽刘范田娜项蕾蕾刘彦英赖钟雄王天池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非洲菊根腐病
3种不同类型口器的昆虫取食对菜豆叶片PPO和P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为研究不同口器昆虫取食对菜豆植株系统防御的影响,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咀嚼取食、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刺吸取食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锉吸取食分别处理菜豆中部叶片6、24、48、72和96 h后,测定菜豆受处理的中部叶片及未处理的上部及下部位叶片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结果表明:危害方式、处理时间和叶片部位对菜豆叶片PPO和PAL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三者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危害方式诱导后中部处理叶片的PPO活性均是在6 h明显升高(P<0.05),但随时间的延长PPO活性在不同处理下变化不同;中部叶片PAL活性在机械损伤处理48 h后才被显著激活,而斜纹夜蛾、二斑叶螨和西花蓟马取食后,PAL活性分别在6、6和24 h明显升高,且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2.66、1.75和2.79倍;处理菜豆的上部和下部未受害叶片的PPO和PAL活性对虫害的响应明显比机械损伤迅速;二斑叶螨取食后PAL活性响应最快,上部和下部叶片均在6 h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2.72和5.07倍。以上结果说明,害虫取食能引起菜豆植株产生系统防御反应,并且防御的时空效应与害虫的为害方式有关。
岳文波郅军锐张涛叶茂侯晓琳
关键词:防御酶菜豆
外源ALA对葡萄果实品质及P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以露地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克瑞森无核和红地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LA处理能明显提高葡萄果皮花青素含量及糖酸比幅度,以100 mg/L ALA处理表现最好,且葡萄果实中花青素含量与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果皮内PAL活性密切相关。果皮中花青素含量与合成相关PAL活性、总糖的含量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与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ALA处理能有效改善葡萄果实品质及促进葡萄果实着色。
张梦燕孙军利赵宝龙刘晶晶张帅李格
关键词:葡萄花青苷PAL活性
不同保鲜处理对雷竹笋P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以雷竹笋为材料,测定不同处理方式对雷竹笋PAL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1%,1.5%,2%)壳聚糖涂膜、不同浓度(50,100 mg·L-1)赤霉素、不同温度(5,0℃和常温)和不同剂量(4,8,12 k Gy)辐照进行处理,然后测量雷竹笋PAL活性。结果表明:4组处理中分别以1.5%壳聚糖涂膜、100 mg·L-1赤霉素、0℃和8 k Gy辐照处理对PAL活性的抑制效果较好。在雷竹笋保鲜中对其分别以1.5%壳聚糖涂膜、100 mg·L-1赤霉素、0℃和8 k Gy辐照进行处理可抑制雷竹笋PAL活性,延缓雷竹笋老化,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张规富李群
关键词:雷竹笋壳聚糖涂膜赤霉素PAL
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SOD、POD和P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以4个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后,番茄幼苗叶片中SOD、POD和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番茄品种干旱胁迫处理后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SOD活性显著增加,于48 h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整个过程中处理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D活性迅速增加,于24 h达到最大,其中雅致的增幅最大,处理组为对照组的4.13倍,随后活性快速下降,于48 h达到一个低值后,活性又有所回升,整个过程中处理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雅致、Moneymaker处理组PAL活性先升后降,而菜都五号和超级908处理组PAL活性呈缓慢上升,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由SOD、POD和PAL活性分别得到的4个番茄品种的胁迫系数高低顺序一致,由高到低依次是雅致、Moneymaker、菜都五号、超级908,说明雅致响应积极,具有相对较强的清除活性氧和修复损伤、适应胁迫环境的能力。
裴冬丽张红岩张贺陈瑞李成伟
关键词:干旱胁迫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
采后UV-B对葡萄果实中多酚及P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不同剂量UV-B对葡萄果实中多酚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为人为调控葡萄果实乃至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葡萄果实进行UV-B照射0 min(对照)、15 min、30 min、45 min、60 min、120 min,并随机取样测定果实中总酚、黄烷醇类多酚及PAL活性,结果表明:采后UV-B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诱导采后葡萄果实多酚类物质积累。
李昌亨贾杨超张伟贾璐婷纪薇高美英温鹏飞
关键词:PAL
光质对大豆芽苗菜生长和大豆异黄酮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黑暗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大豆芽苗菜品种菜豆6号和苏鲜豆21的生长、大豆异黄酮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光有利于大豆芽苗菜鲜重的增加;随着光质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大豆芽苗菜子叶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或持续降低的趋势,而下胚轴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则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培养至第6天时,下胚轴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子叶中的含量;与黑暗培养相比,光照处理显著提高了下胚轴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其中UV-B的作用效果最显著,且下胚轴中PAL活性在UV-B下显著提高。
张晓燕鲁燕舞魏圣军崔瑾
关键词:光质大豆异黄酮PAL活性

相关作者

李永镐
作品数:25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TMV 抗性 PAL活性 大豆 菜豆
刘太国
作品数:217被引量:77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条锈菌 小麦矮腥黑粉菌 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
崔瑾
作品数:123被引量:1,392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芽苗菜 光质 LED 大豆 营养品质
郭修武
作品数:195被引量:1,600H指数:21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葡萄 杂交后代 树莓 根系分泌物 性状遗传
张笑宇
作品数:103被引量:386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铃薯 燕麦 荞麦 菌种保藏 黑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