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 篇“ MLL基因 “的相关文章
3-羟基黄酮在制备治疗MLL 基因 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3‑羟基黄酮在制备治疗MLL 基因 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内和体外研究发现,3‑羟基黄酮抑制MLL 基因 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并改变其细胞周期比例;... 曹楠 林东军 刘静Menin-MLL 蛋白相互作用及相关抑制剂在MLL 基因 重排白血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 )基因 重排(MLL -rearranged,MLL -r)引起的急性白血病亚型侵袭性高且预后不良,缺少特异性治疗手段。MLL 蛋白具有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在胚胎发育和正常造血中必不可少,可通过功能结构域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大分子复合体,并通过表观修饰调节下游靶基因 的表达。MLL -r转录形成MLL 融合蛋白(MLL fusion protein,MLL -FP),其中MLL 蛋白的C端被融合伙伴蛋白所取代。现已发现超过100种融合伙伴蛋白。分子机制研究发现,Menin蛋白是MLL -FP致白血病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通过与MLL -N端特定区域相互作用形成关键致病复合体,导致特定靶基因 的异常表达。这为Menin-MLL 相互作用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截至目前,多种小分子化合物被发现能抑制Menin-MLL 相互作用,包括噻吩嘧啶类、哌啶类、嘧啶类和大环拟肽类。至少7种以此为原型开发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部分已在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方面取得乐观的初步数据。该文从MLL 蛋白的结构功能、MLL -r导致白血病的机制出发,对Menin-MLL 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在MLL -r白血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馨悦 石岚 夏思易 王佳璇 吴英理 何珂骏关键词:MENIN 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MLL 基因 重排阳性难治/复发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双靶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 重排(MLL -r)阳性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双靶点CD19/CD22 CAR-T治疗的MLL -r阳性R/R 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7例MLL -r阳性R/R B-ALL患儿,男24例、女13例,诊断时中位年龄1.2(0.5~2.6)岁,其中17例(45.9%)为婴儿白血病。CAR-T细胞输注后中位时间9(7~13)天,37例患儿的完全缓解率达100%。中位随访时间28.2(11.3~30.9)个月,3年总体生存(OS)率为67.6%(95%CI:52.5%~82.7%),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9.5%(95%CI:43.6%~75.4%)。75.7%(28/37)的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后接受过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距离CAR-T细胞输注的中位时间为83(61~92)天。接受巩固性移植与未接受患儿的2年OS分别为75.0%(95%CI:58.9~91.1%)与44.4%(95%CI:11.9%~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35.1%(13/37)的患儿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56(86~202)天,其中4例为CD19、CD22双阳性复发,2例CD19、CD22双阴性复发,4例单纯CD19阴性复发,1例淋系向髓系转化,另2例不明确。97.3%(36/37)患儿发生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1例(29.7%)达到了3~4级,5例(13.5%)患儿出现了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无CAR-T细胞治疗合并症导致的死亡。结论 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可有效诱导MLL -r阳性儿童R/R B-ALL获得快速缓解,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杨柳 苏萌 张婧 安康 蔡娇阳 钱娟 汤燕静 李本尚关键词:MLL基因重排 MLL 基因 重排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MLL 基因 重排(MLL -r)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414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MLL -r^(+)与MLL -r-ALL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疗效,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LL -r ALL预后的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的ALL患儿中,年龄<1岁患儿占所有入组ALL的比例为1.8%,MLL -r^(+)检出率为3.4%(48/1414);在<1岁、≥1岁且≤14岁年龄组中,MLL -r检出率分别为38.5%(10/26)和2.7%(38/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MLL -r-组相比,MLL -r^(+)组初诊年龄<1岁、白细胞数(WBC)≥50×10^(9)/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及睾丸白血病(TL)的患者比例更高,而诱导治疗后d 33或d 46微小残留病(MRD)<0.01%的患者比例更低(P<0.05)。MLL -r^(+)组预期10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均显著低于MLL -r-组(EFS:49.9%vs 77.0%;OS:55.3%vs 82.9%,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年龄<1岁、诱导治疗后d 33或d 46 MRD≥0.01%为MLL -r^(+)ALL更差OS及E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LL -r^(+)ALL患儿初诊年龄<1岁、高WBC数、合并CNSL和TL更常见,且早期治疗反应较差,预后不良;初诊年龄<1岁、诱导治疗后MRD阳性可能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李梅 郑湧智 李健 乐少华 郑浩 陈再生 翁开枝 庄树铨 吴兴国 温红关键词:MLL基因重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预后 2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MLL 基因 重排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发生MLL (Myeloid/Lymphoid Or Mixed-Lineage Leukemia,MLL ,髓系/淋巴系或混合系白血病)基因 重排急性白血病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乳腺癌化疗后发生MLL 基因 重排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均为女性,诊断乳腺癌后使用表柔吡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方案化疗8个疗程,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分别于化疗后13、19个月时随访发现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计数增多或减低、血红蛋白减低合并血小板减低),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流式细胞学及PCR检查明诊断为伴MLL /AF9融合基因 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LL /AF4融合基因 阳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IA方案、P-CIOD方案化疗后达到CR、无微小残留病灶(MRD)。结论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后易发生MLL 重排急性白血病。乳腺癌治疗后继发MLL 基因 重排急性白血病采用IA方案、P-CIOD常规化疗方案的近期治疗效果较好。 许国发 张琪松 谭永红 王伟 马洪波 幸娟霞 童富云 杨在亮关键词:继发性白血病 MLL基因重排 化疗并发症 乳腺癌 单中心CCLG⁃ALL 2018方案治疗MLL 基因 重排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单中心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 2018)方案治疗MLL 基因 重排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LL ⁃rearrangemen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MLL ⁃r ALL)患儿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CCLG⁃ALL 2018方案诊治的19例初诊MLL ⁃r ALL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MLL ⁃r ALL患儿中男12(63.2%)例、女7(36.8%)例,年龄≤1岁的为15(78.9%)例、年龄>1岁的为4(21.1%)例,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10.2个月(0.5~156.0个月)。18(94.7%)例为BCP⁃ALL,1(5.3%)例为T⁃ALL,融合基因 类型以MLL ⁃AF4多见(7/19)。中位随访时间为19.0个月(范围:0.1~62.0个月),1例在确诊后5 d死亡,诱导化疗第33天完全缓解率为61.1%。19例MLL ⁃r ALL患儿死亡9例,死亡率为47.4%,其中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3例,1例为肺出血、2例为重症感染;1例死于白血病持续未缓解;死于复发5例,复发率为26.3%(5/19),均为极早期骨髓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范围:5~9个月)。Kaplan⁃Meier分析19例患儿2年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57.9%和5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诱导化疗第15天骨髓流式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1×10^(-3)组与≥1×10^(-3)组、第33天MLL 重排基因 转阴与未转阴组、MLL ⁃AF4组与非MLL ⁃AF4组患儿的2年O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重排基因 MLL ⁃AF4是影响MLL ⁃r ALL患儿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32)。结论CCLG⁃ALL 2018方案可使MLL 重排基因 阳性的部分患儿达到缓解,但总体预后较差,容易复发且复发时死亡率较高。重排基因 MLL ⁃AF4是影响MLL ⁃r ALL患儿应用CCLG⁃ALL 2018方案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 李晨 刘炜 王亚峰 王天有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LL基因重排 儿童 预后因素 MLL 基因 重排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 重排(MLL -r)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7例MLL -r B-ALL和25例MLL -r AML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总体生存率,使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MLL -r成人急性白血病诊断时常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诊断时中位白细胞计数为46.83(8.13,99.93)×109/L。MLL -r B-ALL最常见的重排为MLL -AF4重排;MLL -r AML最常见重排为MLL -AF9和MLL AF6重排。单纯化疗复发率高,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P<0.05)。此外,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的因素,诊断时白细胞计数≥100×109/L(HR=8.030,95%CI:1.327~48.594,P=0.023)及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HR=0.079,95%CI:0.015~0.423,P=0.003)为影响MLL -r AML患者OS的因素;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HR=0.054,95%CI:0.006~0.481,P=0.009)为影响MLL -r B-ALL患者OS的因素。结论MLL -r急性白血病诊断时常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升高,单纯化疗复发率高,总体预后不佳,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患者预后。 强萍 丁凯阳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MLL 基因 重排阳性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MLL 基因 重排阳性儿童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4月华南地区9家医院初治的MLL 基因 重排阳性儿童AML(非M3型)患者临床、实验室资料、生存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523例儿童AML(非M3型)患者中检出75例(14.3%)MLL 基因 重排阳性患者。按FAB分型,49例属于M5型,MLL 伙伴基因 中MLL /AF 9发生率最高。70例患者可进行疗效分析,死亡15例,其中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4例,死于复发11例,5年OS、EFS分别为71.2%、67.3%。单因素分析显示EVI1基因 高表达、MLL /AF6、初治时白细胞≥50×10^(9)/L是影响OS的预后不良因素(P值分别为0.029、0.043和0.048),EVI1基因 高表达、MLL /AF6是影响EFS的预后不良因素(P值分别为0.035和0.043),1个疗程获得CR是影响OS、EFS预后良好因素(P值分别为0.037和0.036)。多因素分析显示EVI1基因 阳性是影响OS、E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一个疗程获得CR是影响OS、EFS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高危组中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年OS、EFS均高于高危组未行移植患者(76.2%vs.38.1%,66.7%vs.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和0.039)。结论MLL 基因 重排阳性儿童AML患者与单核细胞系白血病密切相关,伴随伙伴基因 中以MLL /AF9最常见。在MLL 基因 重排阳性儿童AML患者中,一个疗程后获得CR是影响OS、EFS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而EVI1基因 高表达是影响OS、E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高危组患者的OS和EFS。 邓绍阳 郑敏翠 李健 冯晓勤 李长钢 江华 杨丽华 贺湘玲 许宏贵 温红关键词:MLL基因重排 急性髓系白血病 儿童 3-羟基黄酮在制备治疗MLL 基因 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3‑羟基黄酮在制备治疗MLL 基因 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内和体外研究发现,3‑羟基黄酮抑制MLL 基因 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并改变其细胞周期比例;... 曹楠 林东军 刘静WT1基因 定量动态监测预测伴MLL 基因 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22年 对于伴混合系白血病基因 重排(Mixed Lineage leukemia rearrangement, MLL -r)的AML, MLL 相关的融合基因 可以作为有效的微小残留病(MRD)标志,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复发进行有效预测[1]。伴不同MLL -r的AML初诊时融合基因 定量水平不同, 随着肿瘤负荷变化的动力学也不尽相同, 因此, 可能并非所有类型的MLL -r都是最佳的分子MRD监测指标。此外, 少数患者会出现克隆演变,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ML MRD的敏感性(10-3~10-4)一般低于分子生物学检测(10-4~10-5)[2], 而WT1作为泛白血病标志物可用于对大多数AML的MRD进行监测[3]。临床中我们会同时监测FCM、MLL 相关融合基因 以及WT1水平, 观察伴有MLL -r的AML的MRD状态, 预警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本研究拟比较WT1和MLL -r作为伴MLL -r的AML的MRD标志, 预测移植后复发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刘新鑫 孔军 潘信安 刘竞 秦亚溱 常英军 王昱 张晓辉 许兰平 黄晓军 赵晓甦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复发 肿瘤负荷 WT1
相关作者
薛永权 作品数:370 被引量:973 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易位 潘金兰 作品数:297 被引量:718 H指数:1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 临床和实验研究 易位 赵峻峰 作品数:43 被引量:209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MLL基因 结肠癌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杨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MLL基因 MLL HOX 白血病 白血病诊断 陈苏宁 作品数:417 被引量:1,064 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 基因突变 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