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7篇“ 15N-尿素“的相关文章
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氮素耦合对葡萄生长及15N-尿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为探讨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氮水平的耦合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两年生巨峰葡萄幼树为试材,利用15N标记示踪技术,设不同灌溉方式(传统双侧滴灌、固定根区滴灌、交替根区滴灌,分别记为CDI、FDI、ADI)和施氮水平(施氮量为0.4、0.8、1.2 g·kg^(-1)土,分别记为N1、N2、N3),研究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氮水平耦合对葡萄生长指标、氮素的吸收与分配及15N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DI相比,FDI和ADI葡萄新梢修剪量平均显著降低21.3%和13.5%,同一灌溉方式下,葡萄新梢修剪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果实干物质量和当年生物量均表现为ADI>CDI>FDI,FDI和ADI的果实干物质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CDI的果实干物质量在N2最高。ADI果实的Ndff值明显高于CDI和FDI,主蔓和根砧等贮藏器官的Ndff值于不同灌溉方式间差异较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葡萄各器官Ndff值降低。ADI的15N肥料利用率最高,分别比CDI和FDI平均显著提高1.3和6.0个百分点,且15N肥料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总之,根区交替灌溉(ADI)与中等施氮量(N2)耦合既能协调葡萄的生长,获得较高的果实干物质积累,又能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本研究为葡萄高产与水氮高效协调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丽楠韩晓日韩晓日孙占祥
关键词:葡萄施氮量氮肥利用率15N示踪
梨幼树到结果初期春施15N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的残留与损失被引量:4
2021年
2014—2016年,以‘黄冠’梨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从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春季施用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土壤残留与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期(2014—2015年)梨树生长以中心干和粗根等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生长量相对较小;进入结果初期(2016年)后树体生长表现为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枝梢等营养器官生长与产量形成并存,生长量大幅增加。整个试验期间,树体贮藏器官的标记氮素吸收量较大,其中幼树期中心干吸收量最大,结果初期粗根吸收量最大。0~100 cm土层标记氮素残留量随土层深度和施用年限增加逐渐降低,其中,施用标记氮素后第1年(2014年),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较高,残留率达63.61%,梨幼树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3.25%。随后两年(2015—2016年)土壤残留量较低,树体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0.51%和0.80%。试验结束时,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标记氮素的累计利用率为4.57%,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为20.34%,损失率达75.07%。
梁振旭孙明德武阳田海青杜瑞瑞赵艳艳刘松忠
关键词:幼树期
结果初期黄冠梨对春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被引量:8
2020年
以3年生黄冠梨为材料,探讨了早春施用15N尿素后,树体在萌芽期-新梢缓慢生长期和新梢缓慢生长期-果实成熟期对氮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梨树在萌芽期-新梢缓慢生长期主要以新梢和叶片等营养器官生长为核心;在新梢缓慢生长期-果实成熟期则以根系等贮藏器官生长为主,果实产量品质形成为辅,且树体尤其是贮藏器官的生物量成倍增加。由于各器官尤其是新梢和叶片生长旺盛、新梢缓慢生长期吸收的标记氮量相对较多,各器官吸收的肥料氮(Ndff)值相对较高;果实成熟期除粗根外各器官的Ndff值均低于新梢缓慢生长期。萌芽期到新梢缓慢生长期吸收的标记氮主要分配在新梢和叶片营养器官中,新梢缓慢生长期到果实成熟期吸收的标记氮则主要分配在贮藏器官中;整个生育期间,植株吸收的标记氮在贮藏器官中分配率最高,营养器官次之,生殖器官中分配率最低。3年生梨树从萌芽期-新梢缓慢生长期、新梢缓慢生长期-果实成熟期吸收的肥料氮分别占当年总吸氮量的31.1%和21.0%,而两个时期内吸收的土壤氮占比分别达68.9%和79.0%。
孙明德武阳梁振旭田海青赵艳艳杜瑞瑞刘军刘松忠
关键词:黄冠梨
施氮水平对‘库尔勒香梨’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施氮水平对‘库尔勒香梨’树体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合理施肥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以6 a(年)生的‘库尔勒香梨’树体为研究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库尔勒香梨’树体的生长状况和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结果】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库尔勒香梨’树体的生物量、氮素积累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和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均表现为N3>N2>N1>N0。‘库尔勒香梨’树体各器官的Ndff值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差异较大,各生育期均表现为N3水平下最大,N2次之,N1最小。在果实成熟期时,不同施氮水平下果实15N分配率存在差异,N2水平下15N分配率(31.79%)显著高于N3(23.86%)和N1(23.76%)。‘库尔勒香梨’树体15N利用率随生育期的推进显著提高,在果实成熟期树体15N利用率表现为N2(20.19%)>N1(16.86%)>N3(15.58%)。【结论】氮肥施入至果实成熟期,在N2水平下果实的生物量和对氮素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树体对肥料15N-尿素的利用率也达到最高(20.19%)。因此,在‘库尔勒香梨’的栽培中,应该适宜控制氮素的投入,明确最适的氮肥用量,从而提高树体的氮肥利用率和果实产量,推荐6 a生‘库尔勒香梨’施氮水平为每666.7 m^2施氮20 kg。
何雪菲马泽跃张文太陈波浪陈波浪柴仲平
关键词:施氮水平氮素
供氮水平与地面覆沙对苹果幼树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探究地面覆沙与供氮水平对陇东旱塬苹果幼树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为实现半干旱区苹果园合理施氮、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3 a生富士苹果幼树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田间设置主区为地面管理措施,清耕(对照CK)和覆沙(SM),副区为2个供氮水平,5 g 15N-尿素(N1),5 g15N-尿素+75.5 g普通尿素(N2)。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于6月(果实膨大期)、8月(新梢停止生长期)和10月(落叶前)3个生育期对植株各器官15N丰度和全氮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地面覆沙增加了幼树地上部生物量累积,覆沙条件下供氮有利于生育后期地上部和总生物量累积;清耕条件下高供氮量(CKN2)可有效增加地下部干物质量,但SMN1处理于落叶前(10月)地下部生长极快,与CKN2差异不显著(P>0.05)。地面覆沙和供氮水平及二因素互作显著影响果实和多年生枝的Ndff值(氮素含量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P<0.05),二因素互作对果实Ndff值累积作用较多年生枝更大。6月和8月,地面覆沙条件下SMN1处理多年生枝和细根Ndff值最高,分别为2.26%、3.21%和3.67%、5.89%。当年生育周期内,二因素及二因素协同作用对果实15N分配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其他器官存在部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贮藏器官是树体最大的15N利用器官,其次为营养器官、生殖器官。整个生育期内,植株15N利用率为3.38%~38.00%,表现为地面覆沙SM>CK,地面覆沙显著提高苹果幼树的15N利用率(P<0.05),而供氮水平的升高对树体15N利用率的影响大多情况下并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认为,该试验条件下较低的供氮水平(N1)及有效的地面覆沙措施(SM)既可促进幼树总生物量累积,又能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从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中氮肥投入。
任静刘小勇韩富军李建明彭海
关键词:果园生物量氮素利用率苹果
应用15N标记尿素研究硝化抑制剂对设施番茄氮素去向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为明确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简称CP)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增效机制,本研究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应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在推荐施氮量(180 kg·hm^-2)和习惯施氮量(300 kg·hm^-2)下,CP对设施番茄氮素去向的影响,并进行了其增效机制的初探。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80和300 kg·hm^-2条件下,施用CP可增加番茄产量17.3%和31.4%,肥料氮回收率分别增加8.6和9.2个百分点,氨挥发排放增加了2.47和3.65 kg·hm^-2,其他损失合计减少了15.5和27.6 kg·hm^-2。添加CP促进了氮素从茎和叶向果实的转移,且减少了氮素损失,提高了氮素利用率,这可能是其增效的机制之一。施用CP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成本,在蔬菜生产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许纪元闵炬施卫明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蔬菜氮损失
苹果摘叶及枝干喷施尿素对春季土施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以 6 年生‘烟富 3’/SH6/平邑甜茶为试材,利用^ 15N 同位素标记,研究 LP+NU(2015 年落叶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不喷施尿素)、LP+U(2015 年落叶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喷施尿素)、NLP+NU(2015 年落叶前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不喷施尿素)、NLP+U(2015 年落叶前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喷施尿素)处理对苹果春季土施^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苹果根部贮藏营养水平差异显著,其中 NLP+U处理苹果根系淀粉、可溶性总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39.71 mg/g、11.28 mg/g、25.74 mg/g、0.31 mg/g,高于 LP+NU、LP+U、NLP+NU 处理;NLP+U(2015 年不摘叶+2016 年枝干喷施尿素)处理对苹果根系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其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表面积密度、根长密度等根系形态指标及根系生物量由高到低分别为 NLP+U>NLP+NU>LP+U>LP+NU 处理,且新梢旺长期苹果植株体内全氮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 NLP+U>NLP+NU>LP+U>LP+NU;不同处理间苹果各器官 Ndff 值存在明显差异,且均以根的 Ndff 最高,各器官的 Ndff 值均以 NLP+U 处理最高,LP+NU 处理最低。NLP+U 处理显著提高了苹果植株氮素利用率。
于波何流葛顺峰姜远茂
关键词:苹果
渗灌施肥对嘎啦苹果生长发育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当前苹果园施肥量大、肥料利用率低限制了苹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水肥一体化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技术,渗灌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一个类型,渗灌是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灌溉管道系统,将水分与营养同时输送到植物根系所在土层,节肥节水效果...
田蒙
关键词:嘎啦苹果15N-尿素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镍对苹果植株及平邑甜茶幼苗15N-尿素吸收、转化及利用的影响
试验于2014~2015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进行。以2年生红富士(M. domestica Borkh.‘Red Fuji’)/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嫁接苗、苹果砧木平邑甜...
孙凤金
关键词:平邑甜茶15N-尿素
文献传递
不同供镍水平对苹果15N-尿素吸收的研究
2016年
据《园艺学报》2016年第6期《不同供镍水平对苹果植株15N-尿素吸收分配的初步研究》(作者孙凤金等)报道,为初步研究不同供镍水平对植株15N-尿素吸收、转化及分配特性的影响,以2年生八棱海棠/富士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用5个供镍(Ni SO4·6H2O)水平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砂培,1个月后叶面喷施15N标记的尿素,20 d后测定叶片的镍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植株15N-尿素的分配、吸收及利用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施镍量的增加。
高敏
关键词:镍含量苹果谷氨酰胺合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关作者

姜远茂
作品数:409被引量:3,601H指数:3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苹果 平邑甜茶 类黄酮 编码基因 15N-尿素
葛顺峰
作品数:147被引量:1,217H指数:21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苹果 平邑甜茶 苹果砧木 15N-尿素 幼苗生长
陈倩
作品数:35被引量:351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苹果 15N-尿素 平邑甜茶 分次 叶片衰老
魏绍冲
作品数:100被引量:760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苹果 平邑甜茶 乙烯受体 尿素 15N-尿素
柴仲平
作品数:194被引量:1,228H指数:19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库尔勒香梨 香梨园 光合特性 红枣 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