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03篇“ 高白细胞性“的相关文章
- 白细胞去除术联合药物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5年
- 探讨白细胞去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在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对策,分析其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发症控制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间46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治疗采用白细胞去除术,配合羟基脲及小剂量环磷酰胺(CTX),并实施系统护理。对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监测。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从治疗前的102-561×109/L降至22-218×109/L,平均白细胞计数由156.6±70.3×109/L降至68.0±61.5×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有所上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颅内出血和ARDS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DIC发生率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去除术联合羟基脲及小剂量CTX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白细胞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配合系统化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 姚培芬张彦红
- 关键词:高白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去除术护理
- 白细胞清除术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清除对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6月至2020年2月共139例行白细胞清除术且术前术后进行凝血指标检测的AML、ALL和CML患者,评估各组的清除效果和组间清除效率的差异,并通过血小板、凝血指标的变化、CDS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计算,比较该技术在不同白血病患者中导致的止血功能差异。结果:三类患者白细胞清除术后,白细胞数均显著下降(P<0.001),以ALL患者清除效果最佳。白细胞清除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数均显著下降(AML:P<0.001, ALL:P<0.001, CML:P<0.01),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下降风险更高,且下降幅度与白细胞清除效率呈正相关(r=0.284)。此外,清除术后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清除后CDSS评分较高的患者出血事件概率更高(P<0.05)。结论:白细胞清除术是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降低肿瘤负荷的有效手段,但仍需警惕其对止血功能的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建议进行CDSS评分,以进一步明确其对出血事件预测意义。
- 屠雨青范祎宋铁梅朱子玲冯宇锋戴丽君常惠荣吴德沛
- 关键词:白细胞清除术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止血功能
- 一种高白细胞性白血病PDX模型的建立方法
- 本发明属于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白细胞性白血病PDX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包括:筛选合适的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临床患者;采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中白细胞;分离纯化所采集的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单个核细胞并进...
- 周芙玲金艳霞梁雨星杨倩丁路张冬冬吴八路潘运宝
- 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提高减除白细胞治疗的采集效率,探讨相对科学、客观的采集效果评价指标,观察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对患者血液细胞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对93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共进行158次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以患者总血容量1/5-1/4作为单次减除白细胞治疗采集白细胞悬液的目标值),采用减除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减除值、白细胞减除率、白细胞数减低值、白细胞数减低率、血红蛋白丢失量、血红蛋白丢失值、血红蛋白下降值、血小板丢失总数、血小板丢失值、血小板数下降值,综合评价减除白细胞治疗的采集效果及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的影响;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浓度,观察减除白细胞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单次治疗采集白细胞悬液容量为793.01±214.23ml,减除白细胞总数为353.25(241.99-547.28)×10^(9),白细胞减除值为86.98(63.05-143.43)×10^(9)/L,白细胞减除率为44.24(28.37-70.48)%,白细胞数减低值为65.73(37.17-103.97)×10^(9)/L,白细胞数减低率为(35.67±23.08)%,血红蛋白丢失量为17.36(12.12-24.94)g,血红蛋白丢失值为4.31(3.01-6.12)g/L,血红蛋白下降值为4.80(-1.25-9.33)g/L,血小板丢失总数为222.79(67.03-578.31)×10^(9),血小板丢失值为54.45(17.29-139.08)×10^(9)/L,血小板数下降值为26.00(8.38-62.50)×10^(9)/L。单次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4.80(13.20-16.98)s、15.20(13.08-16.90)s(z=-1.520,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35.20(28.68-39.75)s、35.40(28.00-39.75)s(z=-2.058,P<0.05),凝血酶时间分别为17.50(16.30-18.80)s、17.70(16.70-19.10)s(z=-3.928,P<0.001),纤维蛋白原浓度分别为2.87±1.13 g/L、2.64±1.03 g/L(t=7.151,P<0.001)。结论: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可在保持患者循环血容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减除白细胞治疗的效率
- 吴勇吴远军李惠森陈宝婵刘艳吴月勤梁思远
- 关键词:白血病白细胞单采术纤维蛋白原凝血
-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接受白细胞清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白细胞增多是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之一,部分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BC可达100×109/L以上,一方面提示肿瘤负荷高、预后不佳,另一方面亦可引起白细胞淤滞、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并发症,增加白血病早期病死率。该类患者(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通常推荐行白细胞清除术,从而迅速降低患者肿瘤负荷及相关并发症风险[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主要的白血病类型,由于白血病细胞来源不同、分布差异、形态各异,白细胞清除效果亦可能存在差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清除效果较急性患者差,但目前尚无大样本比较数据。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AML、ALL和CML患者白细胞清除效果,以及清除相关的血液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
- 屠雨青范祎朱子玲陈佳宋铁梅张翔陆茵吴德沛
- 关键词:白细胞增多慢性白血病肿瘤负荷肿瘤溶解综合征白细胞清除术
- 85例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Acute Hyperleukocytosis Leukemia,AHL)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早期死亡率高、预后差,是一种高危...
- 胡瑜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AHL)是指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亦被称为高白细胞血症(HL),常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AHL临床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导致该病患者的早期病死率高、预后差,并且因其白细胞淤滞症、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弥漫性血管性凝血(DIC)等并发症均可威胁患者生命,而需要紧急干预,故AHL被认为是血液科危急重症.如何降低AHL患者的早期死亡率,是目前相关临床研究的重点.笔者拟就AHL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及目前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胡瑜郑波
- 关键词:白细胞增多白血病肿瘤溶解综合征高白细胞血症早期死亡率
-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清除术后疗效的相关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究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应用白细胞清除术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中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入的所有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6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白细胞清除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白细胞数以及血小板数据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白细胞清除术后患者体内的各项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的状况(P<0.05)。同时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改善有所降低,但组间对比未见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临床体征改善较为明显,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在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辅助白细胞清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周金旭王红梅
- 关键词: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清除术白血病
-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分离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影响白细胞分离效率的因素。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12月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HLL)的36例白细胞分离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患者的白细胞去除率,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进行白细胞去除率的单因素分析,再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去除率与患者分离前血小板(PLT)计数(r=-0.549,P=0.001)和中性粒细胞(NEU)计数(r=-0.725,P=0.001)负相关,与分离前红细胞压积(HCT)(r=0.524,P=0.001)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分离前NEU(P=0.016)和HCT(P=0.043)是白细胞去除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分离前NEU和HCT是影响白细胞去除率大小的因素。分离前NEU值较低,HCT值较高的患者,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 崔琴陈思超马魏杰刘小平刘尚勤周芙玲
- 关键词: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分离术
- 一种高白细胞性白血病PDX模型的建立方法
- 本发明属于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白细胞性白血病PDX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包括:筛选合适的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临床患者;采用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中白细胞;分离纯化所采集的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单个核细胞并进...
- 周芙玲金艳霞梁雨星杨倩丁路张冬冬吴八路潘运宝
相关作者
- 孟予城

- 作品数:40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廊坊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表型研究 甲型H1N1流感 P53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 李宝生

-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廊坊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表型研究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高白细胞性 白血病 急性
- 周振环

- 作品数:32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廊坊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表型研究 缺铁性贫血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乌梅 白血病
- 郑秀颖

- 作品数:15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廊坊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表型研究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强直性脊柱炎 高白细胞性 白血病
- 杨淑莲

- 作品数:205被引量:4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廊坊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