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篇“ 615小鼠“的相关文章
观察附子乌头碱对正常615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前列腺素E2表达影响及对调节T细胞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实验剂量附子乌头碱对正常615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影响及其对615小鼠外周单核细胞分化成调节T细胞(Treg)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以不同实验剂量附子乌头碱高、中、低剂量(2、0.5、0.1 mg/mL)作为实验组及塞来昔布为阳性对照处理24 h,然后测定其受到不同剂量附子乌头碱及塞来昔布刺激后分泌PGE2和分化CD4+CD25+Foxp3+Treg的水平。采用ELISA检测PGE2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乌头碱高剂量能显著降低PGE2含量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GE2分泌量随乌头碱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乌头碱可降低Treg分化比例,乌头碱高、低剂量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乌头碱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乌头碱低剂量组Treg比例反而增加,而Treg比例随乌头碱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可见高、中剂量附子乌头碱能导致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PGE2减少,同时抑制了CD4+CD25+Foxp3+Treg的分化。结论适当剂量(高、中剂量)附子乌头碱可减弱615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免疫抑制。附子乌头碱抗免疫抑制作用在实验所选剂量范围中呈相关性,且对抗免疫抑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程诚曾永蕾王茎吴勇臧刘兵
关键词:单核细胞前列腺素E2调节T细胞
胸膜穿刺针联合OB吻合胶构建615小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采用胸膜穿刺针联合OB吻合胶构建615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在无菌环境下培养制成浓度1×10~7个/mL细胞悬液,然后将悬液接种于小鼠右腋下,建成胃癌动物皮下移植瘤模型,利用瘤块进行体内传代3次,胸膜穿刺针法进行穿刺移植建立615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同时建立对照组(未放瘤块)用于对比,小鼠成瘤情况利用外观形态学和HE染色方法评价。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模型组肿瘤在第12天后生长较快,模型成功率为100%。外观形态学观察,模型组10只小鼠成瘤率100%,平均瘤重为(7.7160±0.2937)g;对照组成瘤率为0,模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的瘤块体积较大,表面不规则,细胞核呈圆形、卵形或异形,核仁不显现,核分裂相较明显,是比较典型的胃癌组织的形态特征。结论胸膜穿刺针联合OB吻合胶法构建615小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成功率高、并且具有高效、便利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及研究。
程诚曾永蕾王茎吴勇冷玉玲孙春臧刘兵尹亚男刘青
关键词:615小鼠
塞来昔布联合氟尿嘧啶对MFC细胞615小鼠原位移植瘤COX-2、Fas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在塞来昔布及氟尿嘧啶干预下的小鼠前胃癌细胞(MFC)615小鼠原位移植瘤中环氧合酶(COX-2)、Fas的表达,对COX-2抑制剂联合氟尿嘧啶对胃癌的影响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制备MFC细胞615小鼠原位移植胃癌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塞来昔布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其中塞来昔布25mg/kg灌胃,氟尿嘧啶50mg/kg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干预3周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肿瘤COX-2、Fas表达。[结果]造模成功率100.00%(30/30)。联合用药组、塞来昔布组的小鼠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束后3组比较,塞来昔布组、联合用药组比对照组肿瘤体积和瘤重的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塞来昔布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更小、瘤重减轻(P<0.05)。COX-2蛋白在塞来昔布组、联合用药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as蛋白的表达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及氟尿嘧啶对胃癌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调节COX-2、Fas蛋白表达有关。
范立侨李勇李巧霞李涛赵群檀碧波
关键词:氟尿嘧啶FAS蛋白
汉防己碱联合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原位移植615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
目的:  胃癌是当今社会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不足30%。其主要原因是在治疗过程中,胃癌细胞对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产生较强大的耐药性,治疗效果不佳。...
石鑫
关键词:胃癌汉防己碱缓释氟尿嘧啶原位移植
OB吻合胶粘贴法构建615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采用OB吻合胶粘贴法建立615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无菌条件下用培养好的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制成浓度为1×107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615小鼠腋下,建立小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之后利用皮下移植瘤进行传代,最后采用OB吻合胶粘贴法建立615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设置假手术组,采用形态观察和HE染色方法评价成瘤情况。[结果]形态学观察,模型组10只615小鼠全部成瘤,成瘤率为100%,平均瘤重为1.32±0.64g;假手术组没有肿瘤长出,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肿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核质比也较大,是典型的胃癌组织的形态特征。[结论]采用OB吻合胶粘贴法建立615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建模成功率高、方便、高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广顺张光霁申力宋文瑛
关键词:胃癌原位移植瘤
猕猴桃多糖对615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PCNA、p5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猕猴桃多糖对615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表达的关系。方法:用OB吻合胶粘贴法建立615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40只615小鼠随机分为5组:猕猴桃多糖高、中、低剂量组、5-FU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p5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各组平均瘤重明显下降(P<0.01);猕猴桃多糖中、高剂量组的脾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用药各组PCNA、p53的平均阳性指数有显著下调(P<0.01)。结论:猕猴桃多糖对615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其抗肿瘤作用增强。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及下凋PCNA、p53的表达有关。
张光霁申力张广顺宋文瑛陈喆
关键词:原位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53
As_2O_3联合Aspirin对615小鼠移植性前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As2O3和Aspirin联合应用对615小鼠前胃癌侵袭、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前胃癌淋巴道移植瘤模型,用As2O3、Aspirin单独及联合作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瘤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并计数瘤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与NS组相比,各治疗组615小鼠移植瘤生长均受抑制,Aspirin组抑瘤率为15.4%,As2O3组抑瘤率为43.8%,减半联合组为45.6%,联合组为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内瘤组织转移抑制率As2O3组为22.4%,减半联合组和联合组分别为28.6%和50.0%。联合治疗组与减半联合组、Aspirin组、As2O3组及NS组相比,LMVD计数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2O3与Aspirin联合应用可抑制小鼠前胃癌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淋巴道转移。
于丽丽李琳琳柳红
关键词:AS2O3ASPIRIN淋巴道转移
FOLFOX4与1-D-甲基色氨酸联合治疗对荷胃癌615小鼠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FOLFOX4化疗方案与1-D-甲基色氨酸(1-methyl—D—tryptophan,1-D—MT)联合应用对荷胃癌小鼠的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IDO—peDNA3.1质粒和pcDNA3.1(+)质粒稳定转染MFC细胞,设定空白对照组;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mRNA和蛋白表达;建立荷胃癌615小鼠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FOLFOX4、1.D.MT和FOLFOX4+1-D—MT治疗。利用抑瘤率检测小鼠成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中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ytotoxicity Tlymphocyte,CTL)数量的变化,RT—PCR检测颗粒酶B(granzymeBGZMB)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与MFC和空质粒生理盐水组相比,IDO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大,生长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DO生理盐水组比较,FOLFOX4组、1-D—MT组和联合组肿瘤体积均变小,重量减轻,其抑瘤率分别为83.5%±0.4%、81.8%±0.4%、95.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给予生理盐水的IDO阴性对照组CTL及GZMBmRNA含量(22.1%±4.2%、0.370±0.019)较MFC组(46.9%±4.1%、0.450±0.017)、空质粒组(47.6%±4.8%、0.450±0.01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64.5%±2.5%、0.660±0.019)和1-D—MT组(55.3%±2.5%、0.560±0.015)与FOLFOX4组(34.2%±3.2%、0.330±0.012)相比,CTL及GZMB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较1—D—MT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OLFOX4与1-D—MT联合应用提高CTL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肿瘤的免疫逃逸能力。
康贵云申惠琴武希润刘小丽李哲萍李建稳王改赵柯王琦
关键词:肿瘤逃逸
塞莱昔布联合氟尿嘧啶对MFC615小鼠原位移植瘤COX-2、Fas表达的影响
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目前化疗已成为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众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非甾体类药物/(NSAIDs/)对乳腺癌、呼吸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等...
李涛
关键词:COX-2原位移植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养阴清热方对615小鼠HCa-F肝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抗肿瘤的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造模后,荷瘤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给生理盐水(空白组)、养阴清热方——安体优Ⅰ号低(ATU-L)、中(ATU-M)、高(ATU-H)3个剂量组灌胃、及阳性对照α-IFN和紫杉醇(PTX)组治疗,第14、21天处死动物,制备相应标本,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及TRAP-PCR-ELISA法,定性、定量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ATU-H组及ATU-M组对荷瘤小鼠的端粒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治疗第14天及第21天,ATU-H组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ATU-L组均为阳性,而ATU-M组在第14天为阳性,在第21天为阴性,电泳银染法也显示了相近结果。结论:安体优Ⅰ号对615小鼠HCa-F肝癌的端粒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谢长生高文仓吴良村

相关作者

高文仓
作品数:18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肿瘤转移 615小鼠 养阴清热方 骨转移 中医药疗法
谢长生
作品数:57被引量:273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恶性肿瘤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中医药疗法 养阴清热方
张光霁
作品数:249被引量:1,604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瘀毒 胃癌 中医学 黄帝内经 肺癌
申力
作品数:50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隐丹参酮 天麻素 原位移植瘤 胃癌 中医
吴良村
作品数:56被引量:507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肿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 晚期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