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篇“ 髓内室管膜瘤“的相关文章
- 浅谈一例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护理专题报告
- 2022年
- 总结了一例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护理问题包括低效性呼吸型态、脑组织灌注量改变、有皮肤完整性的受损风险、自理能力缺陷,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环境管理、导管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呼吸功能锻炼、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后,患者预后良好,现已出院。
- 毛丽玲
- 关键词:个案护理
- 颈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使用核磁共振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 2022年
- 目的:对颈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使用核磁共振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提高检测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具备颈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基本核磁共振检查表现的病例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样本105例,3位放射科医生共给出315例诊断结果,315例中将患者诊断为颈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患者有205例,剩余患者中确诊为脊髓蛛网膜炎的34例、椎间盘突出的29例、硬脊膜外脓肿的33例、星形细胞瘤的14例,医生阅片结果与金标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放射科医生阅片结果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是否新发、是否合并高血压、脑脊液细胞数、上下肢运动功能以及躯体各项感觉水平(均有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测对颈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总体较优,但误诊和漏诊的现象仍然存在。
- 田伟
- 关键词:核磁共振
- 超长节段颈胸髓内室管膜瘤的多节段、层间开窗显微手术治疗(附1例报告)
- 目的:回顾1例超长节段(≥5节)颈胸髓室管膜瘤治疗经过及预后,探讨多节段、层间开窗显微手术在超长节段髓内室管膜瘤治疗中的特点与优势。方法:患者女性,29岁,因"颈部疼痛2年,四肢无力麻木、皮温减低1月余。"收住院。既往体...
- 邓智勇程浩峰唐智任年军何正文
- 关键词:脊髓手术
- 多节段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节段(≥3节)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多节段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行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病人脊髓功能状态。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80.4%),次全切除7例(15.2%),部分切除2例(4.3%)。术后3 d病人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26例(56.5%),改善8例(17.4%),加重12例(26.1%)。术后1周根据McCormick分级,肿瘤全切除病人的脊髓功能损害加重率(32.4%)高于未全切除病人(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McCormick分级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显著改善(P<0.05),而术后1个月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微创理念及操作技巧显微手术切除多节段髓内室管膜瘤可取得较好效果,显著改善远期脊髓神经功能。
- 王鹏周德祥周东詹升全甘武林晓风
- 关键词:多节段神经外科手术
-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在多技术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方法。 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9年12月本科室脊髓病变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病例,共32例,回顾性分析...
- 张记豪
- 关键词: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临床疗效
- 117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117例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功能障碍加重,运动功能障碍较术前明显加重者5例,术后感染3例,二便功能障碍者2例,髓内血肿形成1例,呼吸衰竭1例,脑脊液漏1例。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得到有效护理。结论髓内室管膜瘤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控制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 王国琴王贵怀王劲张会芳
- 关键词:髓内肿瘤室管膜瘤
- 蒙药如意珍宝丸治疗髓内室管膜瘤术后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蒙药如意珍宝丸在治疗脊髓内长节段(≥3个椎体)室管膜瘤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髓内室管膜瘤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共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西药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以及规律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如意珍宝丸2.5gpobid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统计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3.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1.5%(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较前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如意珍宝丸在髓内室管膜瘤术后患者功能障碍的治疗方面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丹刘江碧陈海锋
- 关键词:如意珍宝丸室管膜瘤
- 超长节段颈髓髓内室管膜瘤手术治疗的微创理念及操作技巧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创理念及操作技巧在切除超长节段(≥5节)颈髓髓内室管膜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超长节段颈髓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脊髓原位原则、沿肿瘤界面分离、避免热损伤等微创理念及操作技巧切除肿瘤。统计肿瘤全切除率,并比较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状况。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1例;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McCormick分级:术前Ⅰ级9例,Ⅱ级15例;术后1周Ⅰ级8例,Ⅱ级14例,Ⅲ级2例;术后半年Ⅰ级18例,Ⅱ级5例,Ⅲ级1例。术后1周脊髓神经功能较术前变差(P<0.05),术后半年脊髓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提示手术对脊髓功能有一定影响,但经康复治疗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微创理念及操作技巧切除颈段超长节段髓内室管膜瘤可取得较好疗效。
- 周德祥林晓风周东詹升全秦琨郑健涛甘武王鹏
- 关键词:微创理念操作技巧
- 术中超声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34例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超声辅助,分别将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患者分为超声组(前者44例,后者18例)和对照组(前者34例,后者16例)。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通过影像学复查和改良McCormick量表(MMS)分级评估肿瘤复发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别比较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评价术中超声对肿瘤完全切除率的评估准确率。结果两组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性别、年龄、首诊症状、MMS分级及肿瘤累及脊髓节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资料均基本一致。室管膜瘤的超声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分别为97.7%(43/44)、91.2%(31/3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44)、11.8%(4/34)]及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恢复良好率[分别为36.4%(16/44)、32.4%(11/3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组和对照组的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分别为:0/18、2/16)和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恢复良好比例(分别为:3/18、2/1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的肿瘤完全切除比例高[分别为16/18、9/16,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中位PFS分别为84.0(67.5~100.5)个月、75.0(52.0~98.0)个月,P<0.05]。以增强MRI为标准,术中超声判断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全切除的准确比率分别为97.7%(42/43)、14/16。结论术中超声有助于实时、准确地判断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肿瘤切除程度,且对星形细胞瘤的应用价值较大。
- 肖群根郭翔陶安宇汤乔颖刘魏华柯昌庶舒凯雷霆
- 关键词: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术中超声脊髓髓内肿瘤
- 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策略和技巧(附122例报告)
- 目的:延颈髓的髓内肿瘤是高难度、高危险的挑战性手术。本文探讨延髓和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操作技巧,以提高全切除率和降低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位于延髓和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显微操作、切...
- 陈菊祥卢亦成严勇徐涛王洪祥黄麒霖洪帆龚振宇李峰孙伟蒋磊
- 关键词:延髓颈髓室管膜瘤显微手术预后
相关作者
- 王贵怀

- 作品数:164被引量:5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手术 脊髓肿瘤 脊髓 显微外科治疗 文献复习
- 陈菊祥

- 作品数:180被引量:5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脑胶质瘤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 严勇

- 作品数:57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颈髓 显微外科手术 髓内室管膜瘤 颅脑创伤
- 卢亦成

- 作品数:751被引量:3,209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胶质瘤 手术治疗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徐涛

- 作品数:76被引量:296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颈髓 脑胶质瘤 电生理学 髓内室管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