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54篇“ DNA损伤与修复“的相关文章
- DNA损伤及其修复
- 本书第一至六章从DNA的结构、DNA损伤的原因、常见DNA损伤类型、DNA损伤的修复等方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DNA损伤的相关知识及一些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单分子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DNA研究中的应用。第七至...
- 王树栋作
-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DNA损伤与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DNA损伤是影响配子发生和胚胎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卵母细胞容易被各种内外源因素(如活性氧、辐射、化疗药物等)诱发DNA损伤。目前研究发现,对于各类DNA损伤,各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能够做出相应的DNA损伤反应,通过复杂的机制对DNA进行修复或者启动细胞凋亡。相比于进入生长阶段的卵母细胞,原始卵泡卵母细胞更容易被DNA损伤诱导凋亡。DNA损伤不易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进程停滞,然而携带DNA损伤的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明显下降。在临床上,衰老、放疗和化疗是导致女性卵母细胞DNA损伤、卵巢储备降低和不孕的常见原因。为此,人们尝试了能够减轻卵母细胞DNA损伤和增强DNA修复能力的多种方法,试图保护卵母细胞。本文对哺乳动物的各发育阶段卵母细胞的DNA损伤与修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讨论了其潜在的临床价值,以期为生育力保护提供新的策略。
- 张楠张珏林戈
- 关键词:卵母细胞DNA损伤DNA修复
- CBL在DNA损伤与修复教学中的应用
- 2022年
- 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医药生物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习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文章针对DNA损伤与修复这一章内容,将案例教学法(CBL)应用在本校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引入典型的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 梁成钦高进涛朱华周先丽
- 关键词:医学分子生物学CBLDNA损伤与修复
- 基于DNA损伤与修复抑制初探银杏叶片对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DNA损伤和修复抑制在银杏叶片对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肝损伤影响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3月在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砷中毒病区,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和《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59-2010),筛选出52例砷中毒患者作为银杏叶片干预组,49例砷中毒患者作为干预对照组。银杏叶片按照临床常用方法给药,口服3个月(1片/次,3次/d),所有对象干预期间未给予其他药物,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方法同银杏叶片干预组。选择12 km以外非燃用高砷煤、临床检测无肝功能异常的41例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前和3个月干预结束时进行体检。在获得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收集晨尿及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尿砷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损伤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5(修复抑制指标)的表达。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6人,正常对照组41人、银杏叶片干预组39人、干预对照组36人,银杏叶片干预组和干预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吸烟习惯及饮酒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前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彗星尾DNA百分含量(TailDNA%)和彗星尾矩(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38.75±19.09)μg/g Cr、(11.13±1.55)μmol/L、8.50±0.88、7.43±0.68、5.78±0.7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1.62±5.33)μg/g Cr、(5.36±0.87)μmol/L、5.24±0.33、4.71±0.29、2.05±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LB、A/G和CHE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
- 魏绍峰孙宝飞邹忠兰罗鹏张爱华
- 关键词:砷中毒MIR-145
- DNA损伤与修复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食管癌是全球第八大癌症,也是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尽管近年来在手术联合放化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食管癌的预后仍然很差。食管癌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也尚待阐明。一些理化因素,如紫外线和γ射线,与人类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造成的DNA损伤是癌变的首要步骤。DNA损伤的有效修复依赖于进化中形成的DNA修复工具。受损的DNA复制如得不到有效修复,会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导致蛋白质改变。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或细胞周期控制基因的突变,可产生具有明显增殖优势的克隆细胞群。DNA复制和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的基因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本文总结DNA损伤与修复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 许海军阮豪杰陈攀李孟祥高社干
- 关键词:DNA损伤与修复食管癌
- DNA损伤与修复在多聚鸟苷酸干预小鼠矽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背景 矽肺(Silicosis)是由于吸入粉尘引起的一种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表现为肺组织结构的破坏,并以结节性纤维化为主要病理。虽然目前认为矽肺可防可治,但是现有的治疗药物,未能有效的延缓疾病进展[...
- 周强
- 关键词:矽肺肺纤维化核仁素DNA损伤
- 人类精子DNA损伤与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人类精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损伤会导致胚胎发育中断或自然流产,自然受孕率下降,产生先天性畸形儿等。一般认为精子DNA损伤与精子发生过程中的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氧化应激、细胞异常凋亡、外界刺激等有关。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发育成熟的精子丢失了DNA损伤修复能力,精子DNA损伤后主要依赖于受精卵的修复系统修复。
- 王伟明董毅飞张昌军
- 关键词:精子DNA损伤
- OGG1对PM2.5造成人肺上皮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碱基切除修复酶OGG1对PM2.5造成肺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湛江市附属医院附近的PM2.5颗粒物,培养肺上皮细胞beas-2b,并转染OGG1过表达载体,以PM2.5 100μg/ml 24 h分别染毒正常和OGG1过表达的beas-2b细胞,DCFH染色后流式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水平。结果OGG1过表达后能显著抑制PM2.5造成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升高,并能显著抑制PM2.5造成的beas-2b细胞DNA损伤。结论 OGG1能修复PM2.5造成的DNA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OS作用相关。
- 杨拉维王亚红杨腾陈婷何惠娟刘刚
- 关键词:DNA损伤
- Purα蛋白在癫痫所致DNA损伤与修复中作用的研究
- 目的:研究Purα蛋白通过慢病毒载体对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大鼠所致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Purα蛋白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选择经过宁夏医科大学的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按照相关的动物实验操作准则进...
- 刘强
- 关键词:癫痫匹罗卡品
- XRCC1在氧化应激诱导的DNA损伤及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 2015年
- 氧化应激诱导的DNA损伤可引起神经退行变、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等疾病〔1〕。碱基切除修复(BER)是氧化应激引起的DNA损伤修复的主要形式,在BER和单链断裂修复通路中,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充当脚手架蛋白招募DNA修复蛋白参与DNA损伤位点的修复〔2〕。1 XRCC1的结构及其生物学特点XRCC1蛋白质分为三个功能域:(1)
- 李炜娟肖元梅
- 关键词:XRCC1氧化应激活性氧自由基信号通路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