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5篇“ M型锶铁氧体“的相关文章
浆料热处理对M铁氧体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025年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并结合浆料预热处理技术制备SrFe12O19永磁铁氧体材料,并详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浆料粉末和烧结块体相结构、形貌和磁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α-Fe_(2)O_(3)含量逐渐减少,超细粉末颗粒数量减小,当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得到纯相的M六角铁氧体,粒度分布均匀,综合磁性能最佳,此时样品矫顽力达到最大值为5715 Oe,饱和磁化强度σs为57.16 A·m^(2)/kg,相比于未进行热处理的粉末所制备的磁体磁性能大幅增高。经过热处理的浆料在取向压制、高温烧结后,其晶体结构为纯的SrFe12O19,且无明显变化;磁体都具有较高矫顽力,且随热处理温度升高矫顽力不断升高,然而磁体饱和磁化强度则有所下降,尤其是当热处理温度超过900℃时,其退磁曲线方形度明显降低。
王琴常向鹏任相如张云川马毅龙罗现福
关键词:永磁锶铁氧体浆料粒度磁性能
Ca-Co(Zn)共掺杂对M铁氧体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2025年
六角晶系磁铅石(M)铁氧体因其独特的磁性、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在永磁材料领域备受关注.但相比于稀土永磁Nd_(2)Fe_(14)B材料来说,M铁氧体(SrFe_(12)O_(19))永磁材料的综合磁性能较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U),系统研究了Ca-Co(Zn)共掺杂对M铁氧体的电子结构、力学性能、导电性和磁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a-Co(Zn)共掺杂SrFe_(12)O_(19)铁氧体均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Ca-Zn共掺杂可以使体系导电性增强,这是因为二价Zn离子取代了^(4)f_(1)晶位的三价Fe离子.同时,Ca-Co(Zn)共掺杂使体系的总磁矩增大,磁晶各向异性能下降,但相比于Co和Zn单掺杂体系,磁晶各向异性能有所改善.这表明,Ca-Co(Zn)共掺杂能够有效地提高M铁氧体的磁性能,并具备节约成本和环保的优点.
李昕语侯育花陈璇黄有林李伟陶小马
关键词:M型锶铁氧体第一性原理计算掺杂磁性能
一种六角晶系M铁氧体块体的液态掺杂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角晶系M铁氧体块体的液态掺杂制备方法,涉及永磁铁氧体的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固态直接掺杂会带来掺杂物分布不均匀、形成杂相或烧结复杂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Fe(NO<Sub>3</Sub>)·9H<...
夏爱林李思远陈翔凌刘子贤张慧燕李海玲刘志愿顾未华刘娟晋传贵
添加剂SiO_(2)和CaCO_(3)对M铁氧体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2024年
采用固相法制备M铁氧体,研究了球磨时间与添加剂含量对M铁氧体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样品的磁性能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球磨时间为16 h时,样品展现出最佳的磁性能,其M_(r)=66.35 A·m^(2)/kg,H c=140.9 KA/m,(BH)_(max)=28.88 kJ/m^(3)。此外,在添加剂含量上的研究同样发现,样品的磁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具体而言,当添加剂为CaCO 3时,最佳的添加量为1%(质量分数),此时(BH)_(max)=29.36 kJ/m^(3),而当添加剂为SiO 2时,最佳添加量为0.2%(质量分数),此时(BH)_(max)=34.63 kJ/m^(3),H c=337.0 KA/m,M r=65.01 A·m^(2)/kg。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球磨时间和添加剂含量可以改善铁氧体的孔隙率,进而提高该材料的磁性能。
任相如席永曈罗琳张云川罗现福钟光伟马毅龙
关键词:锶铁氧体添加剂磁性能
La系双元替代M铁氧体的结构与永磁性能研究
孙洋
热处理条件和Cu/Ru、Zn/Sn、Cu/Sn共掺杂对M铁氧体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王晓琼
掺杂对M铁氧体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六角晶系磁铅石(M)结构铁氧体(Sr Fe12O19)作为一种具备良好磁性、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的磁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机、电子通信、磁性存储材料、电子设备、微波吸收材料、风力发电、生物医疗等领域。然而,铁氧体...
陈旋
关键词:M型锶铁氧体掺杂力学性能态密度
一种M铁氧体基双相复合永磁铁氧体块体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铁氧体基双相复合永磁铁氧体块体及制备方法,涉及永磁铁氧体制备技术领域,以使软磁性相的尺寸为纳米量级且在母体中分布均匀;本发明包括将Fe(NO<Sub>3</Sub>)<Sub>3</Sub>、Co(...
甘金宝甘海平倪林甘芷函夏爱林
预烧工艺对以铁鳞为原料的M铁氧体预烧料性能的影响
2023年
本文设计了一种在预烧过程中进行低温氧化,达到直接以铁鳞为原料生产的SrFe_(12)O_(19)预烧料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预烧料生产工艺,本文方法直接以铁鳞为原料,省去了预氧化过程,简化了生产工艺;无杂质预烧料的温度从1000℃降至900℃,最终温度的保温时间从3 h缩短至1.5 h;同样预烧温度下,预烧料的比磁化强度、矫顽力及最大磁能积都有提高,平均粒径大幅降低。
杨小良江田田边宝茹郑强张健杜娟
关键词:M型锶铁氧体铁鳞预烧料磁性能
高剩磁比、低铁磁共振线宽M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剩磁比、低铁磁共振线宽M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M铁氧体由主料和添加剂制备而成;主料由下列百分比的原料组成:80~83mol% Fe<Sub>2</Sub>O<S...
燕周民张静李慧琴褚涛王渝高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