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篇“ MECT治疗“的相关文章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MEC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3月-6月择期行MECT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每组30例。A组静注琥珀胆碱1.0 mg/kg、瑞马唑仑0.3 mg/kg,B组静注琥珀胆碱1.0 mg/kg、丙泊酚2.0 mg/kg。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诱导后(T1)、电刺激时(T2)、电刺激后5 min(T3)、电刺激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_(2))及呼吸恢复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抽搐电量、抽搐发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T1、T2、T3、T4时MAP、HR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T0时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恢复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而镇静药诱导时间、抽搐发作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在MECT治疗中可使患者呼吸恢复时间与苏醒时间短于丙泊酚,抽搐发作时间长于丙泊酚,但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丙泊酚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马贵芬程李夏田镇滔夏晓琼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丙泊酚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诱导全麻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治疗中的优势评价
2024年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治疗中以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诱导全麻的价值。方法 研究自2022-4起、2023-12止,研究主体-精神分裂症,取样本数量为66例,随机分配(每组33例)至观察与对照2组,对照组实施丙泊酚全麻,观察组实施依托咪酯+丙泊酚全麻。对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认知功能、生命体征等进行统计。结果 就两组结果而言,观察组运动发作时间、抽搐能量指数、抑制指数升高,P值<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值<0.05;就对照组麻醉方案而言,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升高,P值<0.05;而SBP、HR更稳定,P值<0.05。结论 较丙泊酚麻醉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治疗中以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诱导全麻可在保持较小血流动力学波动的同时,确保治疗效果,并减轻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沈文成
关键词:依托咪酯丙泊酚全麻精神分裂症MECT
阿立哌联合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4年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加MECT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其就诊之间在2021.8-2023.8期间,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1组(阿立哌治疗)30例、观察2组(MECT治疗)30例和联合组(阿立哌+MECT治疗)3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精神症状、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结果 在联合组治疗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1和观察组2,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方面,联合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组间对比呈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方面,阿立哌唑MECT疗法显示出显著疗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与传统的单一药物治疗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覃甲显
关键词:MECT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依托咪酯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对MECT治疗重度抑郁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对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接受MECT治疗的111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依照丙泊酚剂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37例。A组静脉推注0.1 mg/kg依托咪酯+1.0 mg/kg丙泊酚,B组静脉推注0.1 mg/kg依托咪酯+1.5 mg/kg丙泊酚,C组静脉推注0.1 mg/kg依托咪酯+2.0 mg/kg丙泊酚。比较3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T0及T3时,3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及T2时,3组HR、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躁动总发生率为25.50%,B组躁动总发生率为16.50%,C组躁动总发生率为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躁动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躁动持续时间为(6.14±1.19)min、B组为(4.25±1.27)min、C组为(4.20±1.24)min,3组躁动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躁动持续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均长于C组,呼吸抑制低于C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呼吸抑制、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MECT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应用0.1 mg/kg依托咪酯复合1.5 mg/kg丙泊酚生命体征更加稳定,而且能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李妙绒陈明李晓丹翁赛峥
关键词:依托咪酯丙泊酚重度抑郁症生命体征术后恢复
抑郁症患者行MECT治疗的护理体会
2024年
探讨抑郁症患者MECT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行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分组,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个性化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从抑郁心理改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效果方面来看,研究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在进行MECT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个性化护理可提高依从性,减轻抑郁情绪。抑郁症患者MECT治疗期间配合个性化护理可取得显著效果,可减轻抑郁程度,提高预后。
刘俊华
关键词:抑郁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个性化护理依从性抑郁状态
MECT治疗对重度抑郁发作患者脑电波及HAMD评分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治疗对重度抑郁发作患者脑电波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发作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MEC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前额脑电波功率、HAMD评分的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前额脑电波功率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前额、右前额的脑电波功率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前额、右前额的α1波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δ、θ波功率以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前额、右前额的α1波功率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δ、θ波功率与HAMD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口干、恶心呕吐、厌食、视力模糊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与抗抑郁药物联用治疗重度抑郁发作效果确切,且治疗后脑电波功率与HAMD评分相关。
庄二阳刘绪蓬陈旋孟俊廷
关键词:抑郁发作脑电波脑电图
阿立哌唑联合MECT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记忆和执行功能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SZ)的效果及对记忆和执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男性SZ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观察组服用阿立哌唑的同时配合MECT。连续治疗6周后评估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分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并评估患者记忆水平及执行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2组患者治疗后NFG、BDNF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后NFG、BDN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后WMS评分降低,WCST错误应答数增加(P<0.05),2组治疗6周后WMS评分均升高,WCST错误应答数减少(P<0.05);与治疗1周后比较,2组治疗6周后WMS评分均升高,WCST错误应答数均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WMS评分低于对照组,WCST错误应答数均减少,治疗6周后WMS评分高于对照组,WCST错误应答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MECT能够提高男性SZ患者临床疗效,短期内会影响患者记忆水平及执行功能,但坚持治疗会改善记忆和执行功能。
孟强
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记忆
MECT治疗后对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后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分析MECT治疗对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MECT治疗后精神障...
周健伟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依托咪酯诱导全麻对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5月—2023年5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SP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进行MECT治疗,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诱导全麻,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后5 min(T_(1))收缩压、心率均低于麻醉前(T_(0)),T_(1)时舒张压高于T_(0)时,MECT时(T_(2))、MECT后5 min(T_(3))时收缩压、心率均高于T_(0)、T_(1)(P<0.05);观察组T_(1)时收缩压、心率均低于T_(0)时,T_(2)、T_(3)时收缩压及心率均高于T_(0)、T_(1)时(P<0.05);观察组T_(0)、T_(1)、T_(2)、T_(3)时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时收缩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T_(3)时两组甲肾上腺(NE)、肾上腺素(E)水平、皮质醇(Cor)均提高,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诱导全麻利于稳定SP患者MECT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应激反应,保障治疗顺利完成,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张荣洪陶婷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依托咪酯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导向的翻转课堂在MECT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为导向的翻转课堂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实习的124名麻醉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62人。A组实习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B组实习生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以SPOC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实习生学习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1、4.682、5.934、5.315、4.999,P<0.05)。B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8、12.159,P<0.05)。B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8,P<0.05)。结论:在MECT教学中实施以SPOC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苏雅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

相关作者

刘均富
作品数:19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MECT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 BPRS 神经症患者 神经症
黄河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MECT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 喹硫平 医师
姜玮
作品数:42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电痉挛治疗 抑郁发作 精神分裂症
卢自祥
作品数:21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 精神分裂症 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患者 女性性工作者
李艳茹
作品数:19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疗效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无抽搐电痉挛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