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30篇“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BMC中CSF2RB mRNA和GZMA mRNA表达水平与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CSF2RB)和颗粒酶A(GZMA)的mRNA表达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1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心室重构进一步分为非重构组(n=105)与重构组(n=56);以同期该院收治的未发生心肌梗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BMC的CSF2RB mRNA,GZMA mRNA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参数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CSF2RB mRNA,GZMA mRNA水平与心脏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CSF2RB mRNA(1.15±0.28 vs 1.80±0.37),GZMA mRNA(0.85±0.16 vs 1.15±0.26)表达及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002~-4.854,均P<0.05)。随访截止2024年8月,161例行PCI术AMI患者中56例发生心室重构;AMI患者中重构组CSF2RB mRNA(1.85±0.31),GZMA mRNA(1.27±0.2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重构组(1.71±0.34,1.1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4,3.057,均P<0.001)。术后AMI患者中重构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室间隔厚度(IVST)均高于非重构组(t=11.247~26.008),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重构组(t=-15.2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CSF2RB mRNA,GZMA mRNA水平与LAD,LVEDD,LVPWTd,IVST呈正相关(r_(CSF2RB mRNA)=0.657~0.754,r_(GZMA mRNA)=0.512~0.745,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84,-0.754,均P<0.05)。重构组与非重构组在Cys C和Hcy在使用醛固醇受体拮抗剂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95,20.710,30.90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F2RB mRNA>1.79,GZMA mRNA>1.18,Hcy>20.15μmol/L,未使用醛固醇受体拮抗剂是AMI患者发生
郝翠君王蕊洪洋李晓颖韩少洁李方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室重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VCAN mRNA和CCND1 mRNA表达水平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多功能蛋白聚糖(VCAN)、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宿州市立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1例初次诊断MM患者(MM组)和10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将MM患者分为Ⅰ期组(n=46)、Ⅱ期组(n=41)和Ⅲ期组(n=34)。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VCAN mRNA,CCND1 mRNA表达水平,出院后随访24个月,统计MM患者生存情况。比较不同ISS分期MM患者外周血VCAN mRNA,CCND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MM生存曲线,建立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影响MM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MM组外周血VCAN mRNA(2.69±0.63),CCND1 mRNA(3.29±0.6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32±0.46,1.53±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659,25.473,均P<0.05)。Ⅲ期组外周血VCAN mRNA(3.05±0.31),CCND1 mRNA(3.75±0.21)表达水平高于Ⅱ期组(2.76±0.31,3.29±0.36),Ⅰ期组(2.36±0.25,2.95±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26~16.831,均P<0.05)。随访期间失访1例,死亡36例,存活84例。VCAN mRNA(57.63%),CCND1 mRNA(56.67%)高表达MM患者总生存率低于VCAN mRNA(81.63%),CCND1 mRNA(83.33%)低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27,10.820,均P<0.05)。死亡组年龄大于生存组(t=3.020),ISSⅢ期、骨髓浆细胞比例≥60%,染色体核型1q21+比例、外周血VCAN mRNA,CCND1 mRNA表达均高于生存组(t/χ^(2)=5.988~8.5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分析,ISSⅢ期、高表达VCAN mRNA,高表达CCND1 mRNA是MM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Wald χ^(2)=10.672,5.682,5.969,均P<0.05)。结论MM患者外周血中VCAN mRNA,CCND1 mRNA表达显著增高,且与高临床分期和不良预后有关。
李洁茹李婉徐晓坤马圣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周期蛋白D1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组织中BRD9 mRNA和HNRNPA2B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中溴结构域蛋白9(BRD9)、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02例MM患者为MM组,以60例经骨髓穿刺明确无骨髓功能异常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骨髓组织BRD9 mRNA,HNRNPA2B1 mRNA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BRD9 mRNA与HNRNPA2B1 mRNA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BRD9 mRNA,HNRNPA2B1 mRNA表达与MM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MM组骨髓组织BRD9 mRNA(3.14±0.66),HNRNPA2B1 mRNA(2.93±0.57)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0.84±0.22,0.92±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124,24.567,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MM组骨髓组织中BRD9 mRNA与HNRNPA2B1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61,P<0.001)。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SS)分期Ⅲ期MM组骨髓组织中BRD9 mRNA(3.90±0.69),HNRNPA2B1 mRNA(4.13±0.64)的相对表达量高于ISS分期Ⅰ,Ⅱ期(2.70±0.60,3.15±0.65;2.23±0.51,2.95±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99,4.272;13.255,7.551,均P<0.05)。BRD9 mRNA高表达和低表达组三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00%(30/50),82.69%(43/52),HNRNPA2B1 mRNA高表达和低表达组三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14%(28/49),84.91%(45/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7.572,9.686,P=0.006,0.002)。ISS分期Ⅲ期、BRD9 mRNA高表达、HNRNPA2B1 mRNA高表达是影响MM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MM骨髓组织中BRD9,HNRNPA2B1表达升高,两者均是影响MM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袁瑞丽孟昊刘妮柳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miR-20a、NOD2 mRNA表达水平及其预后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20a、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OD2)mRNA表达水平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78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6个月标准化抗结核治疗后进行预后评估,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36)及预后不良组(n=42)。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R-20a、NOD2 mRNA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20a、NOD2 mRNA表达水平对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miR-20a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而NOD2 mRNA表达水平则均升高,且预后良好组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miR-20a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D2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部空洞、血清miR-20a、NOD2 mRNA表达水平是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20a、NOD2 mRNA单独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7,0.769,0.895,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miR-20a mRNA表达水平升高,NOD2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两者与预后结局密切相关,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孙卓琳李佐君
关键词:肺结核
胃癌中THBS2 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探讨胃癌中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的转录组学数据和临床—病理资料数据。胃癌中THBS2 mRNA表达水平采用TPM格式进行转换。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胃癌组织中THBS2 mRNA表达水平与总体生存率的关系采用K-M曲线分析,胃癌组织中THBS2 mRNA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免疫组化法分析4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HBS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THBS2 mRNA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显著升高[30.85(10.55,71.95)vs.3.13(1.43,9.24),P<0.001]。年龄(>65周岁)、M分期(M1期)、病理分期(Ⅲ~Ⅳ)、THBS2 mRNA表达(高表达)均为影响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对于胃癌组织中THBS2 mRNA低表达,胃癌组织中THBS2 mRNA高表达生存率显著降低(HR=1.55,P<0.001)。胃癌组织中THBS2 mRNA表达与CD4+T细胞(r=0.211,P<0.001)、CD8+T细胞(r=0.144,P<0.001)、巨噬细胞(r=0.526,P<0.001)、中性粒细胞(r=0.264,P<0.001)和树突状细胞(r=0.393,P<0.001)浸润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B细胞浸润(r=-0.169,P<0.001)水平具有显著负相关性。45例胃癌组织中THBS2高度表达30例,THBS2低度表达15例,胃癌癌旁组织中THBS2高度表达4例,THBS2低度表达41例。与癌旁组织相比,THBS2高度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显著升高(χ2=31.954,P<0.001)。结论 THBS2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THBS2是胃癌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标志物。
王帝宋展孙万日
关键词:胃癌预后免疫细胞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对卵泡液激素分泌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孕因素,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阻塞或男方因素不孕),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在取卵当天收集患者FF和卵巢颗粒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患者卵巢组织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和FF中睾酮(T)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和促排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患者抗缪勒管激素(AMH)和窦卵泡计数(AFC)均明显升高(P<0.05)。RT-qPCR法,PCOS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电化学发光法,PCOS组患者FF中T和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PCOS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77,P<0.001;r=0.616,P<0.001),而对照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r=0.266,P=0.123;r=-0.214,P=0.216)。结论:PCOS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高表达PTEN可能与卵巢内局部高胰岛素水平有关,PTEN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
姚建凤吴培雅陈丽影王燕婷凌幼霞陈晓燕陈婉真陶萍黄荣富李友筑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液颗粒细胞
肾母细胞瘤-1 mRNA表达水平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微小残留病灶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1(WT-1)mRNA表达水平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微小残留病灶(FCM-MRD)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8例ALL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另选取同期非恶性血液病患儿9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WT-1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FCM-MRD;ALL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WT-1 mRNA表达水平及FCM-MRD对ALL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WT-1 mRNA表达水平及FCM-MRD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L患儿中WT-1 mRNA及FCM-MRD与临床特征(危险度分层、白细胞计数、原始细胞比例和乳酸脱氢酶)有关(P<0.05)。预后不良组WT-1 mRNA表达水平及FCM-MRD阳性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T-1 mRNA、FCM-MRD、临床特征(危险度分层、白细胞计数、原始细胞比例和乳酸脱氢酶)均是影响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WT-1 mRNA预测ALL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823,FCM-MRD预测ALL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843,二者联合预测ALL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930,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_(联合vs WT-1 mRNA)=2.683、Z_(联合vs FCM-MRD)=2.712,P均<0.05)。结论 WT-1 mRNA表达水平及多参数FCM-MRD在ALL患儿中均增加,二者均与患儿预后有关,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ALL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李妍史利欢刘俊闪谢昕刘云婧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
牛PPP1R3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PP1R3C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
2025年
为系统分析PPP1R3C所在基因家族于牛及其他物种间的进化水平、分子结构及功能特性,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PPP1R3C所属家族—PPP1R3基因家族基因特征,并采用RT-qPCR检测PPP1R3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PPP1R3基因家族成员在等电点和分子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进化树和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PPP1R3基因家族成员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基序和结构域组合;共线性分析表明了PPP1R3基因家族成员在牛与小鼠、人类、绵羊及家猪染色体之间的位置变化规律。3)RT-qPCR检测结果显示,PPP1R3C基因在牛的脂肪和肺组织中具有显著的高表达,而在肌肉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低;随着牛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其表达水平逐步提升。综上,本研究探究了PPP1R3基因家族在牛及其他物种间的进化水平、分子结构及功能特性,揭示了PPP1R3C基因在脂肪代谢和能量平衡中的关键调控作用,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具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吴昊张久盘宋雅萍姜超宋小雨焦若普杨东梅马云魏大为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
外周血CXCL10-mRNA、QSOX1-mRNA表达水平联合AFP检测对HBV相关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mRNA、巯基氧化酶1(quiescin sulfhydryl oxidase 1,QSOX1)-mRNA的检测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人群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0例乙肝相关早期HCC患者(肝细胞癌组)、40例肝硬化组以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CXCL10-mRNA、QSOX1-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AFP水平;比较3 组血清CXCL10-mRNA、QSOX1-mRNA、AFP水平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CXCL10-mRNA、QSOX1-mRNA、AFP 指标检测在HBV相关HCC早期诊断效能。结果:肝细胞癌组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AFP的阳性率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患者CXCL10-mRNA、QSOX1-mRNA、AFP表达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血清CXCL10-mRNA、QSOX1-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ROC曲线分析显示,CXCL10-mRNA、QSOX1-mRNA、AFP指标检测诊断早期HBV-HCC的AUC 分别为0.881,0.790、0.814;三个指标联合检测AUC为0.957,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860和0.971,高于3种标志物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结论:CXCL10-mRNA、QSOX1-mRNA水平在HBV相关HCC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两者与AFP联合检测能够提升乙肝相关性HCC的早期诊断效率。
李曾李海莎龙丽媛谢雅黎增辉李金强
关键词:甲胎蛋白
过敏性紫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SC mRNA和NLRP3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并发肾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癫(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炎性体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并发肾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菏泽市立医院就诊的76例HSP患儿为观察组,收集其临床资料;以同期在院体检的4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患儿是否并发肾炎,将观察组分为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组22例与HSP组54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HSPN组和HSP组及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SP患儿并发肾炎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ASC mRNA和NLRP3 mRNA与HSP患儿并发肾炎的关系。利用y=1-1/(1+e-z)回归方程建立HSP患儿并发肾炎的预测模型,以十字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中性粒细胞(NEU)、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白细胞介素(IL)-16、IL-1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胱抑素(CysC)、肿瘤标志物(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Ⅰ(sVCAM-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ASC mRNA、NLRP3 mR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22.473,P<0.05)。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按照总HSP切点将ASC mRNA转化为二分类变量后,与低ASC mRNA表达水平比较,高ASC mRNA表达水平与HSP有关联(OR=0.723,95%CI:0.672~0.831,P<0.001);按照总HSP切点将NLRP3 mRNA转化为二分类变量后,与低NLRP3 mRNA表达水平比较,高NLRP3 mRNA表达水平与HSP有关联(OR=0.642,95%CI:0.611~0.791,P<0.001)。HSPN组、HSP组和对照组的BMI、WBC、PLT、RBC、NEU、CRP�
付中英杨燕玲苏月华于晗澍李曼朱凤芹常红
关键词:过敏性紫癫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

相关作者

禹立霞
作品数:303被引量:697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BRCA1 多西紫杉醇 MRNA表达水平 抗肿瘤
刘宝瑞
作品数:1,041被引量:3,063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肿瘤 免疫治疗 抗肿瘤 抗血管生成
李永哲
作品数:445被引量:1,38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钱晓萍
作品数:591被引量:2,202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抗血管生成 肿瘤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张洋
作品数:47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RNA表达水平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