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4篇“ 骨量不足“的相关文章
- “T”型骨劈开术应用于水平骨量不足种植修复1例
- 2025年
- 在上前牙美学区,牙连续缺失后,通常垂直骨量充足而唇舌水平量骨量不足,骨功轮廓塌陷。本文介绍1例前牙美学区连续缺失伴水平骨量不足的患者,应用“T”型骨劈开、骨扩张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同期种植的病例。该病例秉持以终为始的修复设计理念,术前分析设计,并制作数字化先锋钻导板,应用超声骨刀行“T”型骨劈开术,联合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行骨增量,同期植入种植体。最终有效地增加了水平骨量,获得了理想的红白美学效果。结合文献分析掌握好该技术的适应证,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注意操作细节,相对于其他种植方案有一定的优势。
- 雷菁肖薇薇龚伶玲冯波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珊瑚骨粉用于前牙美学区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珊瑚骨粉用于前牙美学区骨量不足缺牙患者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接受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的患者106例,对照组(52例)术中植入珊瑚骨粉+Bio-Gide胶原膜覆盖,试验组(54例)术中植入珊瑚骨粉+富血小板血浆+Bio-Gide胶原膜覆盖。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种植成功率、窦底骨高度、唇侧骨厚度、唇侧骨密度、牙龈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红色美学评分(PES)、白色美学评分(WES),并记录术后并发症。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种植成功率(100.00%,54/54)与对照组(98.08%,51/52)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唇侧骨厚度分别为(1.71±0.39)和(1.34±0.35)mm,唇侧骨密度分别为(1.89±0.36)和(1.65±0.41)g/cm2,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窦底骨高度增加>2 mm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修复后6个月,试验组BI、PD、CA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PES、W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珊瑚骨粉用于前牙美学区骨量不足缺牙患者的种植修复,有助于提高窦底和唇侧骨增量,提高种植美学效果,安全性良好。
- 刘志良李国荣张悦张章马铁玉饶子兰
- 关键词:种植牙骨量不足富血小板血浆骨增量
- 倾斜种植体修复骨量不足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上后牙区的牙列缺损十分常见,由于缺牙后牙槽骨的吸收以及上颌窦的存在,上后牙区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往往面临着可用骨高度不足的问题。目前临床上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方法包括上颌窦底提升术、短种植体、减数修复、悬臂梁和倾斜种植体等。倾斜植入种植体,充分利用上颌后牙区可用骨量完成修复,具备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本综述旨在回顾讨论倾斜种植技术用于修复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的研究现状,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 段文君王柏翔
- 关键词:骨量不足牙列缺损
- 帐篷钉成骨技术与钛网成骨技术在后牙区骨量不足时骨增量效果比较
- 目的:分析对比后牙区种植骨量不足帐篷钉成骨技术与钛网成骨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有单颗后牙种植需求但骨量不足患者41例,分为帐篷钉组和钛网组,测量并分析二者术前与术后成骨高度和宽度的差异.结果:除一例钛网成骨技术患者因早期...
- 徐浩国王恩群
- 骨环技术纠正种植三维骨量不足的临床回顾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骨环技术同期种植修复在单牙三维骨缺损中的有效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2010年8月至2023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和深圳市友睦口腔门诊部就诊的单牙缺失垂直向骨缺损的病例,采用自体骨环移植同期种植的方法,术后半年二期修复。评价术后并发症、骨增量及种植体失败情况,以及骨增量及种植修复后的骨吸收量。结果167例骨环技术骨增量病例中修复前种植体失败2例,骨环失败4例,修复完成后无种植体失败取出。36例有完整CBCT资料的患者平均垂直骨增量(4.52±0.81)mm,术后6个月唇侧垂直骨吸收(0.25±0.11)mm,种植修复后1年唇侧垂直骨吸收(0.52±0.23)mm。结论基底骨量尚佳的垂直向骨缺损采用自体骨环技术骨增量同期种植可有效恢复垂直向骨量,且有较高的种植体留存率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 陈钢
- 关键词:种植牙骨增量
-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不同种植方案疗效对比
- 目的:上颌后牙缺失后常因病理性吸收、上颌窦气化等导致骨量减少,进行种植修复时会出现垂直骨量不足的情况,为了避免复杂的种植手术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寻找更加保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收集了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9mm且采用...
- 陈娇
- 关键词:上颌后牙区边缘骨吸收
- 上颌前牙区水平骨量不足条件下应用不同种植修复方法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目的本论文旨在分析在上颌前牙区水平骨量不足时,不同骨增量术式、不同直径种植体植入对水平骨增量、水平骨吸收、种植体存活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探诊深度及美学评分所产生的影响,归纳总结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时不同种植修复技术的...
- 张妍
- 关键词:上颌骨牙槽骨缺损骨再生META分析
- 用于骨量不足的自适应种植体、钛锆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骨量不足的自适应种植体、钛锆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钛锆铁合金,通过在钛合金中添加适量的Zr元素,起到固溶强化作用,使力学性能得到改善;Fe元素有稳定β相的作用,在钛合金中...
- 石晓艳袁思波侯峰起罗锦华侯志锦党笛
- 上颌窦内提升术联合短种植体治疗上颌后牙缺失伴轻度骨量不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术联合短种植体治疗上颌后牙缺失伴轻度骨量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76例上颌后牙缺失伴轻度骨量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91例)和试验组(85例)。对照组使用上颌窦内提升术加常规种植体治疗,试验组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联合短种植体进行治疗。全部患者均完成18 m随访。分析对比修复术后1 w、1 m、6 m、1 y、1.5 y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量、种植体存留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颈部边缘骨吸收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存留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上颌窦内提升术联合短种植体对上颌后牙缺失伴轻度骨量不足患者治疗可提升患者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满意度。
- 王斌
- 关键词:上颌窦内提升术
- Bicon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的种植修复效果及远期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Bicon短种植体应用于骨量不足后牙区,观察其种植修复及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种植修复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植入72枚种植体,均为Ⅰ期埋入式种植,在种植后3~6个月采取Ⅱ期手术,于2~3周内进行永久固定修复。对种植体情况进行随访,并观察患者的种植体冠-种植体高度比(C/I)、种植体情况(种植枚数及成功率);分析50例患者边缘骨高度吸收情况;患者治疗1年后种植效果分析。结果在50例患者当中,共植入了72枚种植体,其种植效果较好,对所有种植体随访1年,共植入72枚,2枚松动,种植成功率为97.22%;患者C/I为0.79~1.71,平均(1.25±0.43),C/I≤1的共17枚,平均(0.61±0.21),占比为23.61%,C/I>1的共55枚,平均(0.63±0.19),占比为76.39%,两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种植后12个月,患者出现了1例牙龈肿痛、3例基台松动的情况,发生率为8.00%。结论Bicon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后牙区的种植修复效果及远期效果较好,其种植成功率较高,使得手术风险及不良发生率下降,利于缩短修复时间,改善其远期预后,可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 王佳琼闭艳妲孙琛
相关作者
- 周磊

- 作品数:310被引量:1,21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种植体 牙种植 牙种植体 辛伐他汀 引导骨再生
- 徐淑兰

- 作品数:97被引量:4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种植体 牙种植 骨高度 引导骨再生 骨移植
- 张雪洋

- 作品数:108被引量:49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种植体 牙种植 牙周膜细胞 引导骨再生 骨高度
- 邹多宏

- 作品数:266被引量:25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种植体 牙种植 上颌窦 口腔种植体 螺纹
- 徐欣

- 作品数:273被引量:5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种植体 口腔种植 牙种植 牙周病 牙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