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72篇“ NF-ΚB活性“的相关文章
- FHV-1 UL47蛋白抑制TNF-α激活的NF-κB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 1,FHV-1)能够引起猫科动物病毒性支气管炎,且往往呈现终身潜伏感染,其基因组编码约74种蛋白,其中一些蛋白与病毒对抗宿主的抗病毒免疫、病毒致病性有关。核...
- 祝萌
- 关键词:NF-ΚB天然免疫
- 贝前列素钠结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LAP、PCX及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究贝前列素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足细胞标记蛋白(PCX)、核因子κB(NF-κB)活性情况。方法88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应用贝前列素钠口服联合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LAP、PCX、NF-κ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排泄率(UAER)]、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AP(9.42±2.10)U/L、PCX(1.59±0.38)mg/ml、NF-κB(233.03±48.70)pg/ml、Scr(64.98±9.25)μmol/L、BUN(4.06±1.30)mmol/L、UAER(57.06±7.87)μg/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1.02±2.67)U/L、(2.67±0.49)mg/ml、(301.76±41.08)pg/ml、(81.16±9.78)μmol/L、(4.78±1.21)mmol/L、(81.00±9.63)μ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26.85±4.79)ng/L、IL-6(15.12±3.27)ng/L、hs-CRP(3.59±1.02)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9.40±5.20)ng/L、(17.49±3.48)ng/L、(4.33±1.00)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肾功能损伤。
- 吕秀娟陈新王艳逄琳曹清红
- 关键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
- 电针抑制NF-κB活性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海马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水平及海马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FS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从SD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空白组,36只采用多因素复合应激刺激法建立CFS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剂组、电针组,每组12只。造模后,电针组电针"百会"、情感Ⅰ区、感觉区(双侧),每日1次,30 min/次,共15 d。抑制剂组采用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100 mg·kg^(-1)·d^(-1)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15 d。以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一般情况评分明显升高(P<0.01),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组织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和电针组一般情况评分明显降低(P<0.01),水迷宫实验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NF-κB p65表达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结构疏松,凋亡小体和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和电针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较规整,结构较紧密,细胞形态有一定的改善,凋亡小体和炎性细胞数量减少。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减轻海马组织炎性浸润,从而缓解CFS大鼠疲劳状态,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 冯楚文屈媛媛孙忠人王玉琳张莑王庆勇林婉娟张琳杨添淞
- 关键词:电针核转录因子ΚB慢性疲劳综合征
-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颅脑手术治疗并且术中有输血的老年患者98例,根据术中输血血液来源不同将患者分为自体组(49例)及异体组(4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标志物、炎症反应指标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的变化,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w,两组P65 mRNA表达及P65光密度值均显著升高,但自体组显著低于异体组(P<0.01);两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IL)-6、IL-1β均显著升高,但自体组显著低于异体组(P<0.01);两组乳酸生成量、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脑氧耗显著降低,自体组显著低于异体组(P<0.01);两组脑氧摄取率均显著降低,但自体组显著高于异体组(P<0.01);两组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均略高于术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异体组(χ2=4.35,P=0.04)。结论颅脑手术术中行自体血液回输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但相较于异体输血回输,自体血液回输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脑氧合代谢指标,降低术后炎性反应,可进一步降低输血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
- 吴然杨堃叶富跃
- 关键词:颅脑手术凝血功能
- 贝前列素钠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LAP、PCX及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究贝前列素钠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及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DN患者118例,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均接受降糖、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贝前列素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 w。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对比两组肾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NF-κB p50、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4 w,研究组NF-κB p50、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PCX、L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β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MDA)则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降低老年DN患者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疗效显著,其机制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及炎性因子释放有关。
- 苏佩琼赵汉儒张翠兰蓝燕陈雪丽
- 关键词:前列地尔糖尿病肾病
- 健脾化瘀解毒法调节NF--κB活性抑制胃“炎--癌”转化细胞迁移机制研究
- 根据Correa假说,胃癌发生的病理演变过程中由“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最终进展为胃腺癌,以上三个阶段癌变风险较高,因而被统称为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
- 李思怡
- 关键词:核因子-ΚB抗癌作用
- 文献传递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和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5 mg/kg,舒芬太尼1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诱导,麻醉诱导后D组给予初始剂量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给药时间>10 min),继之以0.4μg·kg-1·h-1的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同样的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0)、CPB开始后30 min(T1)、CPB停止后30 min(T2)、CPB停止后4 h(T3)和CPB停止后24 h(T4)采集桡动脉血样,分离中性粒细胞和血浆,检测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2组患儿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在T1~4均较T0时升高(P<0.05),D组在T1~4各时间点均低于C组,2组在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的表达从T0到T2逐渐降低,T3、T4时升高,但均较T0时降低,D组在T1~4各时间点均高于C组,2组在组间、时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凋亡率与NF-κB活性呈负相关(C组:r=-0.606,P<0.05;D组:r=-0.691,P<0.05)。结论NF-κB活性的抑制参与了右美托咪定减轻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抑制的过程。
- 郭琼梅刘秀叶王莉周晓辉魏砚砚毛瑞芬
- 关键词:体外循环NF-ΚB
- 醛固酮对豚鼠耳蜗ENaC调控作用与NF-κB活性相关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在醛固酮调控豚鼠耳蜗上皮钠通道(ENaC)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42只花色豚鼠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醛固酮组(Ald组)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NF-κB活化拮抗剂)组。对照组腹腔注射50uL生理盐水,Ald组腹腔注射0.1mg/kg醛固酮,PDTC组腹腔注射100mg/kg PDTC 1h后腹腔注射0.1mg/kg醛固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各组豚鼠耳蜗组织中αENaC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豚鼠耳蜗组织中αENa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ld组α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PDTC组与对照组表达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TC组αENa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醛固酮对耳蜗αENaC的早期调控作用与NF-κB活性相关,醛固酮引起膜迷路积水也可能与NF-κB活性相关。
- 黄巧廖行伟翟思佳刘宇超尹时华
- 关键词:醛固酮NF-ΚB
- 一种调控细胞内NF-κB活性的基因表达载体及其调控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细胞内NF‑κB活性的基因表达载体及其调控方法和应用,该载体包含两个序列元件,调控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序列和启动子下游miRNA编码序列;所述启动子序列由一段NF‑κB诱骗子序列和最小启动子序列组成;所述...
- 王进科汤缓缓
- 文献传递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与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与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低剂量瑞舒伐他汀片10mg/次,1次/d,观察组口服高剂量瑞舒伐他汀片20mg/次,1次/d,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6月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患者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浓度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包括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LDL-C水平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L浓度比较差异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HDL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等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F-κB比较差异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NF-κB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较低剂量瑞舒伐他汀更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脂质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并降低NF-κB水平。
- 符标张耿占达良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冠心病糖尿病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