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06 篇“ 25-羟基维生素D “的相关文章
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 D 和25 -羟基 维生素 D 2025年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体摄入维生素 D 和25 -羟基 维生素 D 的重要食物来源。目前我国相关标准限于维生素 D 的含量测定,使用非衍生化方法进行检测。本研究以4-苯基-1,2,4-三唑啉-3,5-二酮(PTAD )作为衍生试剂,通过D iels-Alder反应,在维生素 D 和25 -羟基 维生素 D 上引入易电离基团,提高离子化效率,建立了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 D 和25 -羟基 维生素 D 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对衍生化条件、样品前处理条件、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乙腈溶剂中,目标化合物与衍生试剂PTAD 质量比为1∶10000的条件下,衍生反应充分;衍生反应1 h后达到稳定;相较于Silica和C 18固相萃取(SPE)柱,HLB SPE柱对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更高,同时可有效降低基质效应的影响;在水-甲醇流动相体系中添加5 mmol/L甲胺,可显著提升目标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样品经过均质,加入同位素 内标,碱液皂化,萃取浓缩,固相萃取柱净化和化学衍生,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上,以0.1%甲酸-5 mmol/L甲胺水溶液和0.1%甲酸-5 mmol/L甲胺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物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维生素 D 和25 -羟基 维生素 D 在0.2~50μg/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18~0.066μg/kg,方法定量限为0.06~0.22μg/kg,在0.20、1.0、5.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2.6%~99.4%,相对标准偏差为3.6%~6.2%。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 D 和25 -羟基 维生素 D 灵敏、准确的定量检测。 刘宇 谢继辉 章萍萍 周迪 赵维克 张居舟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25-羟基维生素D 衍生化反应 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水平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25 (OH)D ]水平与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9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25 (OH)D 、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一般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病理结果,分析不同25 (OH)D 水平和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肾活检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96例IgA肾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者120例(61.22%),维生素 D 不足者76例(38.78%)。维生素 D 缺乏组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尿轻链LAM水平均显著高于维生素 D 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 D 缺乏组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显著低于维生素 D 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25 (OH)D 与尿蛋白(r=-0.309)、尿微量白蛋白(r=-0.304)、24h尿蛋白(r=-0.308)、24h尿微量白蛋白(r=-0.308)、尿轻链LAM(r=-0.425 )呈负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r=0.159)呈弱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5 (OH)D 为应变量,其他各项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尿素 、肌酐、24h尿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轻链LAM、尿轻链KAP与25 (OH)D 独立相关,β分别为0.318、-0.323、0.157、-0.241、-0.934、0.899。结论25 (OH)D 水平与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病理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临床医生应关注其维生素 D 水平,必要时为患者补充维生素 D 。 李少辉 杨瑞霞 韩梅关键词:IGA肾病 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肾脏病理 25 -羟基 维生素 D <SUB>3</SUB>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猪囊膜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25 ‑羟基 维生素 D <SUB>3</SUB>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猪囊膜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药物组合物包括25 ‑羟基 维生素 D <SUB>3</SUB>及辅料,辅料包括无水乙醇、水、丙二醇、二甲基亚砜、... 侯永清 吴涛 易丹 张倩 李中华 张焱焱 吴梦郡非特异性过加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和25 -羟基 维生素 D 3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特异性过加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和25 ‑羟基 维生素 D 3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以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为出发序列,在第20位和/或第25 位和/或第57位所示的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后得到的蛋白质,... 徐飞 王炳荣 丁争艳 孟德尧 林开家 童浩文25 -羟基 维生素 D 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25 ‑羟基 维生素 D 检测试剂盒,具体涉及医学检测试剂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试剂盒体,在试剂盒体的内部安装有检测试剂管,且检测试剂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辅助检测试剂管,检测试剂管的另一侧设有对接检测组件;对接检测组... 马启冠 刘围 张乐乐25 -羟基 维生素 D 、甲状旁腺激素 水平与老年人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2025年 目的:探讨25 -羟基 维生素 D [25 -(OH)D ]、甲状旁腺激素 (PTH)水平与老年人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于北京市大兴区旧宫医院行骨质疏松筛查的老年人5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25 (OH)D 、PTH检测及骨密度检查,并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密度正常组(n=211,T>-1)、低骨密度组(n=25 2,-2.5≤T≤-1)、骨质疏松组(n=83,T<-2.5)。比较三组25 -(OH)D 、PTH水平,分析25 -(OH)D 、PTH水平与老年人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25 -(OH)D 水平比较,骨密度正常组>低骨密度组>骨质疏松组(P<0.05);三组PTH水平比较,骨密度正常组<低骨密度组<骨质疏松组(P<0.05)。25 -(OH)D 水平与老年人骨密度呈正相关,PTH水平与老年人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25 -(OH)D 水平与老年人骨密度呈正相关,PTH水平与老年人骨密度呈负相关,针对老年人群筛查25 -(OH)D 、PTH水平有助于早期评估骨密度状态,为临床制定骨质疏松预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马媛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老年 骨密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与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025年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 M)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呈稳步上升趋势,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25 -hydroxyvitamin D ,25 (OH)D ]不仅参与T1D M的发生发展,并对其并发症也起到预防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新型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标记物,对T1D M的诊断评估和预后预测具有较大意义。本文旨在分析NLR、血清25 (OH)D 与T1D M的研究进展。 薛堰方 刘俊祥关键词:1型糖尿病 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_(3)水平在IgA血管炎肾炎患儿中临床病理及预后意义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_(3)[25 -hydroxyvitamin D _(3),25 -(OH)D _(3)]水平在IgA血管炎肾炎(immunoglobulin A vasculitis nephritis,IgAVN)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儿科完善肾活检的IgAV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25 -(OH)D _(3)水平将患儿分为正常组和低下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结果共纳入了359例IgAVN患儿,与正常组(62例)相比,低下组(297例)患儿便血比例、肉眼血尿比例、血清肌酐、血尿素 氮、尿视黄醇蛋白、尿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蛋白定量、肾活检至尿蛋白转阴时间等指标均较高(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和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低下组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管间质损伤、新月体比例、肾小球节段硬化和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发生比例高于正常组(P<0.05)。生存分析显示,低下组患儿的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P<0.05)。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 -(OH)D _(3)低下是IgAVN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血清25 -(OH)D _(3)水平低下的IgAVN患儿的临床病理表现相对严重。血清25 -(OH)D _(3)水平低下是儿童IgAVN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于跑 张沛 高春林 王子 张印 葛争 周碧关键词:预后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25 -羟基 维生素 D 、IL-10、IL-17检测价值及其关联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25 (OH)D ]、白介素 -10(IL-10)、白介素 -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维生素 D 、IL-10及IL-17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关系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47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37例健康志愿者。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25 (OH)D 、IL-10、IL-17水平,分析CSU患者活动性评分与血清25 (OH)D 、IL-10、IL-17的相关性。结果CSU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25 (OH)D 水平均低于正常值,CSU组外周血中25 (OH)D 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表达水平相对对照组降低(P<0.01)。病例组血清25 (OH)D 与IL-10、IL-17水平之间均无相关性,而IL-10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r=-0.377,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25 (OH)D (r=-0.313,P<0.05)、IL-10(r=-0.459,P<0.01)水平与活动性评分呈负相关,而IL-17水平与活动性评分呈正相关(r=0.749,P<0.01)。结论CSU患者外周血IL-10、IL-17水平与病情进展相关,IL-10、IL-17可作为判断CSU发生发展的辅助指标;25 (OH)D 可能参与了CSU发生发展,但在本地区CSU患者中外周血25 (OH)D 的临床检测意义可能相对较小。 张艾丽 颜廷凯 王娟 徐妠 李乾艳 胡德星 方杰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新诊断酮症易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水平与酮症发作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新诊断酮症易发型2型糖尿病(ketosis-prone type 2 diabetes,KPT2D )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血清25 -羟基 维生素 D (25 OHD )水平与酮症发病的关系。方法:筛选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 M)患者151例(病程≤6个月),分为酮症易发型2型糖尿病(KPT2D ,n=79)和非酮症2型糖尿病(non-ketotic type 2 diabetes,NKT2D ,n=72)。比较KPT2D 组和NKT2D 组的人群特征、生化指标、糖代谢及骨代谢指标。分析血清25 OH,D 水平与酮症发作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KPT2D 患者酮症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KPT2D 和NKT2D 患者均存在维生素 D 缺乏。与NKT2D 组相比,KPT2D 组受试者血清25 OHD 值较低(P<0.01)。血清25 OHD 与血浆酮相关(R=-0.285)。血清25 OHD 是新发KPT2D 患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发作的独立保护因素 (OR=0.887,P=0.047)。结论:KPT2D 患者血清25 OHD 水平是其酮症发作的独立保护因素 。 王洋 李钰婕 郭一璠 童慧昕 王蕊 朱海伟 张晶镔 陈若然 孔媛 高伟 于浩关键词:2型糖尿病 25-羟基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