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3篇“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相关文章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被引量:4
- 2011年
-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癌肿发病率明显上升,欧美国家年增长率达5%~10%,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987年德国学者Siewert提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概念,定义为食管胃结合部上下5cm区域内的腺癌,分为3型。亚洲以Ⅱ型和Ⅲ型多见,5年生存率没有差别;西方国家则3种类型比例相当。其中Ⅰ型预后最好,Ⅲ型最差。目前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的特殊类型癌肿,其手术径路、术式和淋巴结清扫范围均未完全达成共识,也还缺少独立的TNM分期系统。本文就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 陈刚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方式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手术重建方式的选择
- 2025年
-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四位。虽然全球范围内胃癌的总体发病率在下降,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却在逐渐上升。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AEG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和讨论了腹腔镜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包括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食管管状胃吻合、双肌瓣吻合等及其衍生技术。通过分析各种重建方式的优缺点,旨在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李子禹卢信星李双喜陕飞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消化道重建
- 腹腔镜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淋巴结清扫策略
- 2025年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腹腔镜手术已经不断成熟并广泛应用。经胸入路对于SiewertⅠ型及食管侵犯较长的患者具有优势;经腹食管裂孔入路适合于SiewertⅢ型患者。有关手术方式和淋巴结清扫策略的争议主要集中在SiewertⅡ型AEG中。本文主要结合现有专家共识和笔者经验,就AEG淋巴结清扫的热点问题及腹腔镜淋巴结清扫的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李乐平张荣华商亮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
- 腹腔镜经腹隔肌入路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操作标准(2024版)
- 2025年
- 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腹腔镜经腹隔肌入路(LTP)逐渐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手术中应用。该技术兼具经胸和经腹的优势,实现胸腔和腹腔联合操作,能达到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和安全的食管切缘以及可靠的消化道重建,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LTP手术尚无统一的操作标准,从而影响了该技术的规范化实施和进一步推广。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胃肠外科和胸外科等相关领域专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LTP手术操作标准,从手术路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流程(包括麻醉、患者体位、术者站位、腹部操作孔布局、胸腔操作孔布局、“五步法”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消化道重建)以及特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为临床医生开展LTP的SiewertIⅡ型AEG根治术提供参考。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病学专业委员会熊文俊林泽宇张文斌胡伟贤唐海鹏(绘图)王伟季刚臧潞谭黎杰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Siewert Ⅱ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SiewertⅡ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及食管胃结合部(EGJ)癌前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4月至2024年2月因SiewertⅡ型早期AEG及EGJ癌前病变行ESD治疗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特征、术后病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 ESD手术操作成功率为100%,病灶完整切除率为97.6%,治愈性切除率为73.2%,内镜、病理浸润层次判断符合率92.7%,术后病理升级的有68.3%。术中并发症发生率14.6%,5例见局部肌层显露或浅肌层受损,1例见局部黏膜下层纤维化粘连,出血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1例患者术后脾破裂,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术后出现贲门狭窄,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随访2至44个月,患者术后复发率2.3%,全因死亡率为7.3%。结论 对于治疗SiewertⅡ型早期AEG及EGJ癌前病变,ESD是一项微创、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有较高的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较少,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 郭慧雯贺奇彬刘阳帖广玄陈忆嘉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癌前病变病理
- KHSRP靶向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KH型剪切调节蛋白(KHSRP)靶向调控JAK1/STAT3信号轴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移植瘤生长与肺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淮河医院确诊的64例AEG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AEG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HSRP的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AEG细胞OE-19、TE-7、BIC-1、FLO-1、SK-GT-4、BE-3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中KHSRP的表达差异。通过慢病毒载体对KHSRP进行敲减和过表达处理,分别转染OE-19与TE-7细胞、FLO-1与SK-GT-4细胞,实验分为sh-NC组、sh-KHSRP组和Vector组、KHSRP过表达组(KHSRP组)。采用qPCR法检测敲减或过表达效率,CCK-8法、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敲减或过表达KHSRP对AE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构建小鼠异种移植瘤和肺转移模型,观察KHSRP对移植瘤体内生长和转移的作用。WB法验证KHSRP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细胞拯救实验验证KHSRP是否通过调节JAK1/STAT3信号通路促进AEG细胞的恶性进程。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AEG组织中KHSR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细胞功能实验分析显示,KHSRP过表达在体外均显著促进AE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或P<0.0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KHSRP在裸鼠体内具有促进AEG细胞移植瘤生长与肺转移的作用(P<0.05或P<0.01)。在敲减KHSRP后,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1、STAT3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过表达KHSRP后情况则均反之(P<0.05或P<0.01)。细胞拯救实验显示,KHSRP可以逆转敲减JAK1/STAT3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KHSRP通过激活JAK1/STAT3信号通路调控AEG细胞转移的恶性进程,KHSRP有望成为AEG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 张海峰王梦瑶王晓龙刘洋洋李丽韦海涛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增殖小鼠模型
- 基于炎症反应评分系统构建预测根治性术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炎症反应评分系统构建预测根治性术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队列研究2013年1月至2020年11月行根治性手术的364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程序,将患者按1:1比例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训练队列(n=182例)和验证队列(n=182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筛选潜在的AEG独立预后因素,构建预测AEG患者3年总生存期(OS)率的列线图。采用Bootstrapping法进行内部交叉验证,用以评估列线图的准确性;结合训练队列与验证队列,使用Harrell法C指数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性能,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决策(DCA)曲线,进一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根据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计算所有患者的评分,通过X-tile软件获取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将总体队列、训练队列、验证队列按照最佳截断值划分为高危组(≥最佳截断值)和低危组(<最佳截断值),对各个队列的高、低危组3年OS进行Kaplan-Meier分析。结果训练队列中,死亡组73例,生存组109例。两组AEG患者的BMI、TNM分期、T分期、N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脉管浸润、神经浸润、D-二聚体、NLR、PLR、AFR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NPA-IRS评分系统,不同分值的AEG患者的OS率表现出一定的等级趋势差异(χ^(2)=24.583,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神经浸润、TNM分期、N分期、NPA-IRS评分系统为影响AEG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的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与实际吻合较好,时间ROC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内部验证AUC为0.858、外部验证AUC为0.789),Kaplan-Meier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OS风险分层性能。结论基于D-二聚体、神经浸润、TNM分期、N分期、NPA-IRS评分系统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AEG患者的预后评�
- 李峥马晋峰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预后炎症列线图
- 基于基线CT特征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反应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基线增强CT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对新辅助化疗(NAC)的反应性。方法从2个医疗中心回顾性收集经内镜活检证实为AEG的1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增强CT影像,将中心1纳入的病人(134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0例)和内部验证集(34例),中心2纳入的病人作为外部验证集(34例)。所有病人接受统一NAC方案及治疗前后增强CT检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训练集病人按照治疗反应分为疾病控制组(71例)和疾病进展组(29例),并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筛选以确定独立预测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正能力,决策曲线评估模型带来的临床净收益。结果训练集中疾病控制组和疾病进展组间cT分期、大体肿瘤体积(GTV)、Siewert分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Siewert分型、cT分期、GTV为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中AUC均>0.80,训练集中模型的AUC(0.841)和敏感度(0.935)最高,而特异度最低(0.652)。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结果高度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能带来净收益。结论基于cT分期、GTV和Siewert分型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局部进展期AEG对NAC的反应性。
- 周川沁园许敏郭文文陈天武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列线图
- Ⅱ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诺模图模型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探讨影响Ⅱ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根治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诺模图预测模型。方法对收治的326例AE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预后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诺模图来预测AEG患者3年和5年DFS,C指数和校准曲线图评估诺模图的性能。结果326例AEG患者中,年轻组(<70岁)281例,老年组(≥70岁)45例。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龄、TNMⅠ~Ⅱ期和无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DFS较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3年和5年校正曲线表明诺模图预测效能良好。临床决策曲线发现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年龄、TNM分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是AEG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构建并验证的诺模图可用于预测AEG患者的DFS。
- 罗盼权肖楠平郭涛张鹤瑞彭世豪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TNM分期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与胃腺癌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与胃腺癌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263例AEG及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04例,女59例;年龄为(60±10)岁。263例患者中,81例AEG设为AEG组;182例胃腺癌设为胃腺癌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2)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及病理学情况。(3)术中及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5)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卡钳值为0.02。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263例患者中,156例匹配成功,AEG组和胃腺癌组各78例。倾向评分匹配后,消除匹配前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因素混杂偏倚,具有可比性。(2)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及病理学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AEG组和胃腺癌组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分别为2例和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5)。(3)术中及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AEG组和胃腺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范围(全胃、远端胃、近端胃),消化道重建方式(Roux‑en‑Y、Billroth Ⅰ/Ⅱ/Uncut Roux‑en‑Y、食管残胃、双通路),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分别为225(200,283)min,68、0、10例,68、0、5、5例,12(10,16)d,(114400±4828)元和200(174,234)min,22、55、1例,21、56、0、1例,10(9,11)d,(98790±2549)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
- 张京康李双喜戴红梅吴舟桥陕飞季加孚李子禹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胃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
相关作者
- 赵群

- 作品数:492被引量:1,499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肿瘤 进展期胃癌 锌指蛋白 胃癌患者
- 李勇

- 作品数:881被引量:3,021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肿瘤 胃癌组织 预后 进展期胃癌
- 杨沛刚

- 作品数:93被引量:42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进展期胃癌 胃肿瘤 胃癌 预后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 王军

- 作品数:351被引量:1,382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预后 食管小细胞癌
- 李子禹

- 作品数:205被引量:1,95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腹腔镜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早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