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85篇“ 高温抗氧化性“的相关文章
- Al/Ni-WC复合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与扩散分析
- 2025年
- 【目的】碳钢因其较差的抗氧化性能,在高温工况下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Ni-Al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实际工业领域应用众多。针对含有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涂层,研究其高温抗氧化涂层的进一步应用,提高碳钢的高温使用寿命,拟在碳钢表面制备Ni-Al反应改性涂层。【方法】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在碳钢基体上制备Ni-WC涂层,随后在其上利用电弧喷涂制备Al涂层,在800℃不同时间扩散处理下使得涂层内的Ni-Al发生反应,以得到金属间化合物并增强其高温抗氧化性能。通过记录氧化增重曲线测试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在高温氧化过程中Al/Ni-WC复合涂层在Al/Ni界面处原位生成了富铝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Al/Ni-WC涂层经800℃扩散处理过程中,首先形成富Al的NiAl 3,且其表面Al原子与大气中的氧原子反应形成了Al_(2)O_(3)。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在Al/Ni界面形成的NiAl 3相转变为抗高温氧化能力更优异的Ni_(2)Al_(3)相,两种Ni-Al金属间化合物本身具有高熔点和高温抗氧化性能,且在Al/Ni-WC复合涂层表面形成的Al_(2)O_(3)减缓了氧原子的扩散过程。Al/Ni-WC复合涂层试件的扩散层厚度随着扩散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类似线性增长趋势。经800℃扩散处理后,Al/Ni-WC涂层中NiAl 3层的增厚速率较快,且在加热10 h后原位反应生成了更厚的Ni_(2)Al_(3)层。经800℃扩散处理20 h后,经过原位反应得到了比NiAl 3层稍厚一些的Ni_(2)Al_(3)层。由于Ni_(2)Al_(3)层熔点更高且更稳定,因而经过800℃扩散处理后的Al/Ni-WC涂层具有更好的高温抗氧化能力。经900℃/50 h扩散处理后的Al/Ni-WC涂层经循环氧化后存在陶瓷相Al_(2)O_(3)、WC和NiAl相,在陶瓷相和NiAl相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测得不同扩散时间下Al/Ni-WC涂层的扩散层厚度,得到了Ni和Al之间的扩散关系式,�
- 李德元孙继博李光全张楠楠祝成
- 关键词:电弧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碳钢原位生成高温抗氧化性能
- TiAl合金表面Al-Y渗层的组织及高温抗氧化性能
- 2025年
- 通过930℃下保温2h的扩散渗工艺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Al-Y渗层,采用SEM、XRD、EDS分析渗层的组织结构及相组成,对比研究TiAl基体及渗层在1000℃下的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工艺下制备的渗层厚约为53μm,具有复合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Ti Al_(3)、TiAl_(2)浅表层,TiAl_(3)中间层和TiAl_(2)内层,且渗层与基体为良好的冶金结合。高温氧化试验表明:TiAl基体氧化过程中形成的富Ti氧化物外层和TiO_(2)+Al_(2)O_(3)次外层,氧化膜结构疏松,无法阻碍O元素的内扩散,导致氧化膜反复剥落,最终引发灾难性氧化;Al-Y渗层在氧化时表面形成致密的Al_(2)O_(3)膜层,阻碍了O元素的内扩散,有效地提高了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后期Al元素的内/外扩散及Ti的外扩散导致渗层表面氧化膜发生剥落,但未剥落的残余渗层依旧与基体保持着良好的冶金结合,对基体合金的抗高温氧化仍具备保护性。
- 李涌泉李涌泉梁国栋王存喜高阳
- 关键词:TIAL合金
- 一种检测不锈钢合金板高温抗氧化性的加热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不锈钢合金板高温抗氧化性的加热装置,涉及合金板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板、限制箱、固定板和输气组件,加热板的顶部固定有均热板,均热板的上方设置有限制箱,且限制箱的底部呈贯通设置,限制箱的两...
- 田刘全田运山刘全奇贺国中刘新义
- 一种提高9Ni钢坯高温抗氧化性和防裂纹能力的加热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9Ni钢坯高温抗氧化性和防裂纹能力的加热方法,通过控制预热段温度和混合气中O<SUB>2</SUB>含量,调节均热一段、二段和三段的混合气中O<SUB>2</SUB>含量、升温速率和保温温度,促进9N...
- 操瑞宏万勇孙乐飞帅勇温永红邵华吴义超肖年根董富军周焱民杨帆
- Nb、W合金化对电弧熔覆MoSi_(2)涂层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
- 2025年
- MoSi_(2)涂层因其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抗热腐蚀性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理想的高温防护材料之一,然而涂层与基体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界面互扩散等问题会严重影响MoSi_(2)涂层的抗氧化性能。本工作通过电弧熔覆技术在Mo基体上制备了不同配比的Nb、W合金化MoSi_(2)涂层,研究了在高温氧化环境下Nb、W元素对MoSi_(2)涂层的组织、形貌以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Nb形成的C11_(b)/C40型(Mo,Nb)Si_(2)会增加涂层和氧化层中的缺陷,添加4%W能够提高涂层和氧化层的致密度,添加10%W对氧化层的致密性不利。根据氧化动力学曲线可知,添加4%W以及添加2%Nb+4%W的MoSi_(2)涂层呈氧化增重趋势,在氧化过程中形成了较为致密的氧化膜。通过结合氧化动力学曲线计算抛物线速度常数值,发现MoSi_(2)的氧化速率随着Nb、W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单一添加Nb元素对MoSi_(2)氧化层厚度的影响很小,Nb、W协同合金化后氧化层的厚度提升显著。氧化激活能计算结果表明,添加2%Nb+4%W的MoSi_(2)涂层氧化激活能最高,约为纯MoSi_(2)的2.4倍,高温抗氧化性最佳。
- 王玉瑞孙洪飞孙顺平王洪金赵凤玲张扬李小平
- 关键词:合金化高温抗氧化性
- 一种润滑油高温抗氧化性能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高温抗氧化性能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润滑油高温抗氧化性能测定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
- 朱飞燕王惠娥田学刚舍俊林陈文明陈其顺
- 一种高温抗氧化性能强的涡轮增压涡壳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温抗氧化性能强的涡轮增压涡壳,包括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顶端开设有进气口,且输气管的底端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前端开设有涡轮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
- 尹海亮
- 屏蔽酚分子结构与高温抗氧化性能关系研究
- 2024年
- 分别采用热失重法和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不同结构屏蔽酚的热稳定性及其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模拟方法计算了屏蔽酚分子的抗氧化特征参数,运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屏蔽酚分子结构参数与高温氧化诱导期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屏蔽酚热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所建立的定量结构与性能关系方程具有明确的物理化学意义,交叉检验相关系数R CV^(2)为0.914,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揭示出S原子Mulliken负电荷数、O—H键解离能和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量是影响屏蔽酚高温氧化性能的关键分子结构特征参数,且三个参数影响高温抗氧化性能的权重大小依次降低。从改善抗氧化性能的角度出发,应该设计开发具备如下结构特征的含硫屏蔽酚:S原子Mulliken负电荷较多、O—H键解离能较低、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量较高。这为新结构高性能屏蔽酚类抗氧剂产品的设计开发指明了方向。
- 苏朔赵毅于乐龙军
- 关键词:抗氧化性能分子模拟遗传算法
- 稀土渗硼处理后TC4钛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提高TC4钛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本研究利用稀土氧化物(Gd_(2)O_(3)、Tm_(2)O_(3)、Nd_(2)O_(3))对TC4钛合金进行稀土渗硼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电子探针分析稀土渗硼处理后的试样,结果表明,稀土会极大地提高渗硼层的厚度,但不会改变TiB_(2)+TiB的相组成。通过在不同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循环氧化测试,发现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稀土渗硼后的TC4钛合金氧化程度明显增加,渗硼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其中通过Nd_(2)O_(3)进行稀土渗硼处理的试样的氧化程度最小,在800℃下仍属于抗氧化级别。最后,讨论了三种试样的高温抗氧化机理,其过程与TiO_(2)和B_(2)O_(3)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 唐梓焜冯芷琪段永华何远怀
- 关键词:TC4高温抗氧化
- 激光增材制造AlMoxNbTayTiZr难熔高熵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 2024年
- 难熔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但高温抗氧化能力一直是其应用的限制因素之一。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设计并制备AlNbTaTiZr,AlMoNbTiZr,AlMoNbTaTiZr和AlMo_(0.5)NbTa_(0.5)TiZr四种难熔高熵合金,测试其在900℃和1000℃两种温度下的氧化增重情况并研究不同试样的氧化层结构,对比分析Mo,Ta两种元素对AlNbTiZr基难熔高熵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制造制备的四种高熵合金沉积态均为BCC+HCP双相结构,枝晶干以高熔点BCC相为主,少量富含Al,Zr元素的HCP相分布在枝晶间;四种高熵合金在900℃与1000℃长时间氧化时AlNbTaTiZr表现出最佳的抗氧化性,以Ta替代Mo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难熔高熵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 张智博李卓苏冰申春杰任鹏吉
- 关键词:高温氧化
相关作者
- 苏朔

- 作品数:158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防锈性能 摩擦改进剂 润滑油基础油 抗磨性能 无灰分散剂
- 李戈扬

- 作品数:220被引量:6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纳米多层膜 微结构 力学性能 超硬效应 反应溅射
- 王钺

- 作品数:41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SUB 碳纤维表面 碳纤维 高温抗氧化性能 耐高温
- 郭喜平

- 作品数:156被引量:3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超高温合金 SI基 NB 定向凝固 铌
- 龙军

- 作品数:759被引量:1,95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催化剂 催化裂化 裂化催化剂 分子筛 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