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06篇“ 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的相关文章
G57基因型H9{2}2亚型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2025年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2}2亚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2}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建,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毒株命名为rM。测定病毒的稳定性和生长曲线;进行动物试验,从传播效率、致病性角度验证克隆毒株与原毒的一致性。结果显示:M毒株为G57基因型,为近年的流行毒株。M毒株与rM毒株在酸稳定性、热稳定性、致病性以及传播性等方面保持一致的生物学特性。综上,成功建立了G57基因型H9{2}2亚型AIV的反向遗传系统,且从体内和体外试验两个方面全面验证M与rM的生物学特性保持一致。
史玉婷韩心雨钟沐卉林耀忠柳腾飞李焰尹会方贾伟新
关键词:H9N2禽流感病毒
H3N2{2}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025年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2}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2}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2}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2}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2}SIV HA1蛋白,与H1N1{2}SIV、H7N9{2}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2}流感病毒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2}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2}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司维谭茜宇徐玲芸罗廷荣李晓宁顾金燕
关键词:H3N2亚型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表达H9{2}2亚型流感病毒抗原蛋白的重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H9{2}2亚型流感病毒抗原蛋白的重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药品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重组乳酸菌组合物包括:表达H9{2}2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乳酸菌H9HA和表达H9{2}2亚型流感病毒{2}...
单宝龙郭杨丽亓秀晔王春凤刘乃芝单嘉劲邵庆武张臻孙永林谷巍翟延庆王红高绪娜
表达H1N1{2}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盖塔病毒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H1N1{2}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盖塔病毒,该病毒具有H1N1{2}流感病毒HA1蛋白基因,且HA1蛋白基因位于盖塔病毒基因组的E1和3’UTR基因之间。据此,还建立了相应构建方法。进一步地,还研制...
韦祖樟张丽萍隋梦琪陈樱任同伟王豪黄伟坚欧阳康覃一峰
云南省2023年活禽市场8株H9{2}2亚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2025年
目的 深入研究2023年云南地区活禽市场中H9{2}2亚型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演化趋势,为制定云南地区H9{2}2亚型流感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23年云南省活禽市场的环境标本进行H9{2}2亚型核酸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鸡胚病毒分离实验,对获得的8株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并对其基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株禽流感分离株的血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HA)裂解位点为PSRSSRGLF,为非连续性碱性氨基酸序列,符合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特征。HA蛋白左侧臂中发生Q234L、H191{2}突变,增强了与α-2,6唾液酸受体的亲和力,提示这些病毒可能具有感染人类的潜力。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2}A)蛋白颈部62-64位点发生TEI缺失,表现出高致病性分子特征。HA和{2}A基因中存在潜在糖基化位点的增加或缺失;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2}S)l未发生D92E突变,C-端缺失13氨基酸,表明其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播至人类的风险较低。部分分离株的M1蛋白中发生T37A、R95K、S224{2}和K242{2}突变,增加了感染的风险,1株分离株的M2蛋白发生V27A或S31{2}突变,对M2离子通道抑制剂有耐药性。聚合酶碱性蛋白(polymerase basic protein, PB)1发生M317I、S678{2}突变,可能增强对小鼠的致病性,并具备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力;PB2蛋白发生I292V突变,表现出对哺乳动物更强的侵染能力。遗传进化分析发现,HA、{2}A、PB2基因片段属于Y280支系,核蛋白(nuclear protein, {2}P)、PB1基因片段属于F98支系,{2}H013分离株M基因片段属于F98,其他分离株的M基因、{2}S、聚合酶酸性蛋白(polymerase acidic protein, PA)基因均属于G1支系。结论 8株禽流感分离株表现出低致病性特征,但同时具备潜在的感染人类的风险。尽管HA蛋白的裂解位点和{2}S1蛋白突变表明其为低致病性病毒,但HA蛋白中的Q234L和H191{2}突变增强了对人源受体的亲和力,提示这些病毒具�
刘照生伏晓庆罗春蕊赵晓南张美玲孙艳红陈瑶瑶韩晓宇倪瑞泽毛泽波周洁楠
关键词:禽流感基因组
长臂猿感染H9{2}2亚型流感病毒病例报告
2024年
2022年1月,某动物园同一馆舍内饲养的6只长臂猿(Nomascus spp.)先后出现流清涕、咳嗽的症状。采集患病长臂猿鼻拭子共6份,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对样本进行病原筛查,结果显示:2份样本呈AIV阳性,序列组装结果与H{2}N2亚型流感病毒的相似性最高;采用qPCR法对2份阳性样本进行H1~H16基因和N1~N{2}基因检测验证,发现5号样本H{2} Ct值为31.35、N2 Ct值为36.16,6号样本H{2} Ct值为27.46、N2 Ct值为2{2}.57,均为阳性。给予患病长臂猿化痰止咳、消炎和控制继发感染等综合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环境消毒,患病长臂猿很快康复。
冯华娟吴俊仪曹佳媛尤宗耀杨露阙腾程黄宁廖小英农汝黄泽琳陆兵兵李宁莉莫亚生
关键词:长臂猿H9N2禽流感病毒高通量测序
H9{2}2亚型流感病毒病毒样颗粒的构建
2024年
为构建H9{2}2亚型流感病毒病毒样颗粒,以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2}eurami-nidase,{2}A)及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1)3种蛋白为对象,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2种重组杆状病毒,即rBV-HA-M1和rBV-{2}A,用IFA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再将rBV-HA-M1和rBV-{2}A以最佳感染复数比例共感染昆虫Sf9细胞,经浓缩后获得病毒样颗粒,同时进行血凝滴度测定和透射电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表达的HA-M1和{2}A重组蛋白可以在Sf9细胞中自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浓缩的病毒样颗粒能够凝集1%的鸡红细胞,血凝效价为1∶64。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9{2}2亚型流感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奠定了基础。
王粲张民秀谢芝勋李孟罗思思李丹阮志华谢丽基谢志勤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病毒样颗粒
H9{2}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及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H9{2}2是一种对全球家禽业造成重要影响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994年至今,其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在我国持续流行变异,对家禽产业和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尤其是H9{2}2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间发生的基因重排或重组事件,使禽流感病毒可能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新的威胁。因此,本文对H9{2}2的流行特征及其疫苗研发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保护禽类产业经济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参考。
唐宁馨陈聪洁韩玲玉陈俊煜陈毅歆
关键词:禽流感H9N2流行病学疫苗
广西H9{2}2亚型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2024年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2}2亚型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2}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2}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2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及不同宿主来源的H9{2}2亚型AIV代表株,与目前使用的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株(SS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及抗原性分析,根据抗原分析结果选择其中具有不同抗原差异的代表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分别与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SS株)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在36株H9{2}2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中有31株属于Y280-Like(9.4.1),其中26株属于分支I、5株属于分支II,另外5株属于G1-Like(h9.4.1),与我国常用疫苗株分属于不同进化分支。12H9{2}2亚型AIV广西代表性分离株灭活后的HA效价≥7 log2,病毒灭活效果良好,可用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根据交互HI抗体滴度计算出各毒株间的抗原相关值(R),结果发现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2}2)株(简称C227株)与其他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差异,对应的R在0.72~0.93间波动;疫苗交叉保护试验结果也表明,C227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不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均高于80%,且免疫保护效果优于A/chicken/Guangxi/CX/2013(H9{2}2)株(简称CX13株),说明C227株更适合作为H9{2}2亚型AIV灭活疫苗的候选株。【结论】基于抗原性分析和免疫原性测定筛选出的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2}2)株对广西地区绝大部分H9{2}2亚型AIV流行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2}2亚型AIV疫苗。
李孟谢芝勋李丹徐倩罗思思张民秀谢丽基黄超沈前程黄娇玲
关键词:H9N2亚型油乳灭活疫苗
H9{2}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鸡呼吸道应答模式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建立H9{2}2亚型流感病毒(AIV)感染鸡上呼吸道炎症模型,探索其感染鸡上呼吸道引起的炎症反应。【方法】将H9{2}2亚型AIV流行毒株GD10142,按照100μL/只(108 EID 50/100μL)的剂量通过滴鼻点眼方法感染SPF鸡,并在感染后观察鸡的临床特征,采集感染后0、1、3、5、7、9 d的咽拭子和血清样品;感染后5和9 d剖检观察鸡的呼吸道和肺脏病理变化,收集气管灌洗液、气管和肺脏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子、气管灌洗液、气管和肺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应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后血清总IgG和H9{2}2亚型AIV特异性IgG的变化规律,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分析血清中和抗体的活性;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气管灌洗液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2}F-α)和核转录因子κB({2}F-κB)的水平。【结果】H9{2}2亚型AIV感染后鸡没有出现典型的临床特征,但感染后1~5 d在咽拭子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且感染3 d后病毒载量最高,感染5 d后检测不到病毒核酸;感染5 d时,在气管灌洗液、气管和肺脏检测到病毒核酸,其中前两者载量高于肺脏;血清总IgG和H9{2}2亚型AIV特异性IgG在感染后3 d增多,感染后5~9 d维持较高水平,且具有较强的病毒中和活性;血清IL-10、IL-1β、T{2}F-α和{2}F-κB也在感染后3 d开始呈上升趋势;但气管灌洗液中IL-6、IL-10、IL-1β、T{2}F-α和{2}F-κB含量很低,且感染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H9{2}2亚型AIV感染鸡呼吸道模型,确定上呼吸道是H9{2}2亚型AIV主要感染和增殖部位,H9{2}2亚型AIV感染诱导机体产生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可能是感染动物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深入探索H9{2}2亚型AIV的致病机制和宿主防御机制奠定了基础。
池周颖李天旭吴亚鑫瞿孝云李思婕孙敏华张建峰廖明杜寿文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呼吸道感染免疫应答

相关作者

魏东
作品数:153被引量:524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
研究主题: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 多克隆抗体 玉米 急性肺损伤 H9N2
张瑞华
作品数:96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
研究主题:H9N2 猪流感病毒 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 急性肺损伤 禽流感病毒
徐彤
作品数:169被引量:33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
研究主题:肉鸡 H9N2 诊治 小鼠 急性肺损伤
徐明举
作品数:136被引量:22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
研究主题:H9N2 急性肺损伤 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 小鼠 猪流感病毒
刘宝剑
作品数:45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H9N2 急性肺损伤 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 抗氧化 病毒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