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9篇“ 100M跑“的相关文章
田径世锦赛女子100m项目竞技格局动态演进态势研究
2025年
本文以帕累托分析法为基础,结合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绝对优势指数和递进系数法,对第1至第19届田径世锦赛女子100m项目竞技格局进行研究,以揭示女子100m项目竞技格局动态演进态势。结果发现:(1)女子个人速度类项目竞技格局变化明显,前期欧洲代表队领衔,中后期北美洲代表队崛起,并持续拉开与其余大洲地区代表队的差距;(2)北美洲及欧洲女子个人速度类项目优势代表队在女子100m项目的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绝对优势指数表现均优于其余大洲代表队;(3)女子100m项目第1名、前3名及前5名递进系数变化情况具有较高一致性,且该项目竞技成绩总体呈波动向上发展趋势;(4)中国女子100m项目仍面临来自北美洲及欧洲代表队的巨大压力。
秦玖陈小伟刘海龙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
高中体育特长生100训练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5年
在全国各大高校招收体育特长生的考试项目中,100几乎是必考项,但是在部分基层高中,尤其是县城里的普通高中,训练的条件艰苦,训练的设备及器材也有限。教练员进行100训练时,采用的训练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不够系统、不够科学,且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的100速度提升得较慢,成绩不够理想。笔者通过多年基层教练的教学及训练经验,特总结出以下在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王磊
关键词:100米跑体育特长生
小学阶段100训练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策略
2025年
100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阶段学生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本文从柔韧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等多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对小学生进行100训练的方法,以期给相关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推进小学阶段训练学生100方法的改革,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陈爱芬
关键词:100米跑
100”大单元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在基础教育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核心素养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前体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将核心素养融入“100”的大单元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设计了100大单元教学计划,选取90名复兴路小学水平三的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100、50米、10s高抬腿、立定跳远和十字象限跳成绩以及参与运动的次数均有显著的提升,养成了遵守规则和树立正确胜负观等体育品德,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陈振雷孙利红孙利红罗光荣
100运动员比赛期营养补充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
2025年
本文旨在为100运动员提供一份比赛期的营养补充实施方案,通过分析项目特征、能量供应和比赛特点,结合运动营养学知识,帮助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优化营养补充,以提升竞技表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制定适合比赛期的营养补充方案。
朱丽明张位钟可立李友谊
关键词:比赛期营养补充
送髋技术对体育专业考生100成绩提升的影响
2024年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和对比分析法,从某中学中随机抽取1年以上训练的男性体育专业考生20人作为实验对象,以专门性送髋技术动作为训练内容,通过6个月的专门性训练对提高100米短成绩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
张勇胜黄思荣
关键词:送髋技术体育专业100米跑成绩
SAQ训练对广东省高考体育生100成绩的影响实验研究
高考体育术科考试是国家选拔体育人才的形式之一,同时也是高考体育生考上理想大学的重要途径。高考体育生是体育人才培养的特殊群体,不仅要学习高中文化课程,还要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高体育术科成绩,面临着双重压力。广东省高考体育术...
胡燕华
关键词:有效性
髂腰肌在100中的作用与训练方法研究
目的:近年来,体能训练、核心训练成为运动训练领域中的热点词汇。其衍生出的训练方法层出不穷,但大多是以提高核心稳定性为主,对100的运动成绩的提升有限。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有针对性的提高某一肌群力量,致...
陈钰谢豪
关键词:髂腰肌100米跑
不同等级100运动员下肢肌肉体积特征及其运动成绩关系的实验研究
下肢肌肉体积决定着下肢肌群力量,下肢肌肉力量虽然是短运动员专项力量和速度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肌肉体积与相对力量之间存在关联影响,因此下肢肌肉体积能够直观反映出专项能力和训练水平。目前,由于不同等级100米运动员之间...
邓婉钰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世界优秀女子100 m运动员参赛特征与竞技状态变化分析
2024年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巴黎奥运会女子100 m前8名运动员在布达佩斯世锦赛至巴黎奥运会期间的参赛特征与竞技状态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短运动员调控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参加布达佩斯世锦赛的女子100 m运动员的参赛次数为5~13场,每场比赛的参赛间隔时间在1~3周不等;未参加布达佩斯世锦赛的运动员参赛次数为6~8场,每场比赛参赛间隔时间在1~8周不等;在布达佩斯世锦赛后多数运动员选择休息调整,在巴黎奥运年参赛安排主要集中在5~8月;女子100 m运动员竞赛成绩呈波浪形周期性变化,且最佳竞技状态主要出现在8月的大型比赛中。建议:教练员根据女子100 m运动员的特点合理安排参赛场数,并根据女子100 m运动员状态安排每场比赛的时间间隔;多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训练理念与体系,完善竞赛安排;在奥运年将主要比赛安排在5~8月;通过增加比赛次数,逐渐帮助女子100 m运动员提升竞技状态。
陈宇杰王鹏谭凯戈彭健杨阳袁浩
关键词:竞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