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10篇“ C/CU复合材料“的相关文章
粉末锻造Al_(2)O_(3)颗粒增强Fe–Ni–Mo–CCu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粉末锻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级Al_(2)O_(3)颗粒强化的Fe–Ni–Mo–CCu(Q61)复合材料,并对调质态和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l_(2)O_(3)质量分数为0.15%时,增强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相较于同种状态下不添加增强颗粒的单一Q61,调质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从HRC 38增至HRC 39.8,屈服强度从1106 MPa增至1121 MPa,延伸率从12%降至6.5%;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从HRC 61.5增至HRC 63.2,磨损率从5.27×10^(-6)mm^(3)·m^(-1)·N^(-1)降至3.08×10^(-6)mm^(3)·m^(-1)·N^(-1),低于对比试验用的典型齿轮材料40Cr的磨损率(3.34×10^(-6)mm^(3)·m^(-1)·N^(-1))。当Al_(2)O_(3)质量分数大于0.15%时,Al_(2)O_(3)颗粒逐渐偏聚,虽然调质态下复合材料屈服强度仍继续小幅增加,但塑性严重退化,且淬火态复合材料磨损率增加,耐磨性变差。综合来看,添加0.15%Al_(2)O_(3)颗粒强化Q61复合材料在调质态下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在淬火态下表现出良好的抗摩擦磨损能力。
张旭史思阳张腾雨田谨吴亚科王邃赵振智江峰
关键词:粉末锻造
增密工艺对C/C-Cu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3年
为了探究增密工艺对C/C-Cu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和先驱体浸渍裂解转化(PIP)对2.5D针刺碳毡进行增密处理,得到由热解碳和树脂碳填充的C/C增强体,采用真空浸渗工艺制备了C/C-Cu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CVI增密制备的C/C-Cu复合材料中TiC界面层更薄,热解碳对碳纤维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垂直、平行方向的电阻率分别为0.72、0.63μΩ·m、压缩强度分别为367.61、326.87 MPa,抗拉强度为62.54 MPa,其导电性能、压缩强度、抗拉强度以及塑性均优于PIP增密,破坏机制为纤维拔出破坏;采用CVI增密制备的C/C-Cu复合材料硬度值为77.28 HBW,略低于PIP增密(81.59 HBW),但二者差异较小。综上,CVI增密工艺更适合用来制备C/C-Cu复合材料C/C增强体。
汪涵迪张东生李江涛赵红亮吴振卿范宇恒
关键词:C/C-CU复合材料化学气相渗透
一种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石墨粉末表面进行亲水化、表面粗化、敏化、活化处理;(2)将石墨粉末置于含铜镀液中进行化学镀,清洗后真空干燥,得到镀铜石墨粉:(3)对镀铜石墨粉进...
刘洋赈李卫舒鑫涂小慧
C/C-Cu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高温耐烧蚀性能研究
2022年
为提高C/C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烧蚀性能,采用化学气相沉积与高温渗铜工艺制备了密度为2.01 g/cm^(3)的C/C-Cu复合材料。采用高温氧乙炔焰考察了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烧蚀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烧蚀前后的物相与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20 s的氧乙炔焰烧蚀后,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与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01 mm/s、0.0033 g/s。烧蚀过程中,由于铜的液化及气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对材料起到了较好的发汗冷却效果,因此,烧蚀后复合材料表面没有形成明显的烧蚀凹坑,且表面出现了大量毫米级Cu及其氧化物球状熔融颗粒。在烧蚀过渡区与烧蚀边缘区,由于残留球状熔融颗粒的发汗冷却作用,炭纤维与基体结构完好,未发生明显的烧蚀破坏痕迹。
禹正华杨鑫陈飞雄颜君毅黄启忠江睿韩非江
关键词:C/C-CU复合材料烧蚀机理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C/Cu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受电弓滑板是安装在电力机车车顶,从接触导线获得电力的设备。滑板/接触导线的导电性、摩擦磨损等一直是电力机车提速的关键问题,因此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导电性等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炭纤维、石墨等作为性能优异的增强体,近年来广泛用于受电弓滑板材料。本文介绍了受电弓滑板C/Cu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CCu两相界面结合改善问题,展望了今后受电弓滑板C/Cu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周明颜庆华卢德宏
关键词:受电弓滑板炭纤维石墨复合材料
一种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u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石墨粉末表面进行亲水化、表面粗化、敏化、活化处理;(2)将石墨粉末置于含铜镀液中进行化学镀,清洗后真空干燥,得到镀铜石墨粉:(3)对镀铜石墨粉进...
刘洋赈李卫舒鑫涂小慧
一种C/C-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C/CCu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一种C/C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碳纤维针刺毡作为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制备得到C/C多孔体;将C/C多孔体浸泡于酚醛树脂的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取出C/C多孔体,...
吴恒张东生方璐姚栋嘉牛利伟刘喜宗
基体碳种类对C/Cu复合材料界面浸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真空反应浸渗法,分别以碳纤维/树脂碳(C/C)、碳纤维(C_(f))、高纯石墨(Graphite)以及玻璃碳(GC)为基体碳制备了C/Cu复合材料。利用OM、XRD、SEM、EDX等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基体碳种类对C/Cu复合材料浸润行为以及界面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_(f)和C/CCu-Ti合金基体润湿性较好,接触角分别为56.26°和40.12°,而Graphite和GCCu-Ti合金基体不润湿,接触角均大于90°。Cu-Ti合金与C_(f)、C/C良好的润湿性源于熔渗过程中C原子在TixCuy相中反应扩散所生成的TiC界面层能够较好地与C相和Cu润湿,从而有效改善了C/Cu界面润湿性和界面结合状态,其中,基体碳为C_(f)时所生成的TiC界面层厚度最大,且致密均匀。综合考虑基体碳与Cu-Ti合金的润湿行为及界面层组织,4种碳基体制备碳铜复合材料时的优劣顺序为C_(f)、C/C、Graphite、GC
朱强张东生范宇恒张静赵红亮
关键词:基体碳界面层复合材料
一种C/C-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车用受电弓滑板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C/C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铜网表面制备Ti‑Ta层,然后以无纬炭布、碳纤维网胎、石墨和Ti‑Ta铜网作为基本原材料,采用接力式针刺的方法进行炭纤维...
李杨肖鹏
一种C/C-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车用受电弓滑板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C/C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铜网表面制备Ti‑Ta层,然后以无纬炭布、碳纤维网胎、石墨和Ti‑Ta铜网作为基本原材料,采用接力式针刺的方法进行炭纤维...
李杨肖鹏

相关作者

胡锐
作品数:336被引量:1,139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温合金 合金 定向凝固 NI-CR 显微组织
王玉林
作品数:217被引量:910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复合材料 碳纤维 力学性能 环氧树脂 性能研究
李金山
作品数:748被引量:2,005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合金 钛合金 高温合金 力学性能 定向凝固
项忠霞
作品数:168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自行车 车架 脚蹬 下肢康复机器人 大腿
刘兆年
作品数:11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CU 铜基 C/CU复合材料 电镀 电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