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49篇“ 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文章
-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滕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接受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627患儿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受检者静脉血,采用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观察3种方法检测结果、诊断效能及检测一致率。结果 联合检验阳性率为96.17%,hs-CRP阳性率为95.53%,血常规阳性率为90.43%;联合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8.18%、61.90%、96.97%,hs-CRP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7.69%、66.67%、96.65%,血常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2.08%、57.14%、90.91%;3种方法检测一致率为8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种方法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各有优势,需结合受检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临床也可行联合检测,提高诊断准确性。
- 祝晓静张道玲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疾病诊断
-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影响及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D-二聚体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至2020年间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Hcy及D-二聚体水平,以T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中的hs-CRP、Hcy及D-二聚体平均水平分别为12.92mg/L、26.87μmol/L、2.247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17mg/L、9.437μmol/L、0.357mg/L(P<0.01)。进一步以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进行分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组中hs-CRP、Hcy及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7.64mg/L、38.47μmol/L、2.847mg/L,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组的10.34mg/L、23.17μmol/L、1.377mg/L(P<0.05)。结论hs-CRP、Hcy及D-二聚体的升高与冠心病的诊断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生化指标,对于优化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张丽茹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早期诊断D-二聚体心血管事件
- CCL19、高敏C-反应蛋白、IL-21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房颤动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护理对策
- 2024年
- 探索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高敏C-反应蛋白、IL-21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房颤动的早期诊断价值,以给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1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中并发心房颤动32例作为实验组,未发生心房颤动10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CL19、高敏C-反应蛋白、IL-21,比较两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同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IL-21、CCL19及三者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房颤动的诊断效能。结果 实验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高敏C-反应蛋白、IL-21、CCL1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ROC曲线分析,三者联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房颤动AUC为0.895,高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IL-21、CCL19单一诊断(AUC=0.732、0.626、0.773,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74.86%,特异度为 90.67%。结论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IL-21、CCL19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房颤动的效能较高,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房颤动早期诊断的有效观察指标,宜指导临床护理开展早期干预。
- 何筱庆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IL-21CCL19类风湿性关节炎心房颤动
- 高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短期内撤机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Alb)比值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人短期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VAP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VAP发生时间的早晚分为早发组(100例,机械通气时间≤4 d)和晚发组(100例,机械通气时间>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s-CRP、Alb水平,并计算hs-CRP/Alb比值;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s-CRP、Alb、hs-CRP/Alb比值对VAP病人短期内撤机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以hs-CRP/Alb比值截断值分组的VAP病人短期内撤机率。结果早发组机械通气时间[(5.22±1.68)d]和ICU入住时间[(7.19±1.82)d]高于晚发组[(3.60±1.10)d、(5.31±1.37)d](P<0.05)。与晚发组[(18.13±4.56)μg/L、(55.04±13.57)μg/L、(25.54±4.57)mg/L、(33.31±4.38)g/L]比较,早发组IL-8[(20.82±5.51)μg/L]、TNF-α[(61.41±14.04)μg/L]、hs-CRP[(28.41±5.04)mg/L]显著升高,Alb水平[(30.37±3.35)g/L]显著降低(P<0.05);早发组hs-CRP/Alb比值(0.93±0.25)高于晚发组(0.76±0.12)(P<0.05)。ROC曲线显示,hs-CRP、Alb、hs-CRP/Alb比值预测VAP病人短期内撤机的AUC 95%CI分别为0.72(0.62,0.82)、0.79(0.70,0.88)、0.91(0.85,0.97),灵敏度分别为78.05%、68.38%、80.38%,特异度分别为50.00%、74.00%、96.00%。低hs-CRP/Alb比值组病人短期内撤机率82.03%明显高于高hs-CRP/Alb比值组58.33%(P<0.05)。结论hs-CRP/Alb比值对VAP病人短期内撤机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参考指标。
- 韩虎袁军李建国
- 关键词:通气机撤除法白蛋白
- 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HEART风险评分对急诊胸痛早期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HEART风险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急诊胸痛患者,根据30 d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n=23)、非MACE组(n=97)。分析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评估CK-MB、hs-CRP、HEART风险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MACE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血清CK-MB及hs-CRP水平、HEART风险评分是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风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当CK-MB≥7.92 ng/ml时,诊断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MACE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78.4%;当hs-CRP≥8.56 mg/L时,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72.2%;当HEART风险评分≥6.50分时,灵敏度为60.9%,特异度为70.1%;3者联合灵敏度为82.6%,特异度为83.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早期MACE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联合CK-MB、hs-CRP、HEART风险评分可用于急诊胸痛患者危险分层的辅助评估。
- 周培森罗玉寅
- 关键词:急诊胸痛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N端脑利钠肽前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NT-proBNP、血清hs-CRP、NLR水平.以患者是否发生MACE进行分组,即MACE组和无MACE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hs-CRP、NT-proBNP及NLR水平,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MAC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hs-CRP、NT-proBNP及NLR水平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2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MACE 47例(23.50%),153例(76.50%)未发生.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休克指数、病变血管数量、ALT、Scr、CRP及Killip分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血清hs-CRP、NT-proBN、NLR水平均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ALT、Scr、CRP、Killip分级、hs-CRP、NT-proBNP、NLR水平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hs-CRP、NT-proBNP、NLR预测MACE的灵敏度分别为0.763、0.782、0.751,特异度分别为0.765、0.823、0.819,与单一检测指标比较,联合检测指标预测MACE的灵敏度(0.812)、特异度(0.852)和AUC(0.891)均更高.[结论]血清hs-CRP、NT-proBNP、NLR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ACE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陈建丽聂力平陈文青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心血管事件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
- 哮喘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气道高反应、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探讨哮喘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气道高反应,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门诊确诊的45例哮喘患者(18例轻度持续、27例中度持续哮喘)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通过数字随机表进行筛选4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肺功能检查(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容积(FEV1)及峰值呼气流速(PEF))、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并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此外哮喘患者予乙酰甲胆碱(Mch)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哮喘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持续哮喘患者(P<0.05),哮喘患者hs-CRP与诱导FEV1下降20%乙酰甲胆碱累积剂量(FEV1-PD20)呈显著负相关(r-0.732,P0.000),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59,P0.000;r0.769,P0.000)。结论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能反映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程度,此方法简单、实用、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黄翔吴昕吴华容明莫瑜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气道高反应呼出气一氧化氮嗜酸性粒细胞
- 抗纤益心方联合西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B型脑钠肽前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联合西药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DC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纤益心方,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及内皮素-1(ET-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LVEDD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LVEF、FS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DD指标值低于对照组,LVEF、FS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1、NT-proBNP、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纤益心方联合西药治疗DCM,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机体炎症状态。
- 聂恒贾成军黄斌苏帆李治兵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
- 高敏C-反应蛋白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障碍及心力衰竭的关联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功能障碍及心力衰竭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初发AMI患者136例(AMI组)和健康对照者8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hs-CRP水平的平均值(mg/L:10.05±5.97)mg/L将初发AMI患者分为低hs-CRP组和高hs-CRP组,详细记录患者病史并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观察心力衰竭发生情况,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脂蛋白(a)[Lp(a)]水平。在纳入初发AMI患者12个月后按照标准对每例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初发AMI患者hs-CRP(mg/L:10.05±5.97 vs.2.00±0.86)和Lp(a)水平(mg/dL:25.47±11.77 vs.16.5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与低hs-CRP组相比,高hs-CRP组患者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增高(U/L:23.87±8.79 vs.105.43±71.67,t=9.381,P<0.0001),糖尿病的发生频率显著增高(53.62%vs.76.12%,χ2=7.533,P=0.007),射血分数(%:46.11±10.06 vs.38.25±13.43,t=3.872,P=0.002)显著降低,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IDd,mm:50.41±6.06 vs.53.27±8.29,t=2.300,P=0.023)和收缩期左心室内径(LVIDs,mm:33.07±5.82 vs.36.96±10.20,t=2.739,P=0.007)显著增高。入院时的肌钙蛋白T(r=-0.398,P<0.05)、hs-CRP(r=-0.299,P<0.05)、LVIDd(r=-0.561,P<0.05)、LVIDs(r=-0.626,P<0.05)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38.24%AMI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其中高hs-CRP组占32.35%,低hs-CRP组占5.88%(95%CI 0.810~0.927,AUC=0.877,P<0.001),hs-CRP水平检测具有80.95%特异度和80.77%敏感度。结论初发AMI患者入院时的hs-CRP水平与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
- 黄永跃宋迎婧黄潇潇黄连军
- 关键词:心肌功能障碍心力衰竭
- 达格列净对新发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瘦素、白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新发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瘦素、白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接诊的新发老年T2DM合并肥胖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单独应用盐酸二甲双胍3个月以上且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用药盐酸二甲双胍剂量500 mg/d,3次/d,再联用达格列净10 mg/d,1次/d,持续治疗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治疗12周后患者糖代谢、体重、脂联素、瘦素、IL-6及hs-CR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FPG、2 hPG、HbAlc分别为(9.80±0.69)mmol/L、(12.98±1.62)mmol/L、(7.25±1.26)%,治疗12周后分别为(8.33±0.38)mmol/L、(10.58±0.47)mmol/L、(6.33±0.51)%,上述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01)。治疗前两组的BMI、WHR及体内脂肪百分比分别为(32.55±2.39)kg/m^(2)、(0.96±0.29)、(26.89±3.47)%,治疗12周后BMI、WHR及体内脂肪百分比分别为(30.03±1.05)kg/m^(2)、(0.71±0.22)、(22.08±2.66)%,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12周后的hs-CRP、瘦素、IL-6分别为(12.58±3.00)mg/L、(18.25±1.91)μg/L、(1.01±0.21)pg/ml,均低于治疗前的(30.00±5.47)mg/L、(37.01±3.42)μg/L、(2.10±0.26)pg/ml,脂联素水平12周后为(6.96±51.03)mg/L,高于治疗前的(2.80±0.6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达格列净用于T2DM合并肥胖患者的治疗中,可改善其糖代谢情况,通过促进脂联素分泌,改善瘦素抵抗从而降低体重,并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分泌。
- 陈霖傅强林龙仔林威冯亚萍
- 关键词:肥胖脂联素瘦素白介素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