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 篇“ 髌骨置换 “的相关文章
一种髌骨 置换 一体化钻孔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髌骨 置换 一体化钻孔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向器、把持干、钻孔组件和动力连接杆,所述把持干设置在导向器上且与导向器固定连接,所述钻孔组件设置在导向器上且与导向器转动配合,所述动力连接杆与钻孔组件可... 柴伟 宋平 孔祥朋一种用于髌骨 置换 后翻修的伸膝桥接装置 一种用于髌骨 置换 后翻修的伸膝桥接装置,包括位于膝关节上下的股骨与胫骨之间的人造髌骨 ,所述股骨外侧包裹有肌腱,所述人造髌骨 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人造韧带的一端,上下所述人造韧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肌腱外侧,所述人造髌骨 上... 王波 季卫平 刘斌行髌骨 置换 的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髌骨 倾斜角对患者早期疗效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行髌骨 置换 的全膝关节置换 术(TKA)后髌骨 倾斜角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97例终末期膝骨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 术髌骨 置换 。男43例,女54例;年龄为(65.45±5.80)岁(60~85岁)。根据术后髌骨 倾斜角度的大小,将其分为两组:倾斜角<10°为轻度倾斜组(73例),倾斜角≥10°为重度倾斜组(24例)。术后1,6,12个月门诊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膝前痛(AKP)、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髌骨 Feller评分,比较全膝关节置换 术髌骨 置换 后不同髌骨 倾斜度组患者术后早期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为(1.56±0.35)年(1.0~2.0年)。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膝前痛评分、HSS评分及髌骨 Feller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倾斜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膝前痛评分、HSS评分及髌骨 Feller评分均高于重度倾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 术髌骨 置换 后遗留髌骨 倾斜会增加膝前痛,限制膝关节功能。 庞呈祥 王一迪 王亚楠 鞠昌军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膝前痛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术中髌骨 置换 与否对中远期疗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行髌骨 置换 与否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3月—2015年9月行双侧TKA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一侧行髌骨 置换 (置换 组),另一侧不行髌骨 置换 (对照组)。男4例,女22例;年龄51~65岁,平均59岁。Kellgren-Lawrence分级:双膝Ⅳ级21例、Ⅲ级5例。两组手术侧别及术前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的临床和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膝前痛定位点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患者双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有无髌前弹响、束缚感、髌腱无力、捻发音或握雪感等异常体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主观评价包括人工关节遗忘评分(FJS)、膝关节高级活动困难程度(包括屈曲负重、上楼、下楼、下蹲起立、下跪、伸膝、盘腿7个项目);采用KSS临床/功能评分及VA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定位图进行膝前痛位置定位。结果置换 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时间8~23 d,平均12.6 d。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1年,平均9.7年。除1例因内科疾病导致多器官衰竭于术后9年死亡以及5例影像学资料不全,余20例患者经影像学评估后发现,对照组1侧膝关节发生髌骨 脱位;其余患者无假体失败(断裂、松动、移位等)、髌骨 骨折、髌骨 坏死、髌骨 不稳、髌韧带断裂、假体翻修等发生。患者两侧膝关节均无因髌骨 相关并发症或膝前痛导致的再次手术。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双膝关节髌前弹响、束缚感、髌腱无力、捻发音或握雪感等异常体征发生率,膝关节高级活动困难发生率,以及膝前痛定位点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 刘特 陶冶 陶冶 贾承奇 赵润凯 付君 陈继营 倪明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膝关节置换 术中髌骨 成形与髌骨 置换 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及髌骨 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比膝关节置换 术中髌骨 成形与髌骨 置换 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及髌骨 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成形组(髌骨 成形)与置换 组(髌骨 置换 )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髌骨 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置换 组KSS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成形组(P<0.05)。术后9个月、12个月,置换 组Feller髌骨 功能评分高于成形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髌骨 成形相比,髌骨 置换 在膝关节置换 术中效果更好,可促进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后膝关节、髌骨 功能恢复。 宋志勇 蒋捷 陈炳灿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规划髌骨 置换 程序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 提供了一种为患者规划髌骨 置换 的方法。接收与患者解剖结构有关的输入(例如,人口统计信息),并且从2D或3D医学成像获得成像数据。确定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测量值,包括机械轴线和术前腿畸形。基于输入生成患者解剖结构的3D模型,并... R·C·马里恩斯库塔纳索卡 布莱恩·W·麦金农 伊丽莎白·A·达克斯伯里 R·J·布鲁克 M·L·莫里森全膝关节置换 术行髌骨 置换 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髌骨 置换 对于全膝关节置换 术(TKA)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TKA治疗,随访时间超过1年且资料完整的170例患者,排除有关节感染病史、髌骨 厚度<20 mm、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及翻修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髌骨 保留组(75例78膝行TKA未置换 髌骨 )、普通髌骨 组(65例65膝行TKA并置换 普通髌骨 )和解剖髌骨 组(30例30膝行TKA并置换 解剖髌骨 )。随访期间记录收集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KSS)临床及功能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髌骨 评分(PS)结果,并观察膝前痛、髌骨 弹响及下蹲的情况。影像学检查假体位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评分高低、有无膝前痛、有无异响、能否下蹲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术前PS评分、KSS功能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KSS临床评分、WOMAC评分以及术后1年膝前痛、异响发生率及下蹲困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年普通髌骨 组(74±10)及解剖髌骨 组(75±9)的KS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髌骨 保留组(70±12)(t=-2.487,P=0.014;t=-2.120,P=0.036)。此外,普通髌骨 组术后1年PS评分(21.7±4.9)显著高于髌骨 保留组(19.5±3.9)(t=-2.862,P=0.005)。身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1 kg/m^(2),术后可能出现髌骨 评分低的概率是出现评分高概率的1.186倍[优势比(OR)=1.186,95%置信区间(CI)=(1.017,1.384)],其余未观察到独立影响因素。影像学结果显示,随访期间无假体骨折、松动,感染情况的发生。结论TKA术后早期髌骨 置换 较髌骨 保留能显著改善临床功能评分,但解剖髌骨 与普通髌骨 相比其没有明显优势。 刘亚茹 毛彦杰 张仁波 何阿祥 张先龙 刘万军关键词:骨关节炎 髌骨 髌骨 置换 与否在全膝关节置换 术中的研究进展2023年 全膝关节置换 术到底要不要做髌骨 置换 术,到现在为止,大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髌骨 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髌骨 置换 术和非髌骨 置换 术,而涉及到髌骨 置换 术的全膝关节置换 术有以下三种策略:即髌骨 置换 、不进行髌骨 置换 、选择性地髌骨 置换 。针对在全膝关节置换 术中置换 髌骨 与否,截止到目前临床中尚无明确答案,髌骨 置换 使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的翻修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有助于力线恢复,但并发症较多,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花费较大,且功能恢复和不进行置换 相似。相比之下,不进行髌骨 置换 手术则尽可能地保留了骨量,减少了相关疼痛,没有置换 并发症,但术后二次翻修几率较大,膝前疼痛风险较高,因此多采用选择性髌骨 置换 ,通过外科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自主判断来确定髌骨 置换 与否,通过对症治疗,有效地结合了二者的优点,使患者得到了更有效的治疗。 陈飞 王旭阳 杨昭君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 基于深度学习的膝关节髌骨 置换 三维术前规划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膝关节髌骨 置换 三维术前规划系统及方法,通过获取膝关节的医学图像,并基于医学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得到髌骨 特征图,在髌骨 特征图上识别并标记第一髌骨 特征点,基于髌骨 特征图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三维髌骨 模型... 张逸凌 刘星宇全膝关节置换 术中髌骨 置换 及髌骨 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 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行髌骨 置换 与否及术前髌骨 高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TKA治疗的膝关节严重骨关节炎患者429例,男92例、女337例;年龄(66.81±7.05)岁,左侧226例、右侧203例,体质指数(27.60±4.22)kg/m^(2),Kellgren-Lawrence分级均为Ⅲ级,Insall-Salvati(IS)比值>0.8。按是否行髌骨 置换 及术前IS比值(IS为0.8~1.2为正常高度髌骨 、>1.2为高位髌骨 )将患者分为四个组:髌骨 置换 +正常高度髌骨 组(263例)、髌骨 置换 +高位髌骨 组(66例)、髌骨 未置换 +正常高度髌骨 组(68例)、髌骨 未置换 +高位髌骨 组(32例)。比较组间术后IS比值、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5±0.16)年(范围1~2年);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四组患者KSS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OK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49,P<0.001;F=11.09,P<0.001;F=6.74,P<0.001;F=3.24,P=0.022),但KSS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P=0.140)。髌骨 置换 +正常高度髌骨 组的KSS疼痛评分、HSS评分、OK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41.84±5.25)分、(80.43±6.99)分、(14.27±5.39)分、122.33°±4.93°]均优于髌骨 未置换 +正常高度髌骨 组[(38.31±7.31)分、(77.00±7.81)分、(16.05±5.81)分、120.99°±4.90°]和髌骨 未置换 +高位髌骨 组[(37.97±7.28)分、(75.62±11.02)分、(16.63±6.67)分、116.25°±1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 置换 +高位髌骨 组仅KSS疼痛评分优于髌骨 未置换 +正常高度髌骨 组和髌骨 未置换 +高位髌骨 组[(41.74±6.35)分、(38.31±7.31)分、(37.97±7.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刘一帆 张文强 张明 刘毅 蒋洪宇 孙韬关键词:髌骨
相关作者
关振鹏 作品数:97 被引量:1,053 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成形术 膝关节 骨关节炎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崔胜杰 作品数:67 被引量:193 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研究主题: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髌骨置换 椎体 康复治疗 张克 作品数:114 被引量:713 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全膝关节置换 关节成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张育民 作品数:89 被引量:445 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 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鲍亮 作品数:13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髌骨置换 股骨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股骨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