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47篇“ 25-羟维生素D“的相关文章
- 南充市妊娠早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南充市妊娠早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98例居住于南充市各地区的妊娠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分析25-羟维生素D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南充市妊娠早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为(43.24±20.53)nmol/L,缺乏率为67.85%。随着年龄增加,25-羟维生素D浓度逐渐升高,最高为≥35岁组。与无合并症妊娠早期孕妇相比,试管婴儿(IVF-ET)术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免疫系统疾病的孕妇妊娠早期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均较高(P<0.05)。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及血清维生素A浓度降低是妊娠早期孕妇发生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南充市妊娠早期孕妇维生素异常情况主要表现为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缺乏,且不同年龄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产检时可为不同孕妇制定个体化的维生素补充方案;维持血清维生素A浓度的适宜水平可减少发生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
- 范金银甘艳琼张又文李秋霞范波
- 关键词:妊娠早期25-羟维生素D年龄维生素A
-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11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观察组,61例血糖正常的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25(OH)D、血糖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 function,HOMA-β)、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尿病相关抗体[抗胰岛素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ies,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等指标,并对血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尿病相关抗体及胰腺功能等指标与25(OH)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化血红蛋白、IAA、GAD、ICA、HOMA-IR等均呈负相关(P<0.01),血清25(OH)D水平与性别、HOMA-β均呈正相关(P<0.01);观察组患者的25(OH)D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P<0.01),与HOMA-β呈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免疫损伤可能与体内血清25(OH)D水平不足有关,建议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在早期适当补充维生素D。
- 王晓丽于法常马洪伟王远方徐华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胰岛素抵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肥胖儿童糖脂代谢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究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其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诊断为儿童单纯性肥胖并糖脂代谢异常的7~14岁患儿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维生素D3补充治疗,2组均接受营养师减重期饮食指导联合运动管理。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血清25(OH)D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并分析治疗前血清25(OH)D水平与BMI和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INS、HOMA-IR、TG、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25(OH)D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与其糖脂代谢指标有相关性,单纯性肥胖儿童在饮食联合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3治疗,有利于其糖脂代谢的改善。
- 伍俐亭王久香万玲玲李维君张燕群傅宇翔邓泽元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肥胖儿童糖代谢紊乱高脂血症
-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及其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23年1—12月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胰岛素、C肽(C-peptide,C-P)、尿酸(uric acid,UA)、25(OH)D等指标,依据超声定量技术对脂肪肝的脂肪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以上因素与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肝脏脂肪含量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判断25(OH)D对M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本地区MAFLD患者的患病年龄偏低(P<0.05),体质量、BMI、腰围、血压均高于未患有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non-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n-MAFLD)者(P<0.05)。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AFLD组的空腹C-P[C-P(0)]及餐后2 h C-P[C-P(120)]水平高于n-MAFLD组,存在更高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P<0.05)。MAFLD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均高于n-MAFLD组(均P<0.05)。MAFLD组UA、超敏CRP(high-sensitivity CRP,hs-CRP)高于n-MAFLD组,MAFLD组同时也具有更高水平的AST、ALT、谷氨酰转肽酶(gamma-gutamyl tansferase,GGT)水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TG、25(OH)D、BMI、腰围、DBP、C-P(0)、C-P(120)、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ApoB、UA、AST、ALT、GGT和肝脏脂肪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是M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0.37,P=0.001)。ROC曲线分析25(OH)D诊断脂肪肝的切点是14.75 ng/mL(灵敏度32.0%,特异度46.0%)。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MAFLD患者存�
- 王亚培金慧成殷勤李洪彬马宇敏陈红梅蒋文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2型糖尿病
- 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糖尿病合并ASCVD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参数联合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就诊的13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ASCVD将其分为糖尿病组(68例)、合并组(71例),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颈动脉超声参数及血清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ASCVD的危险因素及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糖尿病组病程≥5年、FRS发病风险>10%占比小于合并组(P<0.05);合并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高于糖尿病组(P<0.05),血清25(OH)D水平低于糖尿病组(P<0.05);病程≥5年、FRS发病风险>10%、IMT、斑块积分较高、血清25(OH)D水平较低为糖尿病患者并发ASCVD的影响因素(P<0.05);颈动脉超声参数联合血清25(OH)D水平检测诊断糖尿病并发ASCV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诊断敏感度为88.73%,特异度为83.82%。结论: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25(OH)D水平联合诊断可为临床诊断糖尿病并发ASCVD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魏玲杰
-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颈动脉超声25-羟维生素D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 2025年
- 目的 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分别骨质疏松组(n=57)和无骨质疏松组(n=485)。检测患者血清25-(OH)D水平,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风险预测模型对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结果 5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25-(OH)D充足、不足、缺乏、严重缺乏者分别为18例(3.32%)、156例(28.78%)、324例(59.78%)、44例(8.12%),男性25-(OH)D充足、不足比例高于女性,缺乏、严重缺乏比例低于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2型糖尿病病程延长、女性、25-(OH)D缺乏为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1.813、1.706、2.162、1.654,P<0.05);体重指数(BMI)升高为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542,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风险预测模型:logit(P)=-13.799+年龄×0.595-BMI×0.612+2型糖尿病病程×0.534+性别×0.771+血清25-(OH)D水平×0.503。将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患者纳入阳性,2型糖尿病未发生骨质疏松患者纳入阴性,按照风险预测模型绘制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5.67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诊断灵敏度为78.95%、特异度为87.6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与年龄≥60岁、2型糖尿病病程延长、女性、25-(OH)D缺乏、BMI降低等多种因素有关。
- 侯新华高英马依拉·买买提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25-羟维生素D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血清25-羟维生素D、白细胞介素-17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IL)-17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1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86例(急性发作期组)、临床缓解期76例(临床缓解期组);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急性发作期患儿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22)。患儿均在治疗前,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应用呼出气优呼吸BA200一氧化氮检测仪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XS-5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应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机行高分辨率螺旋CT检查,计算气道重塑指标[气道壁厚度占气道外径百分比(T/D)、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IL-17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指标的关系。结果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血清IL-17、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重度组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17、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17、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与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呈负相关(r=-0.410、-0.311、-0.258、-0.325、-0.224、-0.511,P<0.05),血清IL-17与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呈正相关(r=0.511、0.511、0.392、0.405、0.464、0.682,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25-(OH)D与IL-
- 陆凡赵辉许亚洲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25-羟维生素D白细胞介素-17气道炎症气道重塑
- 极早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影响因素及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 分析极早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不足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极早产儿200例。检测患儿出生后2 h内血清25-(OH)D水平,统计血清25-(OH)D水平不足发生率,将血清25-(OH)D水平不足极早产儿纳入不足组,血清25-(OH)D水平正常极早产儿纳入正常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不足的影响因素。比较2组出生后28 d内NEC发生率,并比较发生与未发生NEC极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分析血清25-(OH)D水平预测NEC发生的价值。结果 血清25-(OH)D水平不足率为68.50%(137/200)。血清25-(OH)D水平不足组极早产儿母亲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GH)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产前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血清25-(OH)D水平不足组极早产儿冬春季出生率[59.12%(81/137)]高于正常组[31.75%(2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GDM、GH、产前血清25-(OH)D水平及极早产儿出生季节均为血清25-(OH)D水平不足的影响因素(P<0.01);血清25-(OH)D水平不足组NEC发生率[17.52%(24/137)]高于正常组[4.76%(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NEC极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未发生NEC极早产儿(P<0.01);血清25-(OH)D水平预测极早产儿发生NEC的曲线下面积为0.850(95%CI:0.792,0.89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59%、71.10%。结论 极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不足的影响因素包括母亲GDM、GH、产前血清25-(OH)D水平及极早产儿出生季节,且血清25-(OH)D水平不足与NEC的发生密切相关。
- 张敏杨立王文秀姚秋雨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妊娠期高血压曲线下面积
- 杭州市0~14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杭州市0~14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的26225例0~14岁体检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季节儿童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女童25(OH)D水平略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25(OH)D水平不断下降,维生素D缺乏和维生素D不足占比逐渐上升。<3岁儿童25(OH)D水平最高,10~14岁儿童25(OH)D水平最低。10~14岁男、女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季中春季儿童25(OH)D水平最高、夏季儿童25(OH)D水平最低。不同季节的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占比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好,但对于儿童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视,应积极宣传教育,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
- 江再菊何世波柳强胡道波杨丽红刘慧玲
- 关键词:儿童25-羟维生素D营养状况维生素D缺乏
- 血清25-羟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意义
- 2025年
- 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与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于2023.10-2024.10期间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现将所有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再根据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30例;从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的60名儿童中选择对照组,探讨血清25-(OH)D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关联性。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血清25-(OH)D、IgA、IgG、Ig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25-(OH)D不足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症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5-(OH)D、IgA、IgG、IgM明显高于重症组患儿(P<0.05)。将血清25-(OH)D作为自变量,IgA、IgG、IgM作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25-(OH)D与IgA、IgG、IgM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46,0.579,0.422,P<0.05)。结论 血清中25-(OH)D、IgA、IgG、IgM的表达和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提供新思路。
- 韩树敏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毛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