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0篇“ 龙门山造山带“的相关文章
龙门山中段茂县-汶川断裂中生代变形条件研究与构启示
2024年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深部构与变形机制一直是广泛讨论的课题。目前针对该的研究多集中于新生代剥露历程、动力学机制以及与四川盆地的耦合演化关系。现有的研究表明,在印支期随着华北地块、扬子地块与松潘-甘孜褶皱的汇聚,龙门山过程已经开始,并在早白垩世发生一定隆升。以上针对龙门山中生代的构环境研究多建立在变质矿物温压计之上,而从构解析与岩石变形组构特征研究中生代变形较少,缺乏来自构岩变形的直接约束。因此,本研究以龙门山中段茂县-汶川断裂两侧糜棱岩化改的志留系变质岩与彭灌杂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露头观察和显微镜下分析基础之上,采用EBSD技术分析石英、斜长石晶格优选定向特征,以期限定龙门山中段茂县-汶川断裂中生代不同阶段变形环境。研究表明,茂县-汶川断裂最初发生了类比温度为500~650℃的韧性变形,尔后发生了类比温度为300~400℃脆性-低温韧性变形叠加。后期的叠加变形反映出,随着龙门山的抬升,茂县-汶川断裂由透入性变形转变为应变局部化
陈玮刘翔瑞游劲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EBSD技术
龙门山北段黄泥坪金矿床的矿床地质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023年
黄泥坪金矿床位于龙门山北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包括汉树沟、关石、柳树坪和石罐子4个矿段,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兼具石英脉型矿化。为进一步扩展深部找矿空间,评价深部找矿潜力,本文针对汉树沟和关石蚀变岩型矿化开展了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汉树沟矿段的主要伴生元素为As、Ba,关石矿段的主要伴生元素为As、Sb、Ag、Hg、Pb、Ba,其中As与Au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指示Au矿化异常信息的最佳元素,且As含量>3785×10^(-6)、Au含量>0.075×10^(-6)、Hg含量>0.13×10^(-6)、Sb含量>11×10^(-6)可作为矿化蚀变的判别标志。黄泥坪金矿床各元素在垂向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富集,矿体前端元素组合为Hg、Sb、Ag、Pb,近矿元素组合为Au、As,矿体尾部元素组合为Ba、Cu、Co、Mn、Bi、Ni、Zn。汉树沟矿段北西方向钻孔深部出现矿体上盘角砾白云岩以及矿体前端和尾部Hg/Co、(Hg+Sb)/(Co+Ba)、(Hg+Ag+Pb)/(Co+Ni+Mn)值的显著增大,指示其深部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江宏君陈华勇王朋高政伟纪冬平吴宝鹏程博兴焦宏剑王义忠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深部成矿预测龙门山造山带
龙门山北段黄泥坪金矿床蚀变矿化特征与SWIR勘查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黄泥坪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北缘,是龙门山北段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的中型金矿床,研究程度较低,蚀变矿化分布特征和矿床成因仍不清楚,需要新的勘查方法和思路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和短波红外光谱(SWIR)研究,发现黄泥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毒砂化、白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白云母通常呈细小鳞片状分布于毒砂和黄铁矿的周围,金主要以不可见金的形式存在于毒砂和黄铁矿中。汉树沟、关石、柳树坪和石罐子4个矿段应属同一成矿系统,其中汉树沟和关石矿段的蚀变矿化期次可分为早期变质成矿期和晚期热液脉成矿期,变质成矿期包括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浸染状毒砂-黄铁矿阶段,热液脉成矿期包括石英-方解石粗脉阶段和毒砂-黄铁矿-方解石细脉阶段。变质成矿期发生了第一次金矿化,热液脉成矿期发生了第二次金矿化。SWIR勘查应用研究发现,矿体上盘千枚岩和下盘变质砂岩中发育较多Al–OH吸收峰位值较大的变质成因多硅白云母,而矿化部位则主要发育Al–OH吸收峰位值较小的热液白云母,Pos2200≤2202.5nm可作为热液白云母族矿物与变质成岩白云母族矿物或者二者混合相(指变质成岩白云母族矿物占主导,含有部分热液白云母族矿物)的大致界线。同时Pos2200≤2202.5 nm,且IC值为1.0~1.5可作为黄泥坪矿床新的勘查指标。本研究可以为认识龙门山北段浅变质沉积岩容矿的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江宏君陈华勇王朋高政伟纪冬平吴宝鹏程博兴冯雨周焦宏剑王义忠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
龙门山辛家咀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辛家咀金矿床位于后龙门山北东段,是2020年新发现的一个金矿床(年度金资源量约960 kg),找矿潜力巨大。基于详细的野外露头、探槽、钻孔编录和镜下观察,发现辛家咀金矿床中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主要以裂隙金和包裹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石英和少量多金属硫化物中。结合脉体穿插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将辛家咀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主成矿期,可细分为3个成矿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方解石-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碳酸盐阶段。此外,辛家咀金矿床发育于燕子砭—花石沟脆-韧性剪切中,矿体的产出严格受剪切控制,仅在脆-韧性变形强且脆性断裂发育的部位才发育高品位金矿石。综上,辛家咀金矿床属于脆-韧性剪切型矿床。
刘基杨可张晓星寇少磊杨伟王占彬田渊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成矿阶段构造控矿
龙门山北段黄泥坪金矿成矿特征与找矿勘查标识研究
1.地质背景龙门山陆内位于扬子地块西北缘,其北接碧口地块,北东侧以勉略与西秦岭相邻,西缘为松潘一甘孜,是秦岭新元古代晚期至新生代洋盆扩张裂解到洋陆俯冲、陆-陆碰撞以及陆内演化的产物(张国...
江宏君陈华勇王朋高政伟纪冬平王义忠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成矿期金矿成矿黄铁矿化找矿勘查
龙门山的岩石圈变形和应变分配研究-数值模型
新生代以来,随着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持续碰撞挤压,青藏高原物质不断向东运动。青藏高原东缘受到四川盆地的阻挡,形成了相对高陡的地貌边界,即龙门山。跨越龙门山,大致以北川为界,其南段和北段的岩石圈变形差异非常...
孙玉军李海龙范桃园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四川盆地岩石圈变形前陆盆地
文献传递
龙门山的早期活动及其对作用的启示被引量:5
2017年
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映秀-北川同震地表破裂南段虹口乡八角庙地区发现有假玄武玻璃出露于~240m宽的断裂内,代表了断裂以往地震和断裂活动的直接产物。这套假玄武玻璃的高温熔融成因得到了元素地球化学和熔融结构的证实。玻璃基质、蚀变矿物和碎屑斑晶的化学分析显示假玄武玻璃继承了碎裂岩/超碎裂岩围岩的主要化学成分,除石英外,主要由长石和云母两种端员组分选择性熔融形成,并呈现出了化学组分分布的不均一性。假玄武玻璃的锆石U-Pb和玻璃基质^(40)Ar/^(39)Ar定年结果证实映秀-北川断裂的古地震发生于229~216Ma的中-晚三叠世,并具有11~14km的震源深度,表明映秀-北川断裂的早期活动始于印支期的运动。伴随着印支运动的发生,龙门山断裂形成了其初始构框架,并对之后的构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勇李海兵王焕张蕾李成龙
关键词:龙门山假玄武玻璃
龙门山早期断裂活动的古地震制约——来自汶川科钻(WFSD)岩心的证据被引量:7
2017年
强地震是断裂活动的表现形式,可以诱发地表沉积层序顶部未固结的软沉积物发生变形,形成新的变形层(即震积岩***)。因此,在连续沉积剖面中赋存的多层震积岩应是断裂活动的直接证据。川西前陆盆地中的软沉积物变形记载了龙门山断裂的活动信息,对认识龙门山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和三号孔(WFSD-3)连续岩心剖面的岩性分析和构研究,识别出11段不同深度的液化角砾岩层,它们是地震触发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岩层。11个液化角砾岩段厚度从~20m至102m不等,分布在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二-五段。这些液化角砾岩层记录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形成过程中晚三叠世断裂活动特征及趋势。这些厚度不等的震积岩粗略指示约2~20万年的地震活动长周期(地震幕),以及约4至70万年的间震期(地震幕的间隔时间),反映了龙门山断裂早期脉动式(幕式)活动特征。从不同段液化角砾岩层分布间隔规律来看,地震活跃期间隔(即间震期)越来越短,显示龙门山断裂活动越来越强的趋势。结合前人地表软沉积物变形研究,我们认为龙门山在晚三叠世经历了多期次的正断-逆冲活动的作用(至少经历14个地震活跃期),形成龙门山雏形及前陆盆地。
王焕李海兵乔秀夫司家亮何祥丽
关键词:古地震龙门山造山带
龙门山及邻区重力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
龙门山重力场研究表明它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为此,构建了横贯松潘甘孜块体、龙门山和四川盆地的二维剖面的数值模型,采用黏弹性模型对重力场响应对研究区构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重力均衡调整...
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地震孕育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龙门山及邻区重力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3年
龙门山重力场研究表明它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为此,构建了横贯松潘—甘孜块体、龙门山和四川盆地的二维剖面的数值模型,采用黏弹性模型对重力场响应对研究区构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重力均衡调整导致了深部物质的垂向复杂动力学响应.在印度板块碰撞挤压效应与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势能差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高原东缘深部物质在龙门山深处向东运移时潜入地幔,构成了青藏高原物质向东运移的另一种补偿方式;(2)流变结构及应变能的计算结果表明,龙门山上、中地壳层能量集中危险度较高的地段与汶川大震的孕震及发震方式基本一致,龙门山两侧介质属性、构格局和流变属性的差异对汶川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3)进一步开展由包含地表剥蚀的重力均衡调整效应与挤压缩短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为合理地解释龙门山及周缘地动力学响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地震孕育数值模拟

相关作者

刘树根
作品数:488被引量:5,641H指数:47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龙门山 灯影组 震旦系 页岩气
赵锡奎
作品数:114被引量:1,231H指数:2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阿克库勒凸起 龙门山 油气 油气成藏
罗志立
作品数:93被引量:1,782H指数:28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油气勘探 龙门山 龙门山造山带 前陆盆地
王国芝
作品数:215被引量:2,174H指数:3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灯影组 震旦系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徐国盛
作品数:227被引量:2,299H指数:29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西湖凹陷 碳酸盐岩 震旦系 油气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