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3篇“ NK/T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章
NK/T细胞淋巴瘤
<正>NK/T细胞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的2%-10%,其发病与EBV感染有关。为一种少见的淋巴瘤。该病早期表现不典型。病程进展快,生存期短,预后较差。其病理表现独特,具有以血管为中心的多形性淋巴细胞浸润,细胞浸润破坏血...
乔建军方红
关键词:细胞淋巴瘤
NK/T细胞淋巴瘤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了解和认识NK /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特点。方法 选用NK细胞特异性抗体CD 5 6、T细胞特异性抗体CD3ε ,对 117例T细胞淋巴瘤进行标记。结果  117例T细胞淋巴瘤中 2 6例CD5 6( +)、CD3ε( +) ,阳性表达率为2 2 .2 % ;2 6例中结外淋巴瘤 16例 ( 61.5 % ) ,其中 15例位于鼻部 ;淋巴结内 10例 ( 38.5 % ) ;2 6例中 18例 ( 69.2 % )表现为细胞的多形性特点 ,12例 ( 46.2 % )有凝固性坏死。结论 NK /T细胞淋巴瘤免疫学特点是CD 5 6与CD3ε共同表达。NK /T细胞淋巴瘤多发生在结外 ,以发生于鼻部者为多 ,少数发生在结内 ,肿细胞的多形性和肿组织的凝固性坏死是主要的病理学特点。
郭瑞珍李百周何妙侠唐文台刘华庆
关键词:NK/T细胞临床病理免疫表型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
NK/T细胞淋巴瘤被引量:6
2000年
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近认识的恶淋新类型 ,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与临床病理特点 ,EB病毒对其发病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类型的淋巴瘤恶性程度很高 ,进展快 ,治疗效果差。明确这一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将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大有裨益。
李百周郭瑞珍
关键词:天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病理学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例
2025年
患者男,70岁,左侧面部红斑9个月余,溃疡半个月。患者9个月前因左侧颧颊部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多次至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治疗效果不佳,上述皮疹面积逐渐增大,入院前半个月红斑中央出现破溃。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和皮下组织见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浸润,肿细胞以血管为中心弥漫浸润,破坏血管壁,侵犯周围组织,肿细胞胞体大,异型性明显,可见核仁,染色质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3/4/8/20/30/56/68(+),TIA(+),GrB(+),BCL2(散在+),EBER(+),Ki67(约20+)。诊断: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予以CHOP方案治疗,皮疹较前明显好转。
游淑琼姜福琼王媛吴倩
关键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基于随机生存森林算法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5年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 T-cell lymphoma,NKTL)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RSF)算法,构建预测NKTL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收集2000-2020年的NKTL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划分为训练队列(n=471)和验证队列(n=203)。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OS的预后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同时,使用RSF算法确定影响患者OS的预后因素,并构建RSF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通过2种模型计算每位患者的风险得分,根据风险得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绘制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Ann Arbor分期、年龄、放疗、联合治疗和疾病类型是与生存显著相关的预后变量。在验证队列中,列线图模型的1、3和5年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45、0.771和0.748,而RSF模型的AUC为0.764、0.792和0.761。ROC曲线显示2种模型在预测OS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区分性。校准曲线显示2种模型预测的生存与实际生存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模型均能有效地将患者分为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并且预后差组患者的OS显著低于预后好组(P<0.0001)。决策曲线显示RSF模型的净获益优于列线图模型。与列线图模型相比,RSF模型的NRI为0.184(95%CI:0.098~0.267,P<0.01),IDI为0.300(95%CI:0.241~0.359,P<0.01),RSF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列线图模型。结论Ann Arbor分期、年龄、放疗、联合治疗和疾病类型是NKT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据此建立的RSF模型对NKTL患者预后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
黄侦伍亚舟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列线图
用于区分鼻咽癌和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分鼻咽癌和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EB病毒BILF2基因片段中137999bp、138017bp、138035bp、138059bp、138073bp、1380...
贾卫华郑小辉唐曹丽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0(32-80)岁。起病时均以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为首发临床症状,表现为皮疹、溃疡性肿块、皮肤痛性结节、浸润性斑疹等,皮损累及部位多为四肢及躯干,也可单独出现于下肢。5例初诊时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LH),8例存在B症状。所有患者诊断时临床分期晚(Lugano分期Ⅳ期),危险分层为高危(PINK-E评分≥3分)。病损皮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56、EBER阳性率均为100%,中位Ki-67指数75%(50%-80%)。血浆EBV-DNA检测均为阳性(≥5×10^(2) copies/ml)。诱导化疗方案多为含培门冬酶或左旋门冬酰胺酶的联合化疗(MESA、p-Gemox、SMILE)或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或选择HLH的方案(HLH-04方案、L-DEP)治疗。中位随访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为4.5(0.5-27)个月,随访期内未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的8例患者全部死亡,死因多为疾病快速进展。3例患者接受了ASCT治疗,1例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死亡,2例存活。接受ASCT的3例患者OS分别为21、27和19个月,PFS分别为11、20和13个月。移植后不定期监测血浆EBV-DNA拷贝数,EBV的载量与病情的变化呈现一致性。结论: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ENKTL患者早期临床症状更不典型,早期诊断尤为困难,疾病进展迅速,预后很差,最佳治疗策略仍无统一标准。大剂量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后尽快行ASCT可使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程平李义毛霞王秋香王兰兰关军周英程辉
关键词: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皮肤损害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sal-type NK/T cell lymphoma,ENKTCL)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侵犯病例的临床特征、诊疗策略及生存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23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8例发生CNS侵犯的ENKTC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随访调查,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后缓解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8例出现CNS侵犯的ENKT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33~61岁),其中72.2%(13/18)为男性。从诊断ENKTCL到出现CNS侵犯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1~24个月),6例患者在初诊时已伴有CNS侵犯,其余12例在疾病进展时出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15例患者可见明显CNS病灶;16例患者接受脑脊液检查,其中13例出现脑脊液异常;另有2例患者房水检测可见淋巴瘤细胞,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可见淋巴瘤受累典型表现。治疗结局方面,16例患者接受了以大剂量甲氨蝶呤和培门冬酶为基础的化疗,2例达到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病情进展。诊断CNS侵犯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4个月(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5个月。结论ENKTCL CNS侵犯非常罕见,具有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脑脊液及房水检查进行综合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CNS病灶,从而实施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曾立洁王亮杨磊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PD-1抗体联合放化疗在早期高危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联合放化疗在早期高危(Nomogram改良风险指数≥1分)鼻型结外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2期临床研究,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例初治Ⅰ/Ⅱ期鼻型ENKT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3个周期PD-1抗体+P-Gemox(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诱导免疫化疗及3个周期PD-1抗体同期免疫放疗,每个周期14 d。观察3个周期诱导免疫化疗后及同期免疫放疗结束后的完全缓解(CR)率、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血浆中EB病毒DNA拷贝数。结果3个周期诱导免疫化疗后,CR率为35.0%(7/20),ORR为90.0%(18/20),同期免疫放疗结束后,CR率为95.0%(19/20),ORR为100.0%(20/20)。不良反应多为1/2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1/2级甲状腺功能减退9例(45.0%),1级毛细血管增生4例(20.0%),2级输液反应1例(5.0%),无免疫性心肌炎发生。7例EB病毒DNA阳性经3个周期诱导免疫化疗后均转阴。结论PD-1抗体在放疗联合P-Gemox治疗早期高危ENKTCL,近期缓解率高,对治疗耐受性好。
宋丹丹田川刘秋琳吴涛
关键词:放化疗
鼻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淮海淋巴瘤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鼻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21年4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10家医疗中心确诊的138例鼻外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受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培门冬酶方案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138例鼻外NKTCL患者,中位年龄46岁,男女比例约2∶1。胃肠受累39例,口咽受累患者32例,皮肤受累患者17例,淋巴结受累11例,眼眶受累11例,其他部位受累28例。皮肤受累患者较口咽受累患者伴有更高比例的晚期疾病和更低比例的CD56阳性率。胃肠受累患者中使用培门冬酶治疗方案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未使用的患者(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肌酐是皮肤受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27,95%CI:1.001-1.054,P=0.040),ECOG PS评分和EBV DNA是胃肠受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2.635,95%CI:1.096-6.338,P=0.030;HR=4.772,95%CI:1.092-20.854,P=0.038),ECOG PS评分和CA分期是口咽受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3.875,95%CI:2.517-76.496,P=0.002;HR=20.261,95%CI:2.466-166.470,P=0.005)。结论:受累部位不同的鼻外NKT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不同,需要进一步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
单慧蓉张庆王玲史玉叶苗雨青朱太岗叶静静张旭东王亮沈子园桑威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鼻外

相关作者

张明智
作品数:330被引量:1,242H指数:1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预后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夏枯草 NK/T细胞淋巴瘤
黄慧强
作品数:233被引量:1,43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 预后 NK/T细胞淋巴瘤 化学疗法
张旭东
作品数:89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淋巴瘤 NK/T细胞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苏祖兰
作品数:88被引量:37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周小鸽
作品数:310被引量:1,788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EB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