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65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文章
- 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镜治疗的20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再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n=47,术后6个月内发生再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对照组(n=153,术后6个月内未发生再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治疗相关手术指标、术后随访期间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蛋白血症比例、出血前服用阿司匹林比例、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低蛋白血症、出血前服用阿司匹林、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均是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内镜治疗后的随访期间容易发生再次出血,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低蛋白血症、出血前服用阿司匹林、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均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当积极评估风险和预防。
- 李欢姬晓艳马伟伟程二林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再出血
- 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涉及神经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确定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方法存在患者痛苦、准确性差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方案主要包括:收集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相关的医学数据;根...
- 廖凯邓凯李函宇杨锦林李真林罗薛峰刘家欢王小泽肖雪张朝明王信果
- 内镜治疗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内镜治疗是肝硬化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重要治疗手段,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风险并降低死亡率。内镜治疗包括多种技术,如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术、内镜下联合治疗、一次预防性内镜治疗、再出血内镜治疗、断流术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病变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此外,还需充分了解和掌握内镜治疗的操作技巧及安全事项,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将总结肝硬化EGVB内镜治疗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荆乐乐刘一品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行急诊内镜的治疗效果分析
- 目的:分析急诊内镜用于治疗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
- 肖秋凤黄贞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内镜安全性
- 构建诺模图模型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
- 2024年
- 目的评估HBV相关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VGB)的风险因素,以构建预测EVGB风险的诺模图模型。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300例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VGB的风险因素并构建诺模图。通过受试者特征(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对EVGB风险的识别能力。绘制校准曲线衡量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观测风险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共131例(43.7%)患者有EVGB史,单、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OR=6.186,95%CI 3.286~11.644,P<0.001)、血小板计数(OR=0.983,95%CI 0.978~0.989,P<0.001)、血清白蛋白值(OR=0.963,95%CI 0.928~0.999,P=0.042)以及血糖水平(OR=1.093,95%CI 1.003~1.190,P=0.042)是EVGB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以上变量构建预测肝硬化患者EVGB风险的诺模图,该模型AUC值为0.826(95%CI 0.780~0.872),提示判别能力良好。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风险与发生EGVB的实际风险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腹水、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与肝硬化EGVB显著相关,基于这些变量构建的诺模图模型对EGVB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能有助于指导医护人员开展精准预防和临床干预。
- 秦相清朱陈张海银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 规律内镜下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规律内镜下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EGVB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给予规律内镜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门静脉指标、胃肠激素及再出血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门静脉血流速度(PVV)、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量(PVF)、门静脉压力(PVP)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胰高血糖素(GLC)、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2例(3.33%),对照组再出血9例(15.00%),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27)。观察组再出血患者间隔时间为(4.43±0.56)个月,长于对照组的(2.51±0.4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7,P<0.05)。结论:肝硬化EGVB患者采用规律内镜下治疗,能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并且降低再出血率,延长再出血间隔时间。
- 林丽平王毅鸿赖亚栋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胃肠激素门静脉
- 基于机器学习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杨艳芬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首次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急诊中重度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患者首次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急诊活动性出血,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48 h内行首次内镜治疗的中重度EGVB患者144例,按首次内镜治疗后6个月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32)和对照组(n=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GVB行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再出血的价值。结果治疗前存在红色征、MELD评分高、Child-pugh评分高、既往无出血病史是EGVB行首次内镜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红色征、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和既往无出血病史评分指标联合诊断6个月再出血的灵敏度68.80%,特异度81.80%,ROC曲线下面积0.782,均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均<0.05)。结论对于EGVB行首次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前红色征、MELD评分高、Child-pugh评分高、既往无出血病史应高度重视再出血风险。
- 艾力木拉提江·伊力哈木李顺张志强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再出血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套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套扎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接受内镜套扎术治疗EGVH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营养组(47例)和常规营养组(46例)。早期营养组于术后6 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常规营养组于术后24 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细胞免疫功能、营养学指标、肝功能、并发症。结果 术后2周,早期营养组患者CD3^(+)、CD4^(+)、CD4^(+)/CD8^(+)高于常规营养组,CD8^(+)低于常规营养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高于常规营养组(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低于常规营养组(P<0.05)。随访6周,早期营养组再次静脉曲张(6.38%)、再次出血(2.13%)、感染发生率(4.26%)低于常规营养组21.74%、13.04%、17.39%(χ^(2)=4.559、3.980、4.180,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EGVB套扎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状况及肝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再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王戬尹江宁彭易根张士卿高俊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套扎术早期肠内营养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瞬时弹性成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瞬时弹性成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EGV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瞬时弹性成像检查,参照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根据EGV程度分为轻度曲张组(21例)、中度曲张组(38例)和重度曲张组(23例),根据出血状况分为无出血组(52例)和出血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值单独以及联合诊断肝硬化EGV出血的价值。结果:重度曲张组肝硬化EGV患者门静脉内径、肝脏硬度(LSM)值高于中度曲张组和轻度曲张组,门静脉血流速度低于中度曲张组和轻度曲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门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肝硬化EGV患者门静脉内径、LSM值高于无出血组,门静脉血流速度低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门静脉血流量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LSM值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EGV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5,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88.5%,均较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更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瞬时弹性成像能提高肝硬化EGV出血的诊断效能,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 王蕾吴亮颖豆志龙张燕霞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彩色多普勒超声瞬时弹性成像