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6 篇“ 黏液分泌 “的相关文章
胃黏液 分泌 性腺癌:胃腺癌病理分型再思考 被引量:1 2024年 当前胃腺癌病理分型方式繁多复杂,但存在亚型覆盖不全面、关注面不足、预后相关性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临床实践发现,黏液 的分泌 是影响胃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黏液 分泌 情况将胃腺癌分为黏液 分泌 性腺癌(GMA)及非黏液 分泌 性腺癌(GNMA)。相较于GNMA,GMA具有TNM分期晚,进展迅速,易发生侵袭转移,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等病理特征,且在遗传学、影像学、治疗特征等方面与GNMA存在诸多差异。使用该分类对胃腺癌亚型划分更明确,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价值,并可能有助于推动胃癌新病理分型的提出和推广应用。 张原 孙莲慧 张鹏善 罗再 蒋立人 黄陈关键词:胃腺癌 黏液分泌 黏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浸润性乳腺癌伴黏液 分泌 误诊为乳腺黏液 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类型(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BC-NST)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但IBC-NST伴黏液 分泌 临床比较少见,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时容易误诊为乳腺黏液 癌(mucinous carcinoma, MC)。2020年12月本院收治1例乳腺癌患者,术中冰冻病理误诊为乳腺MC,后经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IBC-NST伴黏液 分泌 。 杨安强 李冰 王小捷 付锦艳关键词:乳腺癌 黏液癌 误诊 浸润性癌 桔梗元参汤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黏液 分泌 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桔梗元参汤(JGYST)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组织炎症和黏液 分泌 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JGYST组、卵清蛋白(OVA)组及OVA+JGYST组。OVA组和OVA+JGYST组小鼠用50μg OVA腹腔注射致敏,每周2次,致敏后连续7 d用OVA 20μg滴鼻激发哮喘;OVA+JGYST组小鼠每次OVA激发前1 h用JGYST 200μL灌胃,共灌胃7次;对照组用相同剂量的PBS缓冲液腹腔注射、滴鼻和灌胃;JGYST组小鼠用相同剂量PBS缓冲液腹腔注射和滴鼻,用相同剂量JGYST灌胃。采用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并计算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 (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 (Th2)和树突状细胞(DCs)数及成熟DCs百分率和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和PAS染色,对照组小鼠气道和肺泡结构完整、无炎症细胞浸润,无黏液 分泌 ;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气道组织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气道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Th2和DCs数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成熟DCs百分率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 Th2和DCs数均明显减少(P<0.01),成熟DCs百分率和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IL-4、IL-10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肺组织中IL-4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IL-10 mRNA表� 唐红梅 李月蛟 王星 王志彬 袁谢芳 王孝芸关键词:哮喘 气道炎症 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黏液 分泌 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黏液 分泌 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支气管扩张治疗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的排痰量、气道黏液 分泌 指标(痰液干/湿重及黏度)、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心率(HR)]及生存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结果:观察组的支气管扩张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排痰量、气道黏液 分泌 指标、运动耐力指标及SGRQ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1周后观察组的排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干预2周后的排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干预1周及2周观察组的气道黏液 分泌 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HR及SGRQ问卷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气道黏液 分泌 及运动耐力状态,因此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许巧珍 蔡珍珠 黄惠娟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伴细胞外黏液 分泌 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1例 2023年 患者女性,52岁,左侧乳腺肿块渐进性生长4年,无明显不适,自觉肿块变硬6个月入院。体检: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触及一大小2.0 cm×1.5 cm×1.0 cm的质硬肿块,表面欠光滑,边界欠佳,活动度欠佳。B超示:左侧乳腺1点钟方向可见一大小18.1 mm×15.1 mm×18.0 mm的低回声结节,BI-RADS分类:5类。MRI平扫+增强示:左侧乳腺外侧皮肤局部略凹陷并可见条片状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且可见分叶,BI-RADS:5级。遂行“左侧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病理检查示:浸润性小叶癌。临床以TA方案化疗3个疗程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左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谷腾腾 刘宇琼关键词:乳腺肿瘤 浸润性小叶癌 病例报道 用于治疗以黏液 分泌 过多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治疗以黏液 分泌 过多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需要这种治疗的人患者施用γ分泌 酶抑制剂(GSI),其中施用GSI有效地减少所述患者肺中的黏液 或抑制所述患者肺中的黏液 积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 杰弗里·阿克塞尔罗德 卡洛斯·米拉 埃斯特·弗拉达尔基于机器学习的胃黏液 分泌 性腺癌特征基因筛选及免疫浸润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胃黏液 分泌 性腺癌(GMA)的特征基因及特征通路,探索GMA的诊断标志物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联。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胃癌(GC)测序数据,以P<0.05为标准筛选99例GMA与311例胃普通型腺癌(GTA)样本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功能富集方法分析GMA特征通路和功能途径,进一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使用套索回归(LASSO)结合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获取23个特征基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EGs的诊断效能,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在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O)数据集GSE113255中对DEGs的表达和诊断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在TCGA数据库中检测到1769个DEGs(P<0.05),其中759个在GMA中上调,而1010个在GTA中上调。这些基因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调节等途径显著相关(P<0.01)。GMA组中CMTM8(11.416比17.845,P<0.001)、RTKN(8.456比13.845,P<0.001)、TOMM34(23.219比36.991,P<0.001)平均表达量均低于GTA组,是GMA的诊断标志物。GMA组中M2巨噬细胞(P<0.01)、静息肥大细胞(P<0.001)浸润水平高于GTA组,而激活CD4+T细胞(P<0.01)浸润水平低于GTA组。结论CMTM8、RTKN和TOMM34是GMA的特征基因,与M2巨噬细胞和静息肥大细胞浸润等显著相关。 张原 张鹏善 罗再 徐亦天 蔡谦谦 黄陈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仿生鲨鱼皮黏液 分泌 超亲水功能表面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2023年 以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亲水改性剂,与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复合,进一步通过紫外光固化等手段制备出仿生鲨鱼皮黏液 分泌 的超亲水功能表面.研究表明,在光固化聚氨酯体系中引入吐温20(Tween 20)、吐温40(Tween 40)、吐温60(Tween 60)、吐温80(Tween 80)、吐温85(Tween 85)或曲拉通X-100(Triton X100)等亲水改性剂,可获得具有稳定自修复功能的超亲水仿生功能表面,且展示出较好的透光性和防雾与油-水分离效果.该仿生鲨鱼皮黏液 分泌 超亲水功能表面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绿色环保,为仿生超亲水表面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有望用于生物医用涂层、油-水分离及防污涂料等领域. 刘云鸿 彭新艳 刘小龙关键词:仿生材料 超亲水性 防雾性 溴己新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气道黏液 分泌 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溴己新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气道黏液 分泌 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溴己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高呼气流速(PEF)]、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气道黏液 分泌 (Muc5ac)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IP)、呼吸做功(WOB)、气道阻力(Raw)、动态顺应性(Cdyn)]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VC、FEV_(1)均大于治疗前,PEF均快于治疗前,C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FVC、FEV_(1)均大于对照组,PEF快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uc5ac、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D4^(+)水平、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Muc5ac、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水平、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P、WOB均低于治疗前,Raw均小于治疗前,Cdyn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PIP、WOB低于对照组,Raw小于对照组,Cdy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溴己新联合头孢他啶治疗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增强患者肺功能,促进免疫功能恢复,纠正呼吸力学指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邱饶元 周蓓 刘琼霞关键词:溴己新 头孢他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大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对AECOPD患者气道重塑及黏液 分泌 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布地奈德(BUD)联合异丙托溴铵(IB)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重塑及黏液 分泌 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岭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ECOPD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门诊单的单双号分为常规剂量组(单号)和大剂量组(双号),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剂量组IB雾化吸入,0.5 mg/次,持续20 min,3次/d;加用BUD混悬液,雾化吸入,2 mg/次,持续20 min,2次/d,吸后漱口。大剂量组予大剂量BUD联合IB雾化治疗:BUD混悬液雾化吸入,4 mg/次,持续20 min,2次/d;IB雾化吸入用法及用量同对照组,吸后漱口。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气道重塑水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8(IL-8)]、气道黏液 分泌 情况[痰液黏蛋白5ac(MUC5ac)、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常规剂量组[82.22%(37/45)](χ^(2)=4.05,P<0.05);治疗7 d后大剂量组MMP-9[(416.96±30.96)μg/L]、IL-8[(6.33±1.03)μg/L]均低于常规剂量组[(452.25±32.16)μg/L、(7.85±1.24)μg/L](t=5.30、6.32,均P<0.001);治疗7 d后大剂量组MUC5ac[(1.33±0.21)μg/L]、NE[(4.06±1.03)μg/L]均低于常规剂量组[(1.58±0.23)μg/L、(5.11±1.14)μg/L](t=5.38、4.58,均P<0.001);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4/45)]与常规剂量组[4.44%(2/4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5)。结论大剂量BUD联合IB雾化治疗AECOPD患者,可改善患者气道重塑,减轻气道黏液 高分泌 状态,疗效确切。该研究成果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蔡高翔 强丽霞关键词:布地奈德 支气管扩张药 气道重塑
相关作者
沈华浩 作品数:575 被引量:2,549 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气道炎症 支气管哮喘 哮喘 哮喘小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周向东 作品数:458 被引量:2,141 H指数:2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气道黏液高分泌 黏蛋白类 黏蛋白5AC 黏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邓艳 作品数:5 被引量:20 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黏液分泌 胃肠 振动 氨基己糖 SIGA 张源淑 作品数:238 被引量:598 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研究主题:ACE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断奶仔猪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酪蛋白 叶飒 作品数:19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诱导痰 重叠综合征 减毒活菌卡介苗 黏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